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學婷
[摘 要]對應思想是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其主要內容就是利用對應關系來更好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對應思想,使其感悟到尋找對應關系的方法及價值,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對應思想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5-082
對應思想主要就是在兩類不同的事物之間建立一種聯系,使兩類事物之間有更緊密的關系。合理運用對應思想,可以將問題化繁為簡,化抽象為直觀,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和分析能力。那么,如何將對應思想更好地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呢?
一、在課堂練習中運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相關的知識點,找出對應關系,便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尤其是在習題練習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將對應的思想滲透到習題的設計中,學生通過對數學習題的觀察和分析,探索其中的對應關系。
例如,在教學“個位數加減法”時,教師可以針對性地設計連線習題,讓學生找出對應的關系,進行連線練習(如右圖)。在類似練習中,如何保證學生有更高的準確率呢?教師應滲透對應思想,讓學生先計算出左邊部分的結果,之后對應地到右邊部分進行尋找,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個位數加法的含義和計算方法,建立了對應思想,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都會得到提高。
在上述例子中,課堂教學的重點并不是計算的準確度和速度,而是如何將對應的思想更好地滲透到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索和求知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二、在實際應用中滲透
數學教學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合理運用對應思想,對教學過程進行簡化,并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就能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數據的統計與整理”后,教師讓學生對全班同學的身高和體重進行調查和統計,并對相關的數據進行整理,得出結果如下表。
在學生列出統計表后,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對表中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的方式,在教學中滲透對應思想。如,可以提問身高超過140cm的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各是多少。在整個學習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學生建立了一一對應的思想。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對應思想的引導,不能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應將基本的數學思想運用到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中,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數形結合中滲透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數學問題都是建立在數字的基礎上的,這種抽象的東西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圖形進行教學,通過兩者的對應關系加深學生的理解。
例如,有這樣一道習題:“一條公路全長1200千米,已經修了400千米,余下的計劃4天修完,求余下的平均每天要修多少千米?”這道習題僅從字面上理解比較抽象,如果將其轉化成線段圖(如下圖),理解起來就會容易些,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也比較明顯。題目中的相關問題都可以通過對應的關系在圖中找到,學生對整個習題的理解和解答就變得很簡單。
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對應思想將數字和圖形聯系起來,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在理解題目意思的基礎上,將復雜問題簡單化,降低解題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開展對應思想的教學,并將這種思想滲透和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在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習效率。
(責編 李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