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建華
摘要:初中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重要科目,在學習和實踐工作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由于數學知識比較抽象,相較于其他課程難度大些。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創新,改善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創新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既強調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同時強調必須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強調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及終身學習的能力。而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導致數學是呆板、枯燥的學科,學生根本沒有學習興趣。筆者根據教學實踐,對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提出自己的觀點。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學生缺乏主體性。當前課堂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初中數學教師怕講解過程中學生不能理解,或者理解得不透徹,反復講解重點知識,留給學生的動腦時間很少,學生就像一個旁觀者無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加之數學公式、習題較多,學生認為課程很枯燥,無法集中精神,影響學習的積極性。
2、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現在的初中數學課堂幾乎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很少用到教學輔助工具,這主要是因為一部分學校缺少教學設備,無法用教學設備輔助教學;另一部分是學校教師怕麻煩,覺得沒有必要而不愿意用;還有一部分教師不會使用教學設備,故而放棄使用。當今社會飛速發展,教學設備越來越先進,學校教師在現有條件下應充分利用教學設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保障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3、缺乏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初中學校多安排語文教師擔任班主任,數學教師多是科任教師,擔負幾個班的教學任務,因此數學教師僅與學生在課堂上有交流。而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身心發展都很敏感,需要教師特別關注。所以,初中數學教師應多找時間與學生溝通、交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策略
1、掌握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和理念,明確新課改的發展方向
為了進一步發展初中的數學教育事業,首先就必須明確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和理念。學校是良好的新課程的執行基地,初中教師則是執行新課程改革的組織者和實踐者。因此初中的數學教師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國務院制定的《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及國家教育部制定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相關教育文件,做到正確地理解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切實掌握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明確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從而為培養新一代的優秀人才做好準備。
2、構建數學情境,提高學生積極探索知識的意識。建立數學情境,即初中教師可以根據數學課堂教授的內容,聯系初中生看待事物的眼界和以往學習的知識掌握度,把課堂教學內容建立成具有挑戰性、實際性的情境或者問題。我們知道,數學的基本知識是前輩們對生活的感悟和試驗結果,所以我們應該把數字知識廣泛地應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理論聯系實際,努力建設數學情境,將抽象的事物轉變為具體的數字或者字母內容,使其容易理解,以不斷地激勵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提高其探索知識的意識和欲望。
3、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方式。(1)尊重學生個性特點和差異。正如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一樣,初中生們也存在著個性特點和個體差異,其主要體現在不同的認知程度、不同的學習能力、不同的思維角度等。因此教師必須能夠充分掌握和理解學生之間的個性特點,滿足多元化的需要,以提高整體的學習效率。(2)重視初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方式。新課程改革的標準理念指出,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處理得比較和諧的教師才能稱之為優秀的教師。如果一個教師的教學知識很強,但是其不能處理好師生關系,那么他的課堂教學質量也不能達到最好。可見重視初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在課堂模式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4、不斷完善課堂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提高課堂效果。長期以來,初中課堂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為核心,采取獨白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的課堂模式并不能使課堂效果得到提高,致使在傳統的課堂模式下初中數學沒有得到較大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們應自我反思,積極實踐,對學生加以引導,從而使課堂氛圍得到改善,使課堂環境得到提高,使課堂效率得到加強。例如,在幾何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立這樣的一個題目:在三角形ABC中,D、E分別在AB、AC上,試設一個條件,使三角形ADE與三角形ABC相似?這種問題式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展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協調了學生的思維,營造了活躍輕松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新形勢下的教育模式,凸顯了初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初中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課堂效率。
5、加強對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的培養。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提高學生們對基礎數學知識的掌握、熟悉的同時,還要不斷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基本思想的認知,進而不斷提高學生對數學的運用能力。例如,當學生們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組的各種解法后,還必須將這種學習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之中,那么我們可以把這種應用問題用方程組的形式表達出來,列一組方程,利用解方程組的方法將未知數解決出來,這即是數學方程的基本思想。數學教師通過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思想的引導和教育,提高了學生探索未知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興趣以及學習數學整體知識技巧的能力。此外,教師還能夠開設一些數學趣味活動或者腦筋急轉彎,從多個角度指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問題,不斷增強培養學生的思維運用的空間和能力。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要想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必須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好學生的學習引導者,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揮主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云.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發展性學生評價探索[J].科技信息.2010(1).
[2] 張麗.淺談新課程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數學教研.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