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陽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社會已經步入改革開放后的一個重要轉型時期,我們當前要完成從制造業大國到制造業強國的過渡,而這種本質的轉變就需要全民創造力的支撐。為了給社會各行各業輸送優秀的人才,從小培養具有創造力的學生就成為當前中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為此,我們對于語文教學的關注點也要從以前的敘事抒情轉向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作文教學 能力培養 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080-02
一、初中語文教學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
人才與普通勞動者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前者具有明顯的發明能力和創造能力,并能夠在前人的基礎上持續不斷的進行創新。我國傳統的教育,尤其是應試教育,都是以成績為導向,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一方面壓抑了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遏制了學生創造和創新能力。如果分數的獲取都是通過死記硬背、做大量的練習、背誦典型的作文寫作語句來實現的,那么學生就沒有任何理由再去追求創新,當孩子們花費了大量額外的時間和精力,最終的結果反而不如那些死讀書的學生,這只會讓他們感覺到明顯的不公平和受挫感,從而慢慢的從卓爾不群而淪為平庸。因此,在應試教育依然占據主導地位的當下,如何通過作文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成為廣大中學語文教師不得不深入進行思考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二、初中語文教學進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途徑
1.依據教材開拓學生寫作的不同種類
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教育部對中學語文教材進行了多次的重新編制與修改,其中關于作文的內容比重大幅增加,每一篇寫作專題訓練都包含有形式多樣的命題方向,并提供給學生新穎的題材進行選擇,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寫作的熱情。同時,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圍繞教程所教授的內容,創設相關的作文形式,例如針對初一年段的孩子我們可以嘗試開展童話作文的寫作,而初二學生可以指導他們進行詩歌作文的寫作,初三年段的學生則不妨開始進行應用作文也就是紀實類作文的寫作。這樣一來,各年段學生的語言都得到了針對性鍛煉,也能夠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在文中表達出屬于他們各自年齡段青少年心中的真情實感,讓寫作的內容更加豐滿、充實、讓他們略帶叛逆的思想得到充分釋放,進而通過作文批改的方式加以引導,這樣的做法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2.聯系學生實際生活,不斷挖掘寫作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俗話說文學作品要源于現實,同時又要高于現實,因此,任何一本文學著作的撰寫都離不開生活,想要培養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也必須引導他們認真的觀察生活中所發生點點滴滴的事情,并在此基礎上展開豐富的現象,并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表達。例如,在平常的生活中學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社會實踐,就可以借此機會把自己所做的事情、說的話先如實的記錄下來,同時在此基礎上再簡單的描述當時的心情和感受,通過寫作,他們對生活就會更加的留心,同時還會發現身邊更多有趣的人和事情,而老師可以引導他們同樣到一個地方參加社會實踐,每一次都要努力發現自己接觸到的人和事情與和之前幾次究竟會有什么不同之處,發生變化的原因又是什么,這樣一來,就能有效的啟發他們的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水平。
3.精心設計,讓作文教學過程有所創新
以往的作文教學,老師典型的做法就是讓學生閱讀課本的文章,之后就在課堂上讓大家自己進行寫作,回頭再進行講評,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呆板無趣,學生也只能對著課本依樣畫葫蘆,最后的文章必然沒有多少的創新之處。因此,要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求我們對作文教學的課程進行重新的設計,用貼近學生思維的方式對授課內容加以組織,這樣才能有效激活他們的思考能力。具體而言,老師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到“寫什么”和“怎么寫”這兩個關鍵點。例如,在進行“我為環保做共享”相關專題的寫作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從現實環境的狀況入手,將環保問題面臨的種種挑戰在課堂上加以講解,讓學生能深入了解環保工程建設的重要性,進而讓他們在寫作過程中能夠輕松地找到自己的切入點和發力點,再借由自己的想象,結合個人平時所積累的背景知識,暢談自己長大之后能從哪些方面為祖國的環保事業作出貢獻,同時還可以在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行為,這樣一來,學生的作文寫作就中心明確、言之有物,而且又不會過于死板,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初中語文教學進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具體策略
創新能力的本質是創造性思維,想要有效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單純靠我們的宣講是遠遠不夠的,它更需要情景、環境的配合。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還是年輕的孩子,進行一篇完整文章的寫作對他們而言,一定是一件充滿壓力的艱難任務。因此,老師必須通過恰當環境的創設以及合理流程的設計,讓學生丟掉心理包袱,輕裝上陣,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把平時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都寫到作文里,這樣才能充分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1.先玩再寫
對于初中生而言,玩是最能符合他們天性,激發興趣的一項活動。對此,老師們要摒棄傳統的觀念,不要一味的壓抑學生們愛玩的天性,取而代之的是要對玩的內容和方式進行引導,多組織他們參加各種積極性的活動。例如,在舉辦的學校運動會中,除了各種比賽項目之外,班主任和語文老師、體育老師可以聯合策劃班與班之間的拔河比賽等游戲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參與感和集體榮譽感,并在比賽之后,組織召開小組討論,讓獲勝的一方和落敗的一方分別談談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并告訴大家覺得活動的哪個環節最有趣,還可以讓學生們發表對活動的組織發表意見,同時提出今后希望學校還能組織什么樣的活動,以及活動要如何設計才能顯得更加有趣。在引導學生選擇好寫作的主題之后,老師再對寫作的具體問題進行輔導,讓學生有效的打開思路,啟發他們充分自己心中的想法,完成獨具風格文章的寫作。
2.先做再寫
俗話說的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在通過寫作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也要時刻注意不能讓這種思維上的活躍演變成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和幻想,因此做事情就成為寫作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例如,我們在每年的農忙季節,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當地村民的糧食采摘活動中去,讓他們在勞動的過程中了解農作物種植的基本流程,體會農民耕種的辛苦,認識到農產品生產對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此之后,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引導,讓他們回憶自己在參與勞動的過程中,做了哪些事情、認識了哪些農作物、有怎么樣的認識和體會,這樣就能有效的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創造性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3.先說再寫
如看圖作文,可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聲像并茂,有聲有色,有靜有動,音樂信息喚起學生的激情,產生了共鳴,聲像創設了意境,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很快就能說出圖意。再加上豐富的想象,將圖意說給大家聽。說時先小組,再大組,后全班,有步驟地進行。通過說,發現問題,及時評講,修正先入為主,以避免寫作無中心羅列材料的毛病。同時引導學生在自己說和聽別人說的過程中對零散的內容進行大略地篩選和梳理,最后再將圖上的內容寫下來。由于課前有準備,課上有機會,給學生提供了較多的思維和創造的時空,所以教學氣氛生動活潑,全體學生都興趣盎然地參與,他們主動地說,創造性地寫,提高了學生變圖為文的能力。
四、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轉型的不斷深入,民眾對于提升人才的創新力與創造力愈加重視,如何通過作文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成為廣大中學語文教師不得不深入進行思考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并通過各種手段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杜增天.重視作文創新教學的六個要素[J].廣西教育.2016(30)
[2]林健濃.作文有效教學的探索與嘗試[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11)
[3]韋會鑫.淺談作文創新[J].新課程(上).2013(10)
[4]溫喜軍.試論作文教學[J].新課程(下).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