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蘭靜
【摘 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對我國教育教學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高中面臨高考的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面對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教師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了全體教師需要探究的問題。在高中生物的課堂上,班級中的學生在學習情況、學習背景等方面具有差異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那么教師到底應該如何進行教學呢?分層教學這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因此,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就目前高中生物的教學現狀以及一些常見的教學問題,來簡要談談如何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方法的運用。國論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分層教學;運用探究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
實施分層教學,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劃分層次。但是在做這個的過程中,我們要講究方法。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尊嚴,我們不能因此失彼,傷害到某些學生的自尊心,應該通過查閱學生的檔案、平時小心地觀察以及測試等方法來完成分層,當然,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去到學生的家里家訪,來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然后,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環境等方面來進行分組。如A、B、C三個層次,A層代表在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群體,他們能夠自主學習基本知識,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相對較難的問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B層代表知識水平處于中等的學生群體,他們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現較好,但是穩定性較差,需要外界的力量比如教師的指導和家長的督促,通過自身的學習,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C層的學生知識水平較低,學習能力較差,他們的學習重點是鞏固基礎知識,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要想掌握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首先就要制定學習目標,那么不同的學生實行分層教學法,也需要對每一批學生設定一個不同的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認真備課,首先吃透教學大綱,明確此課的具體要求、重點以及基礎,然后認真研究教材,在備課中設計出一套方案,對待不同的學生設定好不同的目標,充分發揮出他們的學習潛力。
例如,在高一生物教材第二章第一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就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知識內容上,學生需要對組成細胞的基本元素進行識記,在學習技能中,學生需要嘗試著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并且對細胞中主要的化合物的種類進行探究。然后在最后的情感目標中,學生需要認同生命的物質性。
三、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
因材施教此詞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從而獲得最佳發展。比如對待基礎較好的學生,這部分同學在經過比較充分的課前預習后,已經能夠較快地掌握教師所教的知識點,于是教師可以安排他們做課堂練習中偏難的題目,教師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指導。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而不會產生諸如“我全都會了”、“這有什么好學的”此類想法。而對于基礎一般或是較差的同學來說教師可以在授課時主要針對他們,尤其是點名回答問題時,可以重點針對C層次同學,這樣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的進度,再根據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在講解關于綠色植物體內能量轉換過程此類題目時,教師首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解題。其次是小組討論,這個時候可以實行一幫一,這樣不會的同學也都會此類題目。如果再有不懂得學生,教師再單獨進行輔導,既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當中的樂趣,又能減少教師的負擔。
四、對評價進行分層
評價對于一個學生而言,是最好的動力。教師應該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如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此類學生熱衷挑戰,教師應該采取讓其競爭的方式,堅持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讓學生們在競爭中不斷超越自我。而對于中等或者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鼓勵是最好的良藥。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表揚。比如可以采用表揚法,尋找學生的優點,及時給予肯定,但是也要發現他們的不足,委婉地指出來,使他們在內心積極的態度前提下,不斷前進。
例如,教師在上課時提出問題:水在細胞內以什么樣的形式存在?這種難度較小的問題教師就可以讓C層次的同學回答,并在其回答完之后進行合理的評價,例如這道題你已經掌握了,不錯,下次還要繼續加油哦!就是讓學生在自我滿足的同時激勵他們更進一步。
五、結語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法就是以不同學生的差異性為基礎,“最近發展區”作為他們的發展目標,遵循教育教學的規律和學習發展的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教學實驗模式。通過這種科學有規律的實驗,可以增強同學們的學習氛圍,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力,有利于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水平,是一種雙贏的模式。
參考文獻:
[1]唐青云 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分析[J].現代閱讀,2012(09)
[2]王翠. 新課標生物分層教學研究[J].現代閱讀.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