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瑞
摘 要: 成功的數學教學不是學生掌握了多少數學知識,而是讓學生形成數學知識探究和求知的習慣和方法。初中數學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更多地為教學服務,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教師要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知識,鍛煉能力,實現全面發展,實現知識、能力、情感全面發展、和諧進步。
關鍵詞: 教學情境 初中數學 教學效果
教學情境的創設對教學很有幫助,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學習潛能。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創設情境,遵循生動性、實踐性和懸念性原則。當前初中數學教學情境滲透和融合中存在一些問題:傳統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教學情境過于簡單,不夠有新意,或者教學情境過于追求新意,不具備實用性。筆者結合當前初中數學教學情境設計情況談談建議和策略:
一、通過講解數學故事、數學典故創設教學情境
數學故事和數學典故在教學情境中有著獨特作用。教師可以運用學生熟悉的人物、具體數學故事和典故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解勾股定理的時候,引用古典數學巨著《九章算術》,讓學生了解數學歷史源遠流長。
二、通過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學生最熟悉的就是生活中運用到的知識,甚至一些知識在頭腦中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教學情境創設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實現數學知識傳授。
三、教學情境的創設要實現師生互動
新課程倡導互動性強的教學,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更新教學觀念,建立教師和學生人人平等的關系。教師要和學生一起進行數學理論知識學習和研究,從學生認知情況出發,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實現師生教學互動。
四、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情境,引進知識,可以利用教學情境進行教學輔助。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要貫穿教學過程,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理解內容創設內容不同、難度不同的教學情境,保證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實現對知識的把握和掌握。
五、營造自由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教師要自由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融洽師生關系,運用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教師要營造自由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心情愉快,個性得到釋放,將學生精力集中到學習上,實現學生愉快學習,努力探索。教師要關注學困生和學習潛力學生,愛護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博大的愛心,減輕學生沉重的思想壓力,發現學生的優點,建立自信過關,實現學生全面參與學習。
六、教師要創設直觀或者實驗的情境
比較抽象的概念,如果直接讓學生學習,學生往往就不知道從何開始,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直觀的材料,或者通過實驗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畫圖、動手操作等,讓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再讓學生研究具體問題,這樣學生探究的時候就有了方向。教師創設具體實驗或者直觀的問題情境,大多時候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創設懸念,挖掘學生學習潛能。在課的開始階段,可以設置懸念引導學生探究,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設置的懸念能為課的講解設置鋪墊。
教師要創設探究問題的情境。在創新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設探究情境,引導學生對知識產生關切和渴望。教師通過探究讓學生積極自信地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學生自己發現的學習結論作為學生學習動力。
八、創設競爭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適當開展一些科學合理的學習競賽活動很有必要,很有益處。教師可以創設競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競爭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做練習的時候設計各種各樣的競爭形式,將競爭引進課堂教學,利用學生自尊心強、表現欲望強、榮譽感強的特點,營造課堂學習競爭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處于競爭狀態總是非常興奮的、精神高度集中的,這樣,學生上進心得到增強,思想得到陶冶,學習興趣得到激發。
九、教師創設情境的時候要為新舊知識銜接創造條件
學生學習新的數學知識之前應該有一個相對穩定的認知結構,這個結構和新知識還有一段距離,教師要找到新舊知識的銜接點,設計恰當的教學內容,銜接新舊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有效銜接新舊知識創造條件,實現新知內化,順利過渡。
初中數學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求知心理,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思維發展,引導學生學會探索、學會思考、學會發現。教師要挖掘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實現學生知識累積,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凌.探討初中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軟件:電子版,2015(17):28-28.
[2]楊軍英.淺析新課程初中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學周刊,2015(18):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