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
【摘要】近幾年來,網絡思想政治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它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上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要想進一步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進一步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我們必須不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建立和完善相應的體系和一系列保障機制。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構建;保障機制
一、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與創(chuàng)新
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和突破,才出現(xiàn)了網絡思想政治工作,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內涵。它的主要載體是互聯(lián)網,培養(yǎng)的是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不僅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質、道德素質,還為受教育者傳遞網絡文明的知識。主要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觀念,改善受教育者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端正受教育者的生活態(tài)度,引導受教育者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不僅追求知識的獲得,更應該追求創(chuàng)新和智慧。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優(yōu)越性,彌補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的諸多不足,解決了其中存在的很多問題。
1、時效性問題
在網絡上,傳播信息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信息傳播的范圍也十分廣泛。這里的時效性指的是能夠及時關注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能夠及時分析學生對于一些熱點問題或者焦點問題的看法和態(tài)度,能夠及時輔導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困境。相比較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更加及時地捕捉到問題的源頭,這樣有利于及時解決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從而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更上一層樓。
2、主體性問題
由于網絡的出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不清,這對人們的認知方向形成了沖擊。在網絡的交流過程中,每個人的信息都是隱蔽的,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只是一個虛擬空間中的個體存在,這些人既可以是信息的發(fā)布者,評論者,同時也可以是獲取信息的人,他們不僅可以是教育者,同時也可以使受教育者,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距離縮短,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受教育者的需求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3、教育對象的自我教育問題
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教育的方式是面對面,但是,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式是機對人或者人對機。每一個個體不僅可以是教育者,同時也可以是受教育者,這就決定了受教育者有時也是教育者。在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要給予學生及時的幫助和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學會運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懂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明辨是非,能夠合理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這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才能夠顯現(xiàn)出來。
4、教育方式上的單純灌輸問題
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一味地灌輸,在一段時間內,采用灌輸?shù)姆椒ǖ拇_能夠起到顯著的作用,但是,隨著人們思維方式的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在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時候,教師要逐漸滲透,這樣才能夠真正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二、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體系及其構建的基本原則
針對青年學生的網絡文化特點建立了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我們不僅要繼承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體系中的優(yōu)點,同時還要加以創(chuàng)新,把網絡技術作為一個大的平臺,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各門學科的知識建立教育體系。在選擇方式方法時,不僅要突出特點,更重要的是要發(fā)揮整體的優(yōu)勢,不僅具有可操作性,還要具有顯著的實效性。在構建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適合原則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是一項關于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之所以具有差異性,是因為人們的思想具有層次性,它的實現(xiàn)形式之所以具有差異性,是因為教育內容具有差異性。所以,在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時候,應該根據(jù)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方法和形式,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2、開放原則
無論是什么方法或者什么體系,都不可能是萬能的。隨著新的形勢不斷改變,新的問題也會不斷出現(xiàn),立足于這個層次,在建立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開放性,要能夠包羅萬象,讓每一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夠參與到其中,要做到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完善體系的不足。只有這樣,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夠真正發(fā)揮它的作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和向上的態(tài)度接受教育,使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長足的發(fā)展。
3、監(jiān)督與引導相結合的原則
我們通過網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在網絡上,各種信息良莠不齊,這無疑對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環(huán)境是一個巨大的沖擊,所以,在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不需要做好監(jiān)督和引導。首先,要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jiān)督力度,避免網絡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侵襲,讓網絡信息能夠正常地運行。其次,要加強引導網絡正面信息,要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旗幟,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始終堅信馬克思主義,增強廣大師對黨和國家的信心。總之,在構建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過程中,必須加強監(jiān)督和引導力度。
4、堅持教育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
在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受教育者對于網絡上的信息可以進行自主選擇,他們可以選擇接受,也可以選擇不接受,這艘是由受教育者自己決定的。如果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方法就會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在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把教育和服務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把教育滲透到服務的過程中。網絡上有很多關于就業(yè)、招生的信息,其實這也是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之一。
5、“網上”與“網下”相結合的原則
在網絡上可以進行互動,要想真正了解大學生的所思所想,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就必須真正走進網絡的世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網絡活動中,針對于大學生的具體問題,對癥下藥,這樣才能夠真正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但是,我們不應該吧解決問題只限制在網上,畢竟網上的問題來源于網下,即使網絡死一個虛擬的時空,但是這些問題都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有久遠的歷史,我們要把網上工作和網下工作結合起來,開辟出一個嶄新的教育格局,促進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孟 ?娟. 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J]. 現(xiàn)代國企研究, 2016(02).
[2] 程增俊.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若干問題研究述評[J]. 宿州學院學報, 2014(03).
[3] 李 ?歐. 試論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J]. 赤子: 中旬,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