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
【摘 要】近年來,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使得中小學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得到大幅度的上升。在新課程背景下,作為一門影響深遠的基礎課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就當前情況來看,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影響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問題,其中較為明顯的問題就是大多數教師仍然將教學重心放在理論課程講解方面,未從實際情況出發保證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導致教學工作與實際生活相脫節,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實施“生活數學”教育,將生活化元素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發揮生活化課堂教學的作用促使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得到充分培養。
【關鍵詞】“生活數學”;生活化教育;小學數學;自主創新能力
一、利用生活化問題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以100以內加減法相關知識教學為例進行分析可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常常通過對學生實施思維訓練培養其創新思維,為了促使學生創新思維得到充分的培養,教師可以圍繞課程內容設計一些生活化問題,引導學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1]。如題目“爸爸帶著小明去超市購物,買了一箱價值30元的圣女果和一箱價值40元的酸奶,爸爸遞給超市收銀員兩張面值50元的人民幣,收銀員會找給爸爸多少錢?”在教師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將題目中的關鍵數量詞羅列出來,首先,爸爸一共拿出兩種面值50元的人民幣:50+50=100,然后圣女果和酸奶的價格分別是30和40,一共是30+40=70,那么付款后找回的金額為付款金額減去商品總金額,即(50+50)-(30+40)=100-70=30,經過計算可以得出收銀員會找給爸爸30元。在學生得到答案后,教師再提出問題對其思維進行拓展,“若是在付錢時,發現超市的圣女果打特價,只需付28元,那么收銀員會找給爸爸多少錢?”這時,有的學生會按照上述推理算出結果,即找給爸爸32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即圣女果大特價后只需付28元,比原價少2元,那么商品總金額也會少2元,轉化一下語句就是在付款金額不變的情況下收銀員少收2元,而爸爸多得2元,最后得出30+2=32,收銀員會找給爸爸32元。通過在教學中引入學生熟悉的情景,能夠促使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快速發現問題的解決思路,并引導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使其創新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二、利用生活化問題增強對學生的技能訓練
在對學生實施技能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巧用生活化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使其運算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2]。以多位數乘一位數相關知識教學為例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巧用生活化問題增強學生的運算能力,如題目“小蘭一家三口準備在暑假去旅游,一共有四個選擇,A:去杭州兩日游,每人需要花費390元;B:去澳門一日游,每人需要花費1900元;C:去洱海三日游,每人需要花費500元;D:去黃山兩日游,每人需要花費670元。請同學們幫助小蘭選擇一條旅游的路線,并算出選擇路線的費用。”提出問題后,有的學生幫助小蘭選擇了A路線,并算出390×3=1170;有的同學推薦小蘭選擇B路線,算出1900×3=5700;還有一些學生希望小蘭選擇C路線,算出費用為500×3=1500;另一些學生則推薦小蘭去黃山,算出費用670×3=2010。通過引入生活化問題能夠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實現了對學生技能的訓練,增強其運算能力。借助開放性問題能夠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有效調動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其自主創新思維得到一定的培養。
三、利用生活化教學增強學生學習效果
借助生活化教學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定情境,提高課堂教學的交互性,縮短教與學的距離,促進學生理解、掌握更多知識[3]。以圖形認識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圖片,如盤子、汽車、彩旗、盒子等。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圖形,使其掌握相應的知識。盤子是圓形,彩旗是三角形,盒子是長方體。在學生對這些圖形形成一定認識后,一些學生會指出,黑板是長方形的,書本是長方體,鉛筆是圓柱體。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促使學生逐漸形成生活化思維和創新思維,使其能夠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還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現階段,實施“生活數學”教育、促使生活元素有效滲透到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數學教師應當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明確開展“生活數學”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意義,促進生活化元素融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僅強化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數學運算能力,促進其對數學世界形成一定的認識,使其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活學活用。
參考文獻:
[1]莊素英.實施“生活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3(5):53.
[2]洪科苑.實施“生活數學”教育培養自主創新能力[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5(11):91-91,93.
[3]肖艷麗.實施“生活數學”教育,培養自主創新能力[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5):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