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琴
摘要: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以實際的工作崗位需要為基礎,高校教育中財務管理專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高校培養財務管理的專業人才,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資源,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中,校企合作日漸成為重要的教學模式,有效提高了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教學模式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對財務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通過高校教育培養專業人才,能夠滿足企業發展中財務管理的實際需要。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必須注意結合實際的市場環境,實現高校教育與企業用人之間的銜接。校企合作是當前的教學新模式,能夠全面提升教學的實踐性和實用性。本文對財務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特點和現狀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進一步對其應用實踐做出了分析。
一、財務管理專業的概況
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財務管理專業已經成為高校教育中一門成熟的學科,不僅擁有大量的教學資源,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績。并且在各大高校的教育體系中取得了一席之地,成為了商科學生必修的主要課程之一。就財務管理專業自身的特點來說,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教學必須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
在高校開展財務管理專業教育對于學生、學校和企業來說都具有積極的意義。當前,我國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已經得到了普遍的發展,也就是說在很多高校都開設了此類課程,幫助學生掌握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但是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現狀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盡管社會企業十分缺乏財務管理的專業人才,但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卻有很多無法順利就業的情況,這說明學校的教育與企業的需求出現了脫節。因此,各高校應該從實際出發,大力推行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針對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進行強化,并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
二、校企合作的積極意義
所謂校企合作,顧名思義的可以理解為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在財務管理專業這一對實踐性要求非常高的教學課程中,加強與社會企業的合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學校和企業的合作能夠創造一種雙贏的局面,使學校和企業各自從中獲得好處,不斷相互促進各自的發展,充分發揮自身的社會服務功能。具體來說,實行校企合作需要建立信息對接的基礎實驗平臺,將企業的實際運營管理經驗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以信息化方向為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方向。也要不斷開拓學校和企業合作的新形式、新內容,加深實驗教學與企業管理之間的相互融合。這樣課堂教學就會變得更加豐富有趣,而人才的培養也會更有針對性。同時,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也能為企業的發展增添強勁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能夠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這種雙贏的關系能夠實現優勢互補,推動高校教育改革的發展。校企合作的具體優勢還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可以從師資力量的角度進行分析。眾所周知,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知識水平對教學實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一些教師只對財務管理的內容感興趣,卻缺乏對現代企業內部運行制度的基本了解,而財務的運作和控制體系是進行企業財務管理的必要基礎。以往的財務管理教師大多都是熟悉書本理論知識,而缺乏相應的企業財務管理的實踐經驗。因此在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中以都是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知識為輔,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達不到企業的要求。而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機會到企業進行深入的考察學習,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實際工作經驗的要素,提高教學內容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校企合作模式下,學校也可以積極聘請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人才到高校進行講學,通過講座、課堂等形式對高校學生進行教學。教師隊伍的多樣化以及教學能力的不斷優化,都能有效提高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
其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必須針對性的提高財務管理專業教學的實踐性,保持學校教學與企業需求之間的一致性。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重點不能只局限于資本市場下的投資融資問題,而應該同樣重視企業內部財務運作機制和控制體系。因為在實踐工作中這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當前教學實踐性較差的問題,使學生能夠置身于企業環境下進行學習,把握好企業財務管理的關鍵點,進行有效的學習。一些在企業運行中的實際問題,比如現金的管理、成本的控制、資產的增值等都需要以企業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研究。而課堂教學只能從宏觀的角度提供多種選擇方案,具體的操作還必須從實際出發。由此可見,校企合作能夠全面提高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
(二)改善學生就業局面
近年來,高校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也面臨著很大的就業壓力。在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下,學校與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就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余能夠進行必要的實習。在企業的實習不僅僅只是為了補充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也是為了讓學生熟悉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環境和基本流程。這樣一來在畢業之后學生就已經對財務管理的工作崗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企業也會更愿意招聘這種無需多加培訓就能即刻上崗工作的人才。對于企業來說,還可以直接與學校建立用人合作。由于在實習中就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個人素質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在高校中直接挑選人才,節約人事招聘的成本??偟膩碚f,校企合作無疑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促進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促進企業發展
校企合作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也是難得的機遇。首先是大量的優秀人才貯備能夠解決企業用人的需要,以人才形成競爭優勢,得到巨大的發展。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也能部分承擔企業的工作,減輕企業的工作壓力。其次是企業形象的樹立與改善。不管是教師和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學習,還是企業派出工作人員進行合作教學,都能促進企業參與高校教育,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這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種成本低廉且收效甚好的宣傳,能夠提高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增加大眾對企業的好感,從而產生一系列的附加效果,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財務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實踐
如上所述,財務管理專業實行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具有諸多優勢,能夠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但同時,很多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的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學不當,并沒有充分發揮這些優勢,導致了教學問題的產生。因此,高校必須不斷審視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針對缺陷問題進行有效的改進:
(一)強化實踐教學
針對當前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水平低下的問題,高校應該強化實踐教學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比例,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優化實踐教學的成果。具體來說,在課程設置方面應該盡可能的全面有效。一方面應該包含與財務管理相關的所有知識,使學生打開視野,提高知識貯備量;另一方面也應該在教學中突出重點,以應用性原則調整教學體系。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合理性,可以讓企業人員和高校教師共同制定教學計劃。課堂上可以適當進行手工模擬實驗、沙盤模擬實驗、財務軟件模擬實驗等教學,以便使學生了解一定的基礎知識,為企業內的實踐活動打下基礎。同時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企業的實踐活動,由專人指導學生在企業現場的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接觸實際業務的機會??傊?,財務管理專業必須重視實踐教學。
(二)加強合作管理
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需要進行恰當的管理,才能保證其正常功能的發揮,對教學起到實在的促進作用。一方面,企業和高校應該從制度上進行有效管理,建立起相關的組織機構,搭建信息交流平臺。高校應該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選擇合作企業,保證合作企業的正規性。一般來說,經營管理規范、人員素質高的大中型企業往往能夠對實習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是校企合作的最佳選擇。在此基礎上,學校和企業應該共同協商,組建管理委員會,對校企合作的相關事務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合作項目落到實處。
另一方面,也要對教學過程進行管理,以確保教學質量的提升。按照項目管理的規范和原則,學校方面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樹立明確的教學計劃,督促學生完成實踐任務。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企業規章制度的教育,以免學生的活動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而企業方面則要在對實習現場的學生及其活動進行管理,安排適當的實踐任務,指導學生掌握工作方法,高效地完成學習計劃。教學過程的管理還應該形成書面的報告總結,只有及時接受反饋信息,才能解決好實踐教學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彬.淺析財務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教學模式[J].經營管理者,2012(04).
[2]才華.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24).
[3]趙文偉.校企合作視角下財務管理教學實踐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15(18).
[4]陳麗佳.基于校企協同創新模式的財務管理實踐教學整合[J].現代商貿工業,2015(22).
(作者單位: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