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古麗
【摘要】英語閱讀課中使用導學案能夠更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是教學方法改革的重大突破。閱讀課使用學案,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從興趣學習走向理解學習逐步掌握英語閱讀的方法和策略,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高中英語;導學案;閱讀教學
英語閱讀教學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雖然一線的英語教師有意識地偏重閱讀教學,一再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但是許多學生的閱讀能力依舊讓人嘆息。新課程呼喚新的教育思想,廣大教師應認識到學生是自身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必須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聽課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新的課堂教學結構。那么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怎樣才能使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有機地統一起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呢?
學案導學,是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一種教學手段,是以學案教案為載體,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突出學生自學能力,注重學法指導的教學策略體系。基于學案導讀方式的篇章課文教學就是老師事先編制學案,讓學生在學案的引導下自己閱讀學習課文,然后老師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再針對學生自己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課文講解。其突出優點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化能力培養,學案與導學密切結合,學案指導導學,導學依據學案。
課文閱讀教學具有新語言知識的教學和閱讀技能培養的雙重功能,所以導學案要圍繞這兩個目的設計。導學案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一、自主學習
基于學案的課文閱讀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任
務。因此學案設計的自主學習環節可以讓學生就背景知識、關鍵內容等進行學習準備,激活與本節課教學重點的知識、技能、能力密切相關的已有知識和技能。自主學習環節的設計要盡可能讓全體學生最廣泛參與,同時要特別針對學習本節課內容的困難群體,設計單獨的、有效的活動,這樣可以使這些困難學生在學習新語言時不再出現新的困難,做到新語言當堂掌握,不留新的后遺癥。
二、語言學習
語言學習是學案導學活動的核心,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過程。
1.新語言導入
導入是學生進入新課文學習之前的新語言學習,是教師從學生已
經掌握的語言引導出新語言的活動。學案設計中可采用任務引導、情節引導、知識引導、真實生活事件引導、新聞引導等方式導入新語言。選擇什么導入方式要符合教學內容的類型,要針對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對于運用難度較大的語言,可用任務導入。對于情節很復雜的故事,可用情節導入。對于知識性很強的課文,如地理、歷史等教學內容,可以用知識導入。對于反映學生生活(如參觀博物館)的課文,可從本班學生類似的生活經歷(剛剛結束的參觀活動)導入。對于事件性的課文,可借助近期的一條新聞來導入。在導入時,教師已經開始講授新的語言知識、培養新的語言能力。
2.新語言呈現
在學案中呈現課文時,不僅應把新出現的語詞、語句、語
言知識、語言功能等呈現給學生,更應呈現語言運用形態,呈現新語言是在怎樣的語境中、為了什么語用目的而運用的。新語言內容較多時,呈現可與導入、學習交替進行,一邊導入,一邊呈現,一邊學習,然后再導入、呈現和學習新的語言。
3.新語言學習
老師可以將課文看作一個整體,要求學生首先通讀課文,通過學案給學生的問題了解課文大意,然后在老師引導下,分析篇章的段落結構,然后分段閱讀,理解每段的大意,最后老師通過學案中的例釋讓學生自我發現、引導歸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語言,更全面地了解新語言的運用形態。例釋中要采用有語境、有明確的語用功能的例句,這樣才能給學生呈現語義明確、語境和語用真實的語句。
三、語言運用實踐
語言運用實踐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課堂活動,是學案設計
的靈魂。為了學生順利完成運用實踐活動,在學案設計的時候,老師應在閱讀課文教學中,通過設置適當練習活動,讓學生運用新語言項目,來檢查學生是否掌握了這些新語言項目,若發現學生已經掌握,則可以不進行講解例釋,若發現學生存在理解和運用上的困難,則再進行講解和例釋。
這種方法將新語言項目教學與練習活動結合起來,需要老師在學生的練習中發現學生在理解和運用新語言項目上的困難,并要求老師在學案設計時做比較多的準備,因為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準備重點講解某些新語言項目,但發現學生在練習活動中已經掌握這些新語言項目,老師只得放棄講解,而老師沒有準備講解的某些新語言項目,老師在學生練習活動中卻發現學生仍然存在理解和運用上的困難,而使得老師需要給予講解。這種方法同時要求老師具有比較自如地駕馭教材的能力,不論事先是否準備,一旦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都能及時給予講解例釋。
四、歸納總結
這種發現學習的環節設計能幫助學生形成明確的語言意識,強化學生對所學新語言的記憶。總結時,可以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課后復習鞏固目標與重點,所以總結應該與布置作業銜接起來。課后作業是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內容的有效活動,是課堂活動的延伸,課后鞏固是將教學活動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關鍵性環節。課后作業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活動,甚至是游戲。最后還要注意把學案設計中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完成,以便下次學案的修改。
總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導學案,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養成先預習,后思考的好習慣,有助于培養自學并且形成適合他們自身的良好的學習方法。在閱讀課導學案的各個環節,要盡可能多地設計具有一定思維量的問題,讓學生積極進行思維活動,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參與學習,提高自己的閱讀學習能力。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斷探索和實踐,利用導學案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會發揮出更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