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召娟
摘 要: 情境教學是現在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課堂“活”了起來。教學情境設計既可以展現出數學的魅力,又可以提高數學趣味,發揮學生自主和協作能力,將抽象的數學思維具體化。本文通過故事情境、游戲情境、自主探究情境、互助合作情境、實物展示情境五種情境教學方式,探討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 初中數學 創設情境 教學應用
生動、活潑、有趣的數學課堂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使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數學留下了枯燥、乏味、無趣的印象,當學生潛意識里這樣認為時就很難提起對數學的興趣,影響數學水平的提高。教師要善于使用情境教學使學生重新認識數學、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使學生打心眼里愛上數學課。
一、創設故事情境,展現數學魅力
在語文課及其他課上教師們常常使用故事教學情境,通過生動活潑的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數學課同樣可以創設故事情境,將枯燥的數學公式、概念用故事形式表現出來,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很多學生認為數學枯燥、乏味,是因為只看到了一大串數字與符號,而能夠感受到數學趣味性的學生則通過數字、符號轉化成了其他數學語言,從中發現并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故事情境教學就是將這些紙上的數字、符號“活躍”起來,為他們創造生動的背景,從而展現出數學的魅力。例如:在《正數和負數》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深地理解負數意義,我把負數概念編成了生動的小故事“夏天到了,爸爸帶了3000元錢買空調,但空調是3500元,于是爸爸把3000元錢作為定金付給了老板,剩下的500等空調送到家的時候再給。這個時候爸爸口袋里還剩下多少錢呢?沒錯,一分都不剩了,而且欠了人家500元錢,那么就可以說爸爸口袋里有負500元”。然后通過這個故事進入到課本的學習中,使學生從實際中認識負數。
二、創設游戲情境,提高數學趣味
游戲始終是最受學生歡迎的項目之一,學生在游戲中的積極性、思維能力非常強,因此將游戲情境引入數學教學中,可以大大提高數學趣味性。游戲教學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和學習的主題有相應聯系,使學生真正做到從玩中學、學中玩;二是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變化,學生是否通過游戲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或者是否通過游戲了解到了學習的內容;三是在游戲教學后,教師要做好與教學環節的銜接工作,利用學生玩游戲的這股熱情將他們帶入到知識當中。例如:在初步學習了《有理數和無理數》之后,為了檢測學生對這兩個概念的掌握,教師用紙板寫上不同的有理數和無理數并做成頭箍,派幾名學生到臺前玩“有理數蹲無理數蹲”的游戲,在決定讓某個數字的同學蹲下時,必須在自己和對方的數字前面加上無理數或有理數,如果說錯了將被淘汰。如“有理數3蹲,有理數3蹲,有理數3蹲完無理數根號2蹲”。在游戲過程中,學生既享受到了數學帶來的樂趣,又鞏固了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三、創設自主探究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數學這門科目就像是一個神秘的寶藏,需要學生主動探索和開發才能夠獲取,而且自主探究的能力越強,挖掘寶藏的能力就越強。教師是帶領學生挖掘數學寶藏的引導者,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注意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數學寶藏的主人,而不是教師的“隨從”。創設自主探究教學情境是給學生創造了展現個人能力的機會,對學生未來學習和成長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例如:在《圖形的平移》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收集身邊的“平移”實例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用火柴拼數字的教學實踐,讓學生拼成一個正方形,然后嘗試移動火柴將正方形變成一個數字,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和總結特點。初步認識之后,教師繼續讓學生探究生活中還有哪些實例是物體平移移動的,充分調動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完全參與到學習中。
四、創設互助合作情境,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由于學生個體能力的差異性,互助合作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還可以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使學生在合作中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共同進步。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注意每個小組中盡量做到有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使能力弱的學生可以在能力強的學生的幫帶下進步,對能力強的學生來說既可以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又可以體現出助人為樂的精神。例如:探索《三角形的全等條件》時,教師讓學生在課前提前準備好直尺、白紙、剪刀和三角板,讓學生畫出一個三角形,三個邊長分別為4cm、5cm、7cm,然后把畫的三角形剪下來與小組內畫的進行比較,它們一定全等嗎?小組進行觀察、判斷、討論,最后教師挑選小組代表總結他們的發現。互幫互助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學習勁頭更加高漲。
五、創設實物展示情境,將抽象思維具體化
數學是一門相對抽象的科目,很多時候學生由于無法很好地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而成為學習數學的阻礙。通過創設實物展示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思維具體化,從而使學生有更深刻的認識。學生思維能力鍛煉是學生能夠將抽象思維具體化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轉化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例如:《軸對稱性質》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理解和判斷軸對稱這一概念,教師在課前準備好生活中的一些對稱物品,一組對稱風景的照片、一本純色的筆記本、一件舊純白T恤等,然后讓學生分別找出這些對稱物品都有哪些特點?它們有什么共同的性質?通過實物展示,學生對軸對稱這一抽象概念有了具體認識和判斷。
情境教學是教師教學中的一塊法寶,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教師不能停下前進腳步,需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加強探究,努力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伍志文.淺析初中數學教育的教學情景創設[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06).
[2]劉家貴.初探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情景創設[J].新課程學習(中學),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