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慶
【摘 要】多年以來,中國高校不斷加強計算機實踐教學,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存在不足。計算機實踐教學是計算機教育的重要環節,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起著關鍵作用,該文主要探討了計算機技能競賽的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技能競賽;創新意識;實踐能力
一、構建項目和競賽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
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培養,計算機技能競賽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計算機技能競賽主要包括計算機綜合性知識題,這些題目主要是工程技術和科學管理等方面,主題明確,內容創新,與當前計算機技術開發的最新信息和知識相關,實際應用性很強,并且主要考察參賽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收集、分析以往計算機競賽的題目,合理運用至教學中,以競賽的形式組織學生完成。構建項目和競賽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指的是制定具體的項目為教學目標,以競賽的形式完成教學項目,在教學中融入現代教學理念。實踐教學模式的支撐是具體的項目,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教學的載體是競賽,又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學習的作用,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構建項目和競賽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首先要分析計算機專業的課程特點,根據計算機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分析和研究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出具有層次和不同模塊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在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上,首先建立公共基礎平臺實驗,具體項目包括計算機硬件技術、軟件技術和網絡技術;其次構建綜合性基礎提高平臺實驗和學科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實驗,主要是按照計算機不同的學科門類劃分模塊,提高學生解決本專業計算機應用的能力。在計算機課程改革上,基礎知識部分的教學內容重點體現計算機思維方法,使基礎知識精準具有邏輯性,又要生動具體、簡單易懂,促進學生盡快掌握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技術和應用的教學內容要突出實踐創新,并緊跟社會信息技術的潮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施項目和競賽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主要就是項目的設計,教師創造的項目要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保證學生在完成項目和競賽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技能。因此要注重收集、整理、分析各類計算機技能競賽的題目。
二、搭建計算機技能競賽的創新實踐課程平臺
計算機專業要以強化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目標,著力打造計算機技能競賽的創新實踐平臺。學校要積極為計算機專業學生搭建計算機網絡技術創新工作室,將網絡工程實驗室、網絡中心、校外實訓基地等作為創新實踐課程體系實施的重要平臺,為教師和計算機技能競賽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學校要以現有網絡中心為基礎,開放校內各項基礎性的網絡實驗室、專業實驗室等,為項目和競賽相結合的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設施設備,營造出創新實踐的平臺環境。構建競賽平臺,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目前計算機競賽主要分為學科競賽、科技創新競賽和職業競賽,在不斷改進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上,通過組織競賽,開闊教師和學生的眼界,重新定位新時代下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通過實施項目和競賽的教學模式,促進計算機教學水平的提高。建立校園競賽基地,模擬真實的計算機技能競賽,重點是將每年各類型的競賽題目進行歸總,引導學生實行創新的技法,將競賽基地建設成為學校計算機教學改革和實踐的重要場所。
三、形成長效的計算機技能競賽管理機制
重點根據計算機競賽的培訓過程,提煉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競賽活動管理機制,為選拔和培訓本學校具有綜合能力的優秀學生代表打下基礎,為計算機技術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有利條件。一般計算機技能競賽主要采用院、校、省級的競賽模式。首先,經過選拔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個開發小組,不斷培養團隊精神。其次,在積極參加校級競賽活動中選拔出優秀的計算機人才;最后搜集外省、國家級的商業競賽和學科競賽,組織優秀隊員進行參賽。高校根據計算機技能競賽的管理流程設置本校的管理機制,主要可分為選拔、跟蹤培養、激勵、淘汰、傳幫帶這五個部分,首先針對計算機技能競賽的要求,對有意向的學生進行挑選,主要采取動員、引薦、筆試、面試等方式;其次,定期開展師生交流會,掌握學生的動態,指明參賽的創新方向,主動發現參賽學生的個性特點,及時糾正在計算機實踐過程中的錯誤;第三,根據參加競賽的貢獻度設置不同的激勵措施,根據學生參賽的最終結果實施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第四,選拔出的參賽學員通過項目的完成情況考察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淘汰較弱的項目;最后,實力較強的團隊可以幫助其他團隊軟件的開發、設計等,形成共同進步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陳瑞芳.高職《數據結構》課程與ACM競賽相融合的實踐教學初探[J].科技資訊,2014(28):177-178.
[2]馬海峰,宋井峰,袁海峰.基于CDIO模式下JavaEE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4(2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