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愛麗
【摘 要】英語課程強調任務型教學原則運用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石,是指導學生合作交流的重要前提。熱鬧合作中的華而不實和缺少主見等問題使得學生不知所措,不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運用探讀、競爭、模擬等方式活化教學過程,有助于豐富課堂教學情境和增強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合作;弊端;協作
英語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應該是學生討論和爭辯的樂土。特別是任務型教學模式運用,讓學生更是成為教學的主角主動站立在課堂中央互動交流。這樣,出現了一定熱熱鬧鬧、轟轟烈烈大討論、大爭辯,氛圍也頓時充滿了生機活力。不過,細細想來,隱藏在這種熱鬧合作背后的問題也是值得考量和深思: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生能否真正互動起來,能否真正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足夠思考的空間等等,仍需要值得反思。熱鬧合作,不是活化課堂教學形式的需要,應該是學生協作交流的載體需要。
一、自我探讀,發現疑問
合作的前提是讓學生帶著問題主動融進課堂,核心是要給學生更多自我質疑和深思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享有更多自主探讀的權利,幫助他們在主動深思的過程中挖掘疑難,利于他們帶著激情和好奇主動走進課堂,活化課堂教學。
學生離開自我整體閱讀,無疑會陷入“人云亦云”的被動應付學習境地。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七 Unit 2 Fit for life的“Reading Two life-saving medicines”教學時,圍繞“The value and importance of Aspirin and Penicillin”,不妨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來搜集與“The interesting history about Aspirin and Penicillin”相關的背景素材資料,幫助他們能夠就語篇表達主題及價值意義形成深刻的印象。結合學生的自我閱讀,可引導他們就“Why did the people need Aspirin and Penicillin?”從教材語篇中摘錄相關的詞匯短語,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認知印象。
學生自我探讀過程,是他們對語篇由感性認知向逐層深入一種轉化,也是他們獲取疑難問題的基礎。鼓勵學生結合“Reading A”中思考題目,多運用筆記圈劃的形式摘錄出各自的問題,讓他們能夠明確閱讀的重點和方向。鼓勵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疑問,讓他們能在充分交融中獲得感思體驗。
二、引入競爭,明確要求
課堂需要合作,但也要競爭,需要學生在爭論不休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借鑒,需要他們
(下轉第53頁)
(上接第52頁)
在彼此PK過程中獲得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引入競爭,能讓學生在互不相讓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的精彩點,也給他們更多自我品味的機會。
競爭的過程,也是學生不斷主動調整認知策略的過程。如,在模塊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任務閱讀指導中,根據Polly和the old blind man的各自心理與行為的不同,不妨引導學生就“What did they think?”和“Why did they do that?”進行交流,并通過PK的形式來看誰對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挖掘的更加深刻和豐富。競爭模式運用,讓學生有了主動挑戰和自我標榜的機會,讓他們的個性也得到展現。
競爭模式運用,讓課程知識要點得以體現,得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要求,形成有的放矢地探知策略。引入競爭,讓學生跳出被動聽講模式,而是在更多自我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深刻的體驗,讓他們有能帶著問題主動暢言,帶著建議主動獻策。
三、模擬互動,增強體驗
情境化教學是英語課程倡導的重要教學方式,對活化課程資源和教學過程起到一定引導促進作用。模擬情境互動,能使得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過程中主動表現,并成為一種學習習慣。
模擬互動運用,讓學生在自編自導自演的過程中獲得深刻感知。如,在模塊七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 B TV and audio devices:a review”教學中,不妨建議學生扮演記者、科研者、觀眾等不同角色,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V and audio devices?”和“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TV and audio devices?”引導學生進行對話采訪,讓他們能夠在相互溝通過程中說出自己的閱讀理解。
基于模擬互動基礎上的探學,讓學生有了更多親身經歷的體驗,也會有更多精彩的故事。靜下來,讓學生在自愿選擇和主動練習的過程中找出更多的認知相同點,能使得課程資源在不斷被拓展延伸的過程中獲得動感。尊重學生的差異和想象力,鼓勵他們就模擬互動提出自己的觀點,幫助他們能夠捕捉有效的思維靈感,生成不一樣的感知體驗。
總而言之,熱鬧不僅僅是形式,更需要學生沉下身子主動融入其中深入探究。多給學生創設合作目標要求,多給他們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自由、自然、自主參學的過程中增強理解感知,不僅能激活學生學習內在潛能懂,還能夠使得他們在沉著、冷靜的學習中獲得豐富語感,提高綜合語言運用技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2]段麗斌.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高中英語高效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5(1)
[3]蔡虹.淺析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合作探究策略[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