徐春豪
【摘要】田徑運動能夠提高人體健康水平,使得人體新陳代謝得到促進,使得人體機能得到改善。田徑課程在大學中的設置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田徑教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對大學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對發展大學田徑教學的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大學田徑教學;不足;策略
一、引言
田徑作為我國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田徑運動是基于跑、跳、投等自然運動基礎上發展的運動項目,田徑運動能夠使人們的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性以及柔韌性等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同時,能夠對人們的各項運動技能的形成具有極大的促進。
當前,隨著大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教師雙向選擇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同時,快樂體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對籃球、網球、足球等項目更加重視,而選擇田徑項目的學生越來越少。當前大學中田徑課程受到冷落,田徑教學需要給予重視。
二、大學田徑教學存在的不足
第一,大學田徑教學缺乏以人為本的觀念。當前,大學田徑教學主要是基于競技為主,教學過程中對競技運動項目的系統性以及完整性更加的重視,過多關注學生對于技術動作的掌握及提高學生的跑、跳、投等能力,而對于田徑教學過程中的以人為本的理念沒有重視,對基于學生需要發展學生運動能力沒有重視,對學生在田徑學習過程中情感體驗以及情緒生活沒有重視,同時,對基于科學方法促進利用田徑運動健身的教學給予忽視,使得大學田徑課程健身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第二,學生自主性與主體性沒有得到發揮。當前,大學田徑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學生作為主體,而教學內容的安排方面,沒有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在教學內容方面出現嚴重的重復問題,甚至部分教學內容和小學體育以及中學體育的教學內容一樣,這樣無疑使得學生對于已經有的技術不能充分發展,同時,對于田徑項目和其他運動項目的聯系也沒有拓展,造成了教學內容的單一,使得學生在田徑課程學習時缺乏積極性。
另外,大學田徑教學內容主要基于競技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在教學的過程中通常使用大負荷教學的措施,無疑造成了田徑課程強度太大,對于普通學生而言,在短期內提高成績比較困難,因此,學生的成就感降低。另外,大學田徑課程中對學生主動性沒有調動,使得學生的創造性沒有發揮,學生練習過程中合作與溝通不夠,造成了學生對田徑課失去興趣。
第三,大學田徑課程的評價體系不夠完善。當前大學田徑課程的考察方式主要是基于傳統的定量的考核,學生達標比較困難。運動成績、及格率、達標率等是目前大學田徑教學考核的主要的指標,對學生田徑項目學習與掌握單純利用時間、高度、遠度等直接測量的數據指標進行考核,雖然具有較多的定量指標,然而成績考察不全面,對學生的實際的情況不能進行全面客觀的反映。事實上田徑成績提高很大程度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因此,在較短時間內提高成績比較困難,對普通大學生而言,不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得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抑制。
三、發展大學田徑教學策略
第一,構建以人為本的大學田徑教學觀念。基于以人為本的觀念對大學田徑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基于今后學生能夠通過所學的項目進行身體的鍛煉,使得學生能夠學有所用。另外,大學田徑課程教學內容要與大學生身體發展的生理特征以及規律相吻合,和大學生的力量、心肺功能、柔韌性等身體素質相適應。實現把田徑競技項目向可以被廣大群眾接受與喜愛的田徑健身運動項目進行科學的轉變,增強田徑運動的娛樂性以及健身性。一方面能夠使得在田徑練習過程中學生的不良生理反應不斷降低,另外一方面,使得學生參加田徑鍛煉的氛圍輕松愉快。對大學生容易接受的田徑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轉變,并且在田徑教學中合理的引入球類等項目的教學方法。
第二,大學體育田徑教學過程中要使得學生的自主性與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無論是田徑鍛煉還是健身的過程中,應該加強鍛煉方法的多元化,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原有項目的主要特征得到保留的同時,進行原有項目的科學的改變以及適當的拓展,使得田徑項目難度降低,并且也能夠使得田徑項目娛樂性與健身性提高。大學田徑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增加部分體育游戲,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將規定放寬,不必要過分的要求場地與器材,實現競技性與趣味性相融合,并且在田徑教學過程中引入音樂,使得學生能夠在音樂的背景下進行跑、跳、投等方面的鍛煉。與此同時,大學田徑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教學手段應該靈活的運用,從而可以構建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實現與球類、體操等體育運動的有機結合。一方面使得田徑運動基礎作用得到充分體現,另外一方面,基于田徑運動的優勢,使得學生的主動性與能動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在田徑運動中使得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體現。
第三,建立全面科學的大學田徑教學的評價體系。進行學生的評價過程中,要重視全面評價,實現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同時,評價的方式要注重多樣化的特征。大學田徑教學評價一方面對學生運動技能與技術掌握情況進行評價,另外一方面,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基于學生個體目標的完成情況和進步幅度進行科學考察與評價。另外,需要評價學生對田徑知識的掌握,田徑技能的掌握,學習情感等。考核評價學生的體育成績的提高、學生技能的提高、學生田徑知識的提高等。利用多次評價,能夠向學生進行足夠信息的反饋,學生能夠對自己的不足與成績進行正確的判斷。學生不但能夠認識到不足,也能夠看見進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得機械訓練的問題得到避免。大學田徑課程考核形式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多種方式,使得田徑考核的形式越來越完善與科學,進而使得學生的積極性提高。
結束語
基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進行大學田徑教學,使得教學內容與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及特征相吻合,從而使得大學生鍛煉身體以及求知的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大學田徑教學過程中,通過采用多元化的練習方法,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強化,同時也能夠使得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在田徑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使得大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方式的構建對大學田徑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基于學生個體目標完成情況以及進步的幅度對大學田徑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構建,對學生的考核包括學生成績提高、技能提高、田徑知識提高、學生體能提高等多方面。總之,通過大學田徑教學的變革,使得田徑運動能夠在大學體育中的基礎地位得到鞏固與提升。
參考文獻:
[1]畢紅星.我國部分普通高校田徑課程教學改革關鍵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5):67-70
[2]施文忠,陳諾娜.普通高校田徑課程的現狀與教改對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8):113-116
[3]初永和.高等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和對策[J].遼寧體育科技.2012(24):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