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
摘 要: 師生互動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不但是一門學問,而且是一種技巧。目前初中物理課堂互動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得到了教學界的一致認可,該教學模式為初中物理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對學生實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平面鏡”為例探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模式。
關鍵詞: 初中物理 平面鏡 互動模式
1.互動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近些年以來,我國教育教學體制不斷發生變化,不管是學校還是教師及社會,關于教育的認識均在不斷創新,越來越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多元化教學方式。其中互動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其不僅能夠增進師生交流,而且能夠提高課堂效率,與傳統講授式教學相比具有一定的優越性,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初中物理課程與日常生活聯系尤為密切,其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研究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與應用價值。其中課堂互動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一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實現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互動模式則主要為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及個體和教學互動,這一種教學模式在實際中的應用,有助于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體成長。在互動教學中,學生和教師之間呈平等和諧關系,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提出看法,從而為學生思想成長提供平臺,在和諧的環境下顯著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物理教學屬于一門實踐性及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無法培養學生思想興趣,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實驗探究方式與學生之間建立互動交流關系,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意識,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及聯系,雙方均能夠取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以此顯著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
2.基于“平面鏡”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互動模式設計
2.1加強教師設問導動
物理課程與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通常是對某種自然現象或生活現象的原理分析。學生對相關的物理問題有著極強的求知欲,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問題,導出教學的主要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平面鏡》“澆不滅的燭焰”這一課堂教學中,可以先為學生進行現場演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如為什么澆不滅燭焰,其揭露了一個怎樣的物理奧秘。學生會馬上將該問題與平面鏡成像相關問題聯系在一起,并運用該章節的虛像原理解釋這一問題。這一方面引出了課堂教學的重點,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課堂問題設置是引發學生思考,并有效實施互動式教學的主要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顯著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教學生聽的模式,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及學生的主體地位雙方參與的原則,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2.2注重物理探究過程
在物理教學中,一些基礎性的概念對于初中生來說理解起來相對困難,若將一些難懂的概念性知識轉化成為試驗過程,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知識概念的理解,這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以《平面鏡》章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幾張照鏡子但不符合物理常規顯像的圖片,激起學生的探究心理。然后為各組發放一個平面鏡,一個學生照鏡子,并不斷變化距離,觀察不同距離鏡子中的成像特點,使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課堂實驗中,這種真切的課堂體驗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夠將真實的生活場景展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在試驗探究中理解平面鏡的成像特征,并為進一步相關知識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生親手體驗中,能夠為之后的玻璃板設計方案奠定基礎,隨之可以進行實驗設計,從而有效克服本次試驗教學難點,為學生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環境。
2.3適當融入幽默教學
幽默教學在物理課堂中的融入,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夠增進師生感情。如講解平面鏡成像時,學生對于所成的像是正立還是倒立的問題展開了討論,小部分學生一直認為平面鏡成的是倒立的像,為了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想法,教師可以啟發學生,當你早上起來照鏡子的時候,難道鏡子中的像是頭朝下的嗎?通過這一反問,學生不僅能夠摒棄關于平面鏡的錯誤思想,而且印象深刻。幽默式的課堂教學并不是笑料的堆積,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掌握幽默教學的應用方式,建立互動式的課堂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探究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學生深化知識理解,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為學生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物理作為一門極具實踐性、專業性的學科,在初中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互動教學對于中學生物理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與內容,進行不同形式的互動教學,確保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以上以“平面鏡”教學為例,探究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策略,為我國廣大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彭望書,黃萍,趙碧玫.“案例-參與-探究”教學模式及其理論基礎[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6).
[2]鮑子穎.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調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3]孫澤文.課堂互動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
[4]杜金菊.論互動教學在聲樂課堂中的應用[D].河南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