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國忠
摘要: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實質是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發展的主體。近兩年來,通過語文教學和課題研究實踐我深深體會到自主合作學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自主;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一、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是使學生愉快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過程,充分享受獲取知識樂趣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環境,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前提。
1、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教師教得愉快,學生學得輕松,雙方交流活躍,教學效果就會好一些。當課堂富有生氣時,枯燥的知識傳授就會變得生動而輕松,學生必然樂于學習。
2、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在教學中我努力放下教師的架子,用尋常、委婉的語言和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來影響學生,使他們在生活中接受教師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從而形成嚴謹、求實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教學中要盡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學習生活的豐富多彩。如在教學《學弈》一課時,發現李剛同學心不在焉似乎想什么入了神,我便故意讓他起來回答問題,他答非所問,我便說:“李剛,你剛才是不是也‘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了?”說完后,同學們哄堂大笑。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紅著臉笑了,于是便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了。其他同學的注意力相對來說也集中了許多,同時也及時地認識到了課文中后一個學生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在教學中不時的幽它一默相信對教學也不無益處。
3、及時給予評價,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直接動機是使自己的觀點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所以,教師不要吝嗇表揚,不要吝嗇微笑,哪怕學生微弱的思維火花,教師也應不失時機的加以“助燃”。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否合理、準確,會直接影響他下一次參與的欲望。如果學生回答問題出現了錯誤,教師直截了當的指出,學生會覺得很尷尬,老師再進行提問時,他就會羞于舉手。如果老師的評價委婉一些,并用期待、希望的語言進行鼓勵,那么這種期待與希望,則會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保護了學生自尊心,他就會保持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情緒飽滿地投入學習。
當然,激勵要適度、準確。無論是對正確的肯定還是對錯誤的委婉謝絕都要恰如其分,使其永遠向高一層次攀登。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尊的個性,自信的品格,持久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優化活動過程,提供合作載體
當前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探索的過程,語文課堂教學也應引導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進行探索”。受學生年齡和認知的局限,許多探索過程需要通過合作才能完成,可以說,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實質就是師生教學的合作過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動因素,優化活動流程的設計,為學生提供合作的載體,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在教學中注意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競爭策略的激勵作用,使競爭與合作相結合,在提倡個人競爭的同時,強調合作競爭,增強學生的整體意識和協作精神,使學生自始自終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由接受型靜態學習提高到參與型的動態探知,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極有成效。
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共同探究,不同認知信息的碰撞、融合、互補和源化,有助于學生行為的養成,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萌生和激發,進而使語文課堂教學結果嶄露出新的形態和征兆,合作帶來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動的融合,優勢的互補。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使他們易于發現自身或對方即合作伙伴的思想最近發展區和認知最近發展區,師生之間的合作將在最近發展區激發的創新靈感的火花。
語文課臨近結束時,還可有意留下回味思考的余地,或布置習題,如執教《只有一個地球》結束時,要求學生出一期以“環保”為主題的板報,開展一次“環保”活動,使學生思想得以熏陶,使合作在課外得以延續。
三、優化教學方式,追求合作實效
合作教學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創新模式,還須不斷完善,才能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1、給學生明確的綜合目標。“期待效應”告訴我們,當學生感受到施教者的厚愛和熱情的期待時,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向上的進取心和自信心,并由此而激發出巨大的內驅力。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時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合作目標以便于操作,避免合作過程中走過場而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注意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組建新合作互助小組,促進學生交流、互動合作的廣泛性。合作教學中無論借助于何種方式,都是為了達到語言文字育人的功能,教師要注意巧妙尋找合作的支點, 發現學生閃光點,引導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攜手共進,調動主觀能動性。
2、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給學生留有對話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就教學的內容討論學習,是合作成功的前提,也是營造民主教學氛圍的基石,學生稍縱即逝的創新火花才不至于泯滅,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求知。反之,時間的倉促必然使學生在合作時流于形式,會導致課堂教學中情感交流、信息流動的阻礙。成功的合作才能使童心相互碰撞,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的流程中去。
3、給學生適時的評價。合作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有合作中的困惑,需要教師幫助以尋求下一步的繼續合作;有在合作發現的問題和疑惑,需要教師的裁決以避免合作的中斷;也有在合作中發現了答案,取得了成功,需要得到教師的贊賞,從而增強合作的凝聚力。在進行反饋時,對學生已經解決的問題可以一帶而過,對尚未解決的問題則要著力討論,促使合作過程的繼續。實驗表明,在教師的適時評價下,合作成效顯著,反之由于缺少激勵,合作成效弱,學生缺乏合作信心和合作意識。由此可見,合作中教師的適時評價,有利于教學過程中合作活動的開展。
總而言之,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為學生營造寬松、良好的教學氛圍,努力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具有積極參與的心理狀態。同時,做到真正意義的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多讀、多思、多聽、多說、多寫,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這樣學生就會永遠處于積極樂觀的發展狀態,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