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兆華
【摘 要】在我國現在的小學教學中,對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培養十分重要,它既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強度,養成學生積極探索習慣,又可以從小培養學生的自律的好習慣。然而傳統課堂上學生們的思想禁錮變成了接納知識的容器,缺少創新能力。今天學校更注重的是素質教育,老師們應該讓學生們養成科學的學習習慣,在遇到問題時,學生應是主動探索者,讓學生們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把學習變被動為主動。面,我就從小學數學的學習方法上,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自主學習;引導;主動
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含義與意義
所謂自主學習其實就是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能力無論什么年紀,什么崗位都是提升自己能力的先決條件。對于小學來說,首先應該讓學生們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通過提前預習,自己發現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最后在老師的講解下,消化遺留的問題。通過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與節奏,讓學生養成一種良好學習的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對數學的深厚興趣愛好,用數學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生活中利用數學的知識的去解決一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智商和情商,獲取學習數學樂趣。培養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通過自主學習,讓同學們從心底燃起對數學的濃厚興趣,讓學生們想要主動的想要學到更多知識,培養學生們思維方式讓學生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可以用自主學習的思維去解決問題,這是一些實質上的改變。把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不在厭惡學習,提起學習不再是一味的逃避,讓學生們在學習的海洋中自由遨游,才是自主學習的最終目的。
二、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
所謂課堂情景就是在學習新的課程之前,老師通過創造一個與課堂即將要學的內容相關的場景。通過激發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個感官,從而讓學生們激發內在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讓學生們主動的女想要去了解并找到問題的原因與解決方法。進而驅動學生們對新知識探索欲望,達最后達到我們通過學習數學教會學生們解決問題的目的。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設置一個課堂情景: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同學們不只是聽還可以看。多媒體可以數學內容直觀、形象、立體化地展示學生面前,學生可以通過具體形象的演示,在學習之前與學習過程中讓抽象的知識概念更具體化,更容易理解書本上單一的數學概念,自己推算出推出數學公式,從根本上理解概念,而不再是僅僅單一的套用公式。降低學生對公式的理解難度。
在數學的教學中,還體現了許多美學。例如左右對稱,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創造運用了其中的道理。隨處都可見的窗子就是左右對稱,給人一種對稱美感,如果我們把窗子設計成左右大小不一樣的,不但窗子不穩,看起來也總是有些別扭,有種傾斜感。讓學生看到生活的例子,懂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對生活更加熱愛。 讓學生養成一種主動觀察生活中的各種圖形圖案,用數學方法在生活中創造新事物。使學生能夠感悟到原來學習數學可以創造新的事物與生活。
三、教會學生們怎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對于以上我所說的自主學習老師們必須要落到實處,從實質上幫助學生學習素質的提升,老師們要立足于學生、教材、新課標多方面,全方位整合。找到最佳的切入點,找到適合學生們的培養方法,老師們的關鍵在于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當然,學習習慣也十分重要,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們的學習變成自動化、自覺化、程序化、規范化。很多學生在一開始難免會有抵觸情緒,但是我們的要求必須嚴格規范,對于學習難度可以適當降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循序漸進,運用數學知識思考問題,磨煉自己的意志,直到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可以作為輔導適當點撥,形成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不僅僅是簡單的加減乘除,也要為學生之后的生活,無論是在工作還是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都能用嚴謹的態度去對待。
目前小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與之前相比不再是簡單的學校課程,更多家長為自己的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孩子們在經歷了學校一天緊張的學習之后,放學后還要參加補習班,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加強了學生對學習的厭惡,討厭學習使學習變的被動。在父母和老師老師的催促下學習,不僅學習效率不高,還使得一些學生產生了厭學的心理。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自主、自律的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馬正旭.《高中生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2]湯陳.《淺析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亞太教育》,2015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