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琴
【摘 要】如今,音樂已經成為初中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學科,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音樂中包含大量的藝術元素,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教師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給學生更多學習的機會和空間,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進而實現音樂教學目標。在新課標下,音樂教師可以把舞蹈元素融入到音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舞蹈元素;初中音樂教學;滲透
音樂和舞蹈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音樂教學中滲透舞蹈元素可以讓音樂變的更加形象,也可以增強學生對所學音樂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教學。但是,舞蹈元素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不能盲目,音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制定音樂教學方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一、舞蹈元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意義
1.降低音樂學習難度
音樂學科包含了豐富的教學內容,如果音樂教師單一的按照教材進行教學,不僅無法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也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學生出現厭學的心理。對此,音樂教師需要把舞蹈元素合理的融入到初中音樂教學中,把音樂知識具體化,讓學生能夠自行在舞蹈元素中感受到舞蹈和音樂的共性,把控音樂的情感,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降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難度,進而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把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認知習慣。除此之外,在音樂教學中滲透舞蹈元素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學生能夠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和人,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增強對音樂的理解
事實上,藝術是相通的,舞蹈和音樂必然是相通的,音樂和舞蹈可以實現相互轉換。在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樂節奏和規律,特別是對于一些音樂感悟能力比較低的學生來說,舞蹈元素的滲透可以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實現音樂教學目標。舞蹈元素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可以讓學生產生畫面感,并帶動學生的情緒,增強學生的記憶。
二、舞蹈元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的方法
1.加強舞蹈元素和音樂元素的滲透
在開展音樂教學時,音樂教師需要加強舞蹈元素和音樂元素的滲透,并找到音樂元素和舞蹈元素之間的共性,理清舞蹈元素和音樂元素的特點,這樣舞蹈元素才能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發揮作用。雖然每所學校都會開設音樂課程,而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聽到各種類型的音樂,但是不同的學生特點不同,喜好不同,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也不同,而且音樂知識相對比較抽象,這必定會加大學生學習音樂的難度。舞蹈元素和音樂元素的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形成審美慣性,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并認識到音樂學習的重要性,進而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事實上,音樂的表現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而且音樂離每個人的生活都不遙遠。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之前可以利用網絡搜索一些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舞蹈視頻,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進行播放,用舞蹈的形式來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讓學生可以融入到音樂教學中。除此之外,音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跟著舞蹈視頻一起舞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有效教學。
2.增強舞蹈元素的表現力
中學生正處于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很容易出現走神的問題,這也是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此,音樂教師必須優化教學內容,豐富音樂課堂教學手段,增強舞蹈元素的表現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開展音樂教學之前,音樂教師必須做好教學設計,明確音樂課堂教學方向和目標,讓學生能夠對音樂有一個新的認識。在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是教學的主導,教師一直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學生被動的進行學習,教師唱一句,學生跟著唱一句,對于需要記憶的知識,教師就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不需要理解其中的內涵,學生根本無法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低。在新課標下,音樂教師必須豐富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而且要對自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教師要在音樂教學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才是音樂學習中的主體,這樣才能實現音樂教學目標,達到新課標教學要求。音樂教師在講解《茉莉花》之前可以讓學生自行利用網絡搜索一些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舞蹈資料,并在課下編排舞蹈。課上,學生可以把自己編排的舞蹈展現在大家眼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體會不同類型音樂的特點。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多鼓勵學生,減少批評性的語言,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3.提升舞蹈元素的滲透力
在音樂教學中,只有不斷提升舞蹈元素的滲透力才能真正發揮出舞蹈元素的作用,體現出舞蹈元素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價值,進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但是,音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把控好舞蹈元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的力度,不能把過多的時間放在編排舞蹈上,要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舞蹈元素在音樂教學中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如果教師把過多的時間放在編排舞蹈上,很有可能會偏離音樂教學主題,影響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在新課標系,初中音樂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認識到舞蹈元素在音樂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性,提高自身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的能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三、結語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把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認知習慣。在音樂教學中滲透舞蹈元素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學生能夠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和人,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舞蹈元素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可以讓學生產生畫面感,并帶動學生的情緒,增強學生的記憶。舞蹈元素和音樂元素的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形成審美慣性,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并認識到音樂學習的重要性,進而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音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跟著舞蹈視頻一起舞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在新課標下,音樂教師必須豐富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而且要對自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教師要在音樂教學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才是音樂學習中的主體。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多鼓勵學生,減少批評性的語言,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韓艷紅.深入理解,豐富情感——論舞蹈元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11:148.
[2]湯順娣.小議初中音樂教學中舞蹈元素的合理運用[J].北方音樂,2016,13:134.
[3]黃榮.初中音樂教學中舞蹈元素融入的教學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2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