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紅
摘要:在小學階段,寫作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教學的難點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進行素材的積累,引導學生抒發自己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感受自然,激發寫作靈感,并給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進行素材的積累,鼓勵學生抒發自己的感情。本文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策略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教學任務,需要廣大教師根據學情循序漸進的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寫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一、幫助學生進行日常的詞匯積累,養成組織語言和記日記的習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從一年級開始,學生們就開始了詞匯的積累。熟讀并背誦部分課文是非常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再加上每天寫上一兩句話可以消除孩子們心中的抗拒心理,天長日久,詞匯量就慢慢上來了,學生對寫作的自信心也有了。到了高年級,可以另外增加課外的詞匯積累,如定期背誦抄寫成語、古詩詞,還可以每天組織學生在課前到講臺前分享自己最近摘抄的好詞佳句,鼓勵他們將分享內容提前做成PPT幻燈片來展示,這種方式可以鍛煉他們多方面的能力。另外,成語接龍的游戲也非常適合高年級來做。這個時候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詞匯量,成語接龍可以使他們在愉快競爭的氛圍中比較快速地增加詞匯的積累。記日記的方式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們練筆,而且也是一種積累素材的好方法。作文教學要貼近生活,寫作來源于生活,學生每天選上一兩件寫下來,對自身的情緒是一種梳理,對成長是一種沉淀。
二、應用模仿教學增強學生寫作的成就感
在小學一二年級階段,很多學生因為受識字量的限制,在閱讀中更偏向于漫畫等字少的書籍。看到滿篇文字,很多小學生不由地會心生膽怯,更別提要他們去寫作了。為了消除這種恐懼感,教師要讓他們認識到寫作就如說話一樣,可以多多采用模仿的方法。早期可以讓學生們模仿造句,如很多詞是有多個含義的,可以分別造不同的句子,這種做法可以讓學生們在小小的成就感中慢慢體會到漢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拉近自身與語文的情感距離。再下一個階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模仿寫一些排比句或者小段落,不知不覺使得他們組織語言和寫作的能力獲得提高。給課文寫一段“后續”也是一種值得嘗試的做法,學生們的想象力很豐富,而且因為他們都有著自己對世界的主觀理解,做的“后續”往往會讓教師為之驚嘆,因此,教師不要吝惜對學生們的贊美,給他們肯定和鼓勵就是對他們最大的獎賞。
三、從感情入手,培養感悟能力
在教學中,常常遇到許多學生在寫作文時,總是絞盡腦汁,卻動不了筆。造成學生作文“難產”的原因是:不會觀察生活和不會感悟生活。我針對這種情況,提倡真切地關注、感受、體察生活,要求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再去感悟,也就是說使他們在認識事物的同時學會思考、領悟其中的意義。如一位學生在一則日記中寫道:“今天上午放學后,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許多人在圍觀。我急忙擠進去一看,原來是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摩托車摔在路旁,騎摩托車的阿姨頭破血流,昏倒在地。一個小男孩趴在那位阿姨身上痛哭,叫喊著媽媽。我看了心里很害怕,就擠出人群回家了?!边@只能算是感知了生活。后來,我啟發這位學生:你看到這一切是否有感悟,現在仔細想想對這件事是怎么感受的,請你接著把日記寫完整。通過引導,他接著寫道:“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流血場面,我不敢看。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那位阿姨不知道有沒有生命危險,小男孩失去了媽媽,那該多么痛苦?。∧俏话⒁炭赡苁球T得太快或者是違反了交通規則。如果人人都像她這樣,那要造成多少不幸??!生命誠可貴,千萬要珍惜啊。”這樣既有感知又有感悟,思維得到了鍛煉,認識也有了提高。如果說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閱讀是作文的基礎,那么感悟是作文的生命。我們既要使學生通過閱讀作品去感悟,吸取其精華,又要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只有刻苦磨煉學生的感悟能力,他們寫出來的習作才可能富有靈性。
四、結合學生的思維方式,指導寫作方法
傳統意義上的作文教學在強調多讀多寫時往往忽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其表現在多方面,如學生作文時語感不強、語句不通順、思路不清晰、思維混亂等。為避免學生倉促成文,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教師在指導寫作時,應要求學生在寫作以前好好想一想,根據作文要求回憶整理記憶中的素材,提煉出有用的內容,引導學生確定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并明確哪些內容最能體現內心世界,明了有的必須詳寫、有的只要略寫。
當然,這樣的指導都是有共同特性的。這雖然是寫文章基礎的基礎,也很容易讓學生的思維方式落入古板俗套中。然而小學生無知天真,想象天馬星空。教師不能禁錮學生的思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不能對學生的表達和思維做任何限制。學生開始寫作文就好像家里蓋房子一樣,教師對學生在生活素材和語言知識的積累方面應加以重視,如引導學生把讀與寫結合起來,以讀為前提,以讀仿寫,由寫促讀,日積月累……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就非同一般了,這也是使學生有話可寫,有文可想的有效方法。
總之,小學作文創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科學設計作文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結構,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綜合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
參考文獻
[1] 趙華.淺談如何優化小學作文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 朱友清.小學作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