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要:我國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時代,老年人養老問題越來越突出,特別是農村養老保障問題。2014年新農保和城居保兩項制度合并實施,建立統一的城鄉居保制度。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全國都實行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但參保率有待提高,且保障水平也不高。為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穩定發展,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勢在必行。本文探討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中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F842.6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8-0000-01
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需要將碎片化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整合起來,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這是一項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政策。近幾年江蘇省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并加強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整合。江蘇省從實際經濟、社會條件出發,積極探索與實踐,提升了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城鄉與區域差別越來越小,提升了社會的安全感,讓人口流動更加頻繁。
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的問題
(一)制度覆蓋易,人群覆蓋難
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4〕8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蘇政辦發〔2014〕104號),江蘇并軌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一體化后強制參保難,導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容易實現制度覆蓋,但很難覆蓋到所有人群。
(二)參保繳費檔次偏低
目前,江蘇的養老金計發政策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結合的模式,基本養老金2016年省政府規定的最低標準是每人115元/月,個人賬戶終身有效。養老金的高低,最終取決于個人賬戶積累總額的多少。然而,制度一體化雖然讓機會與權利均等,但是城鄉差距仍然存在,且居民選擇低繳費檔次,導致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水平不高。
(三)銜接制度未能有效實施
當前,“新農保”與“城居保”被整合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后,在政策層面上支持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1]。2014年7月7日,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江蘇省財政廳聯合發布《江蘇省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實施意見》,制定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之間的互轉與其他問題的實施意見。然而在轉移接續不同險種時,涉及地區、資金來源、給付標準等都不一樣。而在制度銜接上,雖然出臺了文件,但不同地區、不同險種如何銜接,細則不太明確,也由于諸多原因,銜接不暢。
(四)統一的社保信息系統建設緩慢
目前,我們有專門的、以全省數據大集中,省、市、縣、鎮、村五級區域聯網的江蘇省城鄉居保管理信息系統。城鄉居保與其他社會保險制度的銜接都有政策規定,但資源不能共享,碎片化,需要加快統一的社保信息系統建設。建設信息系統,能夠促進城鄉戶籍制度改革,有利于完善勞動市場,讓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有良好條件。
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的路徑
(一)變自愿參保為強制參保
當前,江蘇省已經基本實現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全面覆蓋,然而因為實行“自愿參保”的方式,在各種因素影響下,還是存在很大數量的未參保人群。自愿參保是防止對農民搞強迫命令,把好事辦壞,純自愿參保繳費不利于制度長期穩定發展,也不利于培養公眾互濟保障意識。江蘇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繳費分100~1200元12個檔次,城鄉居民可根據自身收入水平選擇相應繳費檔次。所以,變自愿參保為強制參保是可行的,能夠增強城鄉居民的參保意識,實現參保率的提升,這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才能實現人群的全面覆蓋。
(二)縮小城鄉差距
在江蘇省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中,長期以來城鄉差距都很大,必須多措并舉縮小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城職保”、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之間的差距[2]。一是要做好宣傳推廣工作,引導有條件的城鄉居民選擇高繳費、長繳費,通過提高個人賬戶積累總額,增加個人賬戶養老金提高整體的待遇水平。二是保證可持續性的前提下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
(三)提高一體化層次
江蘇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以市、縣(市、區)等地區為主,還不能實現省級一體化管理。若是能實現省級一體化目標,則有利于落實《江蘇省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實施意見》,在城鄉流動過程中能夠保證勞動者的權益,加快城鄉之間人員的流動,為今后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打下基礎。
(四)有效落實銜接制度
對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之間的互轉和其他相關問題,江蘇省已經制度了相關實施意見,然而是否能夠真正落實不同險種之間的銜接政策,還需要考慮到其他方面的影響因素[3]。不僅要提升一體化層次,還要將現有社會養老保險經辦管理資源與其他公共服務資源整合起來,建立一體化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
(五)完善信息系統建設
江蘇省要根據“兩個率先”,在建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時,應力求一體化和一卡通推廣使用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并與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統共享信息資源。此外,后要在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務能力上做工作,加大社保卡的拓展應用,進一步加大金保工程建設,建立互通互聯的覆蓋城鄉的社保網絡。同時加強信息化建設,運用大數據管理,積極探索“互聯網+城鄉居保”新模式。
三、結語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時代,必須盡快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一體化。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城鄉居民“老有所養”的問題,應對城市化與人口流動的挑戰。要通過建立完善的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拉近城鄉居民之間的距離,讓養老保險體系更加公平,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參考文獻:
[1]王帥,杜艷美.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研究[J].企業導報,2013(13):17-19.
[2]王美桃.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問題探討[J].中國財政,2014(21):57-59.
[3]陳瑞.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整合探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5(2):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