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小學音樂以其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活潑生動的教學氛圍,引發了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愛和追求。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音樂教育發展成為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教學目標的一門學科。但是其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即是對這一問題的分析及對如何更好地調動學生主體性的方法策略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 主體性 調動策略
一、學生主體性的提出
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規定要求,小學音樂教育應該強調學生是整個音樂教育過程中的接受者和完成者,是小學音樂教育的核心和主體。在當下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和興趣。現代音樂教學應該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并不斷創新的過程。
二、小學音樂教學現狀
(一)灌輸式被動教學。
目前的小學音樂教育多數是傳統的灌輸教育,老師一般采取標準化、模式化的教學方法。為了追求教學效果,在音樂課堂上,老師往往都是籠統地向學生介紹音樂作品相關的內容,然后讓學生背誦下來。對于音樂的教學則是領著學生清唱歌曲,讓學生一遍遍地練習,掌握學習的歌曲,這種灌輸式教育只能讓學生被動地接受,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二)忽視學生的主觀感受。
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他們的主觀感受影響教學效果,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尊心比較強,但是老師們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忽略學生的感受。許多學生反映現在的教材太過老土,他們希望可以在課堂上學習一些流行音樂,這些都被老師駁回意見,這樣的行為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主體性的體現。甚至有些學生學習速度較慢,老師公然批評他們,讓他們感覺到失落,自尊心受傷,這些行為都挫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缺乏互動性差。
目前,在課堂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缺少必要的互動。據了解,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環節僅為提問環節。這些提問多為一問一答,師生之間幾乎沒有什么互動。沒有互動意味著老師不能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這樣對學生主體性的凸顯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三、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調動學生主體性的策略
(一)轉變教師教育觀念。
“意識決定行為”,沒有先進的教學思想意識,就無法實現教學行為上的革新。由于小學生課堂自主意識不強,作為課堂教學實施者和引導者的老師是課堂教學實施的關鍵因素。教師對于音樂教學思想的轉變,有利于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性的體現。為了改變傳統的“老師領唱學生模仿”的教學觀念,老師應該改變老師僅僅是傳遞知識的橋梁的這種思想,轉變為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領路人。老師要明確地知道自己在教學工程中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實施者,更是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提高老師對于現代教育的思想認識,讓老師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作用,引導更多的孩子喜歡音樂、熱愛音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作用。
(二)從學生興趣愛好入手提高參與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充滿學習的熱情,并且樂于學習實踐。對于音樂也是同樣的,老師可以通過多元的音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在上課前通過多媒體展現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圍繞這些圖片視頻進行一系列的討論交流,將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充分激發起來。除此之外,在教學五線譜的時候,還可以對各種音樂符號進行形象的描述。比如“延音符號”可以利用兒歌讓學生更快更輕松地掌握這些抽象符號,讓學生們在活潑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在課堂的主動參與過程中,體會音樂學習的樂趣。
(三)給予一定空間,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孩子對外界充滿了好奇探索,他們對于創新發明擁有無窮的力量,循規蹈矩的教學方法制約了孩子的創造力。因此,為了適應現代化音樂教學,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摸索,去感悟,去創造,讓學生在創造中感受音樂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音樂課上,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學習的歌曲進行改編,改編自己喜歡的內容或唱法。例如在教學《采蘑菇的小姑娘》時,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根據學習的歌曲自己進行創作。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創造,他們這些獨特的創造幫助他們更好地感受音樂,體驗音樂背后獨特的藝術魅力,從而提高學生音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創造。這種給予學生創造空間,讓學生自主創新的培養方式,為音樂的發展創造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四)多元化教學,提倡自主學習。
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和生理發展規律及美育教育的要求,小學音樂教學應該采取多元化教學法。所謂多元化教學,不僅是指教學形式,還包括教學內容。在形式上,老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通過多媒體展現與課文相關的圖片視頻音樂,讓學生自己思考根據圖片會想到什么:還可以采取分組練習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學習的歌曲表達了什么,向我們講述了什么,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另外,老師還可以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在娛樂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傳遞音樂思想,讓學生主動地接受并學習。在教學內容上,老師應該不單單采用教材內容,還可以在課堂和學生一起學習當前比較流行的流行樂,讓學生討論對流行音樂的看法和見解。通過學生喜歡的音樂的演唱,告訴學生音樂并不拘于一種形式,我們平常聽到的勞動號子、廣場舞的曲目、廣播操播的音樂均屬于音樂,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學習音樂。
四、結語
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讓學生進行創造和學習。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彰顯學生獨特的個性,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