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剛 張啟英
摘 要:我國高校建設一直在不斷進步,培養的人才也更加注重創新創業能力。民辦高校培養的人才必須符合社會崗位的需求,因而“產學研”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產學研”合作更加注重的是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培養出更多的創新人才。本文先對“產學研”合作進行簡單介紹,接著指出民辦高校“產學研”合作的制約因素,旨在給出科學的民辦高校“產學研”合作對策。
關鍵詞:民辦高校;“產學研”合作;制約因素;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20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189-01
民辦高校和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是必要的,這樣能夠充分將科技實驗成果運用于社會實踐當中去,加強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不可否認,當前還存在企業研發實力不足和大學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問題。但是本文給出了民辦高校“產學研”合作的對策,一定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啟發。
一、“產學研”合作
(一)“產學研”合作簡介。產學研合作實際上就是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間進行合作。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技術給企業,二者之間各取所需,使得各個生產要素有效結合,并且促進技術的創新和運用。現代社會更加注重教育、科技和經濟一體化,充分發揮知識的價值。當今世界高科技不斷發展,“產學研”合作能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民辦高校的功能也在不斷地拓展,不僅注重培養人才、科學研究,也更加注重社會服務。
(二)產學研合作的方式。產學研合作的方式有很多,如企業和高校合作進行人才培養和技術攻克,一起建立科技研究所、實驗室。二有成立科研基金會,專門為“產學研”合作設立一項基金。這為科研提供了物質基礎,使得研究資源更為豐富。三有建設高校高科技企業,高校提供人才和技術,企業提供物質資源。這利于企業培養專業人才,利于學校科研的進步和企業效益的增長。另外,還有建立創業人才基地、高科技園區等產學研合作方式。
二、民辦高校“產學研”合作的制約因素
(一)企業研發實力不足。“產學研”合作是高校和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主要是技術方面的研究。只有高校和企業之間都具備同等的研發能力,才能使合作更加順利。目前,有些企業確實存在著研發實力不夠的問題。企業的研發實力不夠,對高校技術成果需求減少,就會導致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風險加大,使“產學研”合作利益降低。這種“產學研”實力不對等問題,必然會阻礙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
(二)大學管理體制問題。雖然現在高校都提倡“產學研”合作,但很多學校在管理體制上還沒有及時的改變。因此,大學管理體制問題依然會制約“產學研”合作。比如考評制度問題。很多高校重視教師論文的發表、專利的申請等,卻忽視了將理論成果運用于實踐當中。“產學研”合作最終目的是將科技轉化成實踐,因此高校需要鼓勵教師注重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對考評制度進行優化,從而成功轉變大學管理體制。
(三)社會資金供給渠道較少。產學研合作資金獲取渠道較少,資金不足已成為產學研聯合培養人才、合作研發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在為學校提供實訓基地資金支持時不會無償提供,這就涉及如何得到回報問題。高校作為非盈利性機構,很多情況下無法支付回報,也難以為科研風險買單。因此,企業和大學聯合研究的初期就因經費不足而結束。
三、民辦高校“產學研”合作的對策
(一)壯大創新創業師資隊伍。進行“產學研”合作,不僅要注重高校與企業的合作,還要改善師資結構,優化創新創業教師隊伍。一方面校內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要足夠強,才能給學生帶來專業的知識指導,給學生創造科研靈感。另一方面,學校可以聘請校外經驗豐富的老師,讓他們分享心得體會。這樣就能壯大創新創業師資隊伍,讓學生不學好專業的理論知識,增加實際經驗和體會,有效地發揮了“產學研”合作的作用。
(二)建立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要加大與企業的溝通和交流,充分發揮其在創新教育中的作用。學校提供教學平臺,讓學生能夠施展自己的創新能力。企業提供實習基地,讓大學生有機會去實地勘察。企業將自己需要的人才類型與高校進行報告,然后高培養相應的。這讓高校人才符合社會需求,在企業中充分發揮自己所學的知識。因此,民辦高校應該注重交流,使培養出來的人才更有社會價值。
(三)深化“產學研”合作。深化產學研合作更要注重的是深化教學改革,使得課程體系更加層次化。民辦高校不僅要設立理論講解課程,還要設立社會實踐課程。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結合,才能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選修課程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讓他們根據愛好選修喜愛的課程,發揮天賦。這更能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使“產學研”合作更有深度。
(四)搭建科研合作平臺。搭建科研合作平臺是充分發揮校內校外兩個優勢,積極拓展與企業、行業、政府三方的深度合作,實現資源互享、信息互通、人員合作,聯合攻關,開展科學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的產學研合作。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產學研合作,能夠充分體現高校科學研究的職能。
(五)拓寬政府對產學研合作創新的資金投入渠道
首先,要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運用多種投入方式積極引導產學研有機結合。其次,有關部門可設立產學研合作專項貸款,重點扶植產學研合作創新項目中具有產業化前景的項目。對于周期長、資金需求多、企業投入困難的高科技項目,提供必要的配套資金,同時也要建立相應的審核和監督機制。
四、結束語
現在高校的建設更加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產學研”合作就是最好的實現方式。只要高校和企業之間科研實力不斷匹配,就一定能夠讓二者之間的合作更加順利。通過“產學研”合作,可以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讓他們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實用價值。
(作者單位:長春光華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5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之一,課題名稱:民辦高校‘產學研合作共贏策略的研究,課題批準號:GH150735。
參考文獻:
[1]劉疏影.民辦高校產學研合作的影響因素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3(1).
[2]唐孝云,李業川,楊帆等.產學研合作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