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營企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民營企業的數量實現了“雨后春筍”般的增長,民營企業主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的重要建設者。黨的建設是民營企業實現和諧發展的主要途徑,黨的建設的質量深刻影響著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民營企業和諧穩定地發展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黨的建設工作的成敗。為了進一步開拓民營企業的發展道路,穩定民營企業良好的發展態勢,民營企業黨的建設工作已成為當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深入研究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現狀,認真分析民營企業黨的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提出有效解決黨建問題的對策,這對于當前乃至今后仍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形勢;民營企業;黨建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30-0159-02
民營企業是非公有制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就是一如既往地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的建設,黨的建設的質量是民營企業發展成敗的關鍵。2012年,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上指出:“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和作用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整個黨建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必須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實實抓好,非公有制企業仍屬于黨建工作新領域,新情況新問題多,工作基礎薄弱,需要下大力氣來抓。”[1]
一、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當前困境
(一)民營企業黨建工作思想認識不到位
近年來,由于人們受到西方價值觀的影響,個別民營企業中的黨建人員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其中主要表現在:一是能夠正常履行其基本的工作職責,但僅僅滿足于現在的水平,雖然在業務中缺乏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二是一些人員滿足于做分內的事情,對于其他事情則漠不關心。有的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僅是停留在會議文件和黨政報告上,沒能很好地結合本企業的實際,確定企業黨建的工作目標和著力點。部分民營企業對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認識不足,消極對待企業黨建工作。對黨建工作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缺乏長遠規劃。雖然表示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但是在具體的工作當中,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重經濟、輕黨建的情況時有發生。他們固執地認為,只有企業經濟效益搞好了,企業黨建自然也就提高了,企業黨建是服從和服務于企業經濟效益的。這就導致企業黨組織在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時地位功能難以顯現,不利于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尚不完善
管理體制不完善,具體到民營企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現行的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不完善,缺乏全面系統性的指導,現有的政策文件只是在宏觀上對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做了一些相應表述,但是從微觀上對于如何加強民營企業黨的建設相對比較缺乏,即使有對于民營企業如何加強黨建的文件,也僅是一般原則性的規定,相對比較粗糙,在實踐過程中往往是無法完全滿足要求的。這就導致民營企業在如何加強黨建方面無章可循,缺乏有效的理論指導。第二,民營企業組織管理模式多種多樣,不同地區的民營企業帶有多元化的黨建管理特色。這就導致企業之間系統性的黨建工作無法開展,無法進行有效的經驗交流。第三,家族式管理是民營企業管理體制的一大特色。這種企業管理模式嚴重影響著黨的建設的質量和成效,嚴重影響了企業黨組織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發揮。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管理體制上的問題,不僅影響了民營企業黨組織的建立,而且也影響了民營企業黨組織的管理,以及黨組織作用的有效發揮。
(三)民營企業黨組織活動難以開展
一些民營企業雖然有了企業黨組織,但是落實企業黨建的任務還遠遠未完成。這主要表現在:一是經費、場所和時間都難以保證。由于企業主關注的都是企業自身如何更好更快地發展,如何賺取更多的利潤,對于黨組織開展的活動關注的也少,甚至不可避免地帶有些抵觸情緒。黨組織活動所需要的經費有時候需要企業進行預算,一些企業主對此表示排斥,認為這些經費完全可以用在企業的長遠發展上,為什么要用在無法產生實際效益的黨組織活動上。此外,對于黨組織開展活動所需要滿足的條件,一些企業主更是采取否定的態度,由于活動所需要的資金、場地以及時間都需要與企業主協調,企業主的態度就決定了黨建活動能否順利開展。二是民營企業黨組織活動方式缺乏創新,往往采取一些簡單的娛樂活動,無法吸引廣大企業員工參與進來,嚴重制約著企業黨組織活動應有的效果。三是民營企業黨務工作者精力和能力不足。“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大部分都是兼職的,要么由本企業的行政領導人兼任,要么聘任企業外的黨務工作者,這很大程度上牽制了黨務工作者的精力,他們不可能毫無后顧之憂地將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黨務工作上來。”[2]
二、民營企業黨建困境的破解對策
(一)抓源頭,搞黨建
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企業主的支持和鼓勵,離不開企業主對于本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視。甚至我們可以認為,一個企業黨建工作抓得好,一定是企業主的功勞,反之亦然。因此,企業主對黨建工作的重視和認真程度就決定了企業黨建的發展狀況。企業主是企業黨建工作的源頭,只有疏通了源頭,才能引出活水來,只有企業主點頭,黨建工作也才有了可靠的保障。而就當前民營企業黨建的困境來說,民營企業主缺乏必要的黨建工作的認識,不愿意把企業寶貴的發展時間用在搞基層黨建上面,他們認為搞基層企業黨建就是浪費時間,毫無經濟利益可圖,這就造成了企業主對于企業黨建的忽視。所以說,黨建工作的第一步,就應該加強民營企業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轉變企業主過去片面地以經濟效益為工作中心,改變企業主過去忽視甚至敵視企業黨建的發展,實現企業黨的建設與企業經濟發展同步進行。企業主作為企業黨建的一員,其主要任務就應當放到企業黨組織的工作任務當中去,企業黨組織的全體成員都應當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省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3]企業內黨建工作的從業人員都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求真務實,勇于開拓黨建工作的新局面,謀劃出黨建工作的新篇章。
(二)促交流,搞黨建
建立和完善民營企業黨建工作正常交流機制。強化民營企業基層黨組織與同級黨組織之間的聯系,不搞各自為政,不故步自封,加強學習和交流,定期舉辦一些黨建交流的活動,考察和培養基層黨組織的優秀黨員并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鼓勵黨內其他黨員爭創先進,發揚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強化民營企業基層黨組織與上級黨組織之間的關系,上級黨組織需要定期對基層黨組織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基層黨組織所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出臺相應的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基層黨建方面的政策建議,有效解決基層黨組織黨建的“短板”。強化民營企業基層黨組織與企業主體之間的聯系,企業主體不僅有企業主、黨務干部、黨員職工,而且更有廣大的普通職工,強化基層黨組織同普通職工之間的聯系,黨務干部需定期到普通職工的家里和他們談心,傾聽他們的心聲,解決他們的困難。只有這樣,民營企業黨務工作才能得到最廣大人民的支持,才能鞏固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階級基礎。
(三)重人才,搞黨建
企業的生存發展離不開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之間的競爭。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如何取得經濟和社會效應的雙贏,就需要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機制。民營企業黨建工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進行的探索實踐,具有很強的生命力。這種很強的生命力源自于民企黨建對于人才的重視和培育,源自于黨務工作者始終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以,進一步創新和開拓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現階段仍需要把人才的培養放在首位,根據企業的實際和需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中長期的人才培養規劃方案,充分挖掘現有的黨員干部隊伍,充分吸取企業全體干部職工的意見,充分滿足企業全體成員的根本利益。用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來為企業注入新活力,注入不竭動力。用先進的黨性原則來帶動企業的長遠發展,實現企業建設與人才培養協調發展,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滿足企業每一名員工的根本利益訴求,全方位提升企業整體的實力。要以民營企業規劃的人才方案為突破口,全面提升民營企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做到以點帶面,實現民營企業由不全面到全面跨越式的發展,實現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最終目標。
(四)拼經濟,搞黨建
進一步完善民營企業黨建機制的創新,要充分認識到黨的基本路線是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動力來源。黨的基本路線是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后為了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擺脫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下提出來的,始終貫徹“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民營企業是在響應黨中央改革開放政策的號召之下成長和發展起來的,是以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的方式存在的,是以追求剩余價值為目標的。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支持與鼓勵,離不開黨的基本路線的指引,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提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都是為了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更好地促進民營企業的生產和發展,民營企業的生產和發展是服從和服務于黨的基本路線這個大局的。但是,民營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及義務,不能認為只要企業經濟搞上去了,其他自然而然地就好了。牢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自覺遠離西方自由資本主義腐朽墮落的思想,時刻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努力實現企業經濟效應與社會效應同步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全國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會議在京召開[EB/OL].新華網,2012-03-21.
[2] 曾志偉.非公企業黨建研究述評[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8,(4).
[3] 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全省各地學習貫徹總書記在浙考察重要講話[N].浙江日報,2005-06-05.
[責任編輯 李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