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華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新科陳改革的不斷深化,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小學數學教師也是從教學的方方面面來貫徹好差異性原則,優化自己的課程設計,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全面促進和提升小學生的發展。本文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行差異性作業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差異性作業;實施策略
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與傳統意義上的小學數學教學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之下,數學教師必須要從作業的形式和內容上下功夫,追求形式上的多樣性和內容上的個性化,同時實現小學數學作業的生活化和社會化,為小學生爭取到最大化的發展空間。眾所周知,對于一個小學生發展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便是要幫助他們尋找到一個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因此,數學教師必須做到時時刻刻以小學生為根本,盡全力改變傳統數學作業的模式,實現差異性教學,尊重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尊重小學生的差異。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就如何實現小學生數學作業的差異性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對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1 多樣性作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教師實踐中不難發現,多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僅能夠保證學生的多重感官參與到學習當中,還有助于幫助學生消除對數學的畏懼感,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老師要一改傳統的作業布置模式,讓學生消極的背誦公式,做一些千篇一律的題目。實際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喜好,然后結合他們的興趣點為學生布置一些多樣化的題目,引導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小學教學的視乎,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狀態,針對不同班級和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結合科技、美術、環保等情況,讓學生在聽、畫、寫、算的過程中寫作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逐漸由厭學、拒學轉變成樂學、愛學。
2 合作型作業,促進學生多向交流。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過程中,數學教師所面臨的教學任務中最重要的目標之一便是要培養好小學生的合作精神與能力。因此,數學教師必須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策略,在數學作業的布置上尋求全新的突破,當前小學生的數學作業更多的是探究性質的作業,這種作業如果只是單純地依靠小學生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這就需要的是小學生之間的緊密合作,此外,當前小學生的數學作業的時空范圍也在不斷增大,數學作業的開放性特征越來越顯著,這也使得小學生很難獨立完成自己的作業,而是需要與其他人的共同配合,所以,合作性作業已經成為了現階段小學數學作業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
3 探究型作業,激發學生自主探索能力。
自主探索能力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掌握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探究性的題目,讓學生結合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深入分析作業考察的知識點。老師設計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狀態和認知水平,保證學生在觀察、思考的過程中深入對知識點的理解,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
4 結合生活元素,布置具有差異化的作業。
4.1 在作業的布置中充分考慮生活元素
“生活即教育”,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承認教學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將數學教學局限于教材內容的教學不僅僅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還會導致學生當時學習的興趣,使數學的教學有效性大大地降低。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數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是學生了解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數學之后,其學習積極性自然而然得到調動。因此在作業布置的時候,老師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內容連接起來,幫助學生了解學習書序的重要性,讓作業成為聯系數學教材與生活知識的橋梁。
4.2 數學作業內容要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
我認為老師在作業的布置過程中,不僅僅要結合基礎知識布置一些問題,還要結合學生們的學習效果為學生布置一些開拓思維的作業。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子啊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積極跌開動大腦,并在作業中了解不同的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解答策略。一題多解就是很好的一種作業布置方法,老師可以讓學生再結合題目的內容自己設計一些與知識相關的題目,以加深學生對峙的理解,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作業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4.3 數學作業內容分層次是滿足小學生個體差異的重要方式
眾所周知,小學生由于成長環境、家庭背景、教育方式等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是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個體差異的,對于同一種數學知識,小學生在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上就會有著明顯的快慢之分,如果數學教師依然堅持著原來的布置作業的方式與策略,即讓有差異的學生做著無差異的作業,必然會嚴重影響到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有的小學生吃不飽,而有的小學生根本就吃不了,這就使得所有的小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因此,數學教師必須要認識到這一現狀,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承認并且尊重好小學生的這種差異性。比如,我在設計和布置作業的過程中,會下意識地去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那種命令式和強制性的方式,尊重小學生的差異性,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保證自己所不知的作業既能夠滿足優等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夠兼顧到差等生的接受與理解能力,也就是實現差異性、階梯性作業,給予小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空間。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生就是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性的,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要明確好這一點,正視起這一問題,積極相應新課程理念的號召,在如何實行差異性作業,滿足每一個小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上面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全面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海霞.操作性作業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實施——落實小學數學新課標“四基”之一“基本活動經驗”[J].黑龍江教育:小學教學案例與研究,2013.
[2]李曉慶.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作業互動式評價[J].教育,2016.
[3]項曉燕.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導學作業單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
[4]賈孝友.小學數學教學中分層作業設計的應用[J].卷宗,2015.
[5]李翠蓮.淺談分層作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落實[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5.
[6]況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作業時效性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卡倫中心小學 吉林省長春市 1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