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宇
摘要:本文主要講述初中生在英語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學生缺少正確的閱讀方法知道。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指導學生有目的地閱讀,在訓練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能力;閱讀技巧;語篇 意群
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其目的就在于培養和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通過閱讀,學生們可以廣泛地接觸到各種有用的知識,開闊眼界,增長才干;只有通過閱讀,學生們才會在掌握大量詞匯、句型基礎上提高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的興趣。所以,Geoffrey Broughtow 說:一個人學外語,如果不能直接到外國環境中去學習時,唯一的途徑就是閱讀。(轉引自楊秀珍的文章,見《英語研究論》第一集P88)由此可見,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在英語的學習中,很多初中生向我反映他們在遇到一篇英語文章時總是一無所知,不知從何處著手。我將他們的問題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詞匯量不足,被新單詞困擾。在我的教學中,我發現我的一部分學生看見文章的第一眼就被文章中的生單詞所嚇著了,頓時腦中空白,對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更是一無所知;
處理英語閱讀時,思路混亂。同時另一部分學生在面對一篇英語文章時,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開始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去讀,所以特別是每次考完試以后當我詢問他們的做題的情況時,他們總會很遺憾的告訴我,時間太短了,做閱讀題都花了很多時間,以至于后面的題目都來不及做完。
其次,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閱讀在英語學習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為學生的知識輸出做準備。在我們的教材中,閱讀一般在一個單元中的第二個部分。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對單元涉及的話題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他們需要有一篇文章來更詳細地了解相關的話題,從而獲得更多信息。這個部分是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的知識輸入部分,它和第三部分的語法部分一起為學生的知識輸出(即英語學習中做出對話出和寫出流利的文章)。詩圣杜甫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閱讀在學生的應對考試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閱讀題在中考的考題中一直占據著想到大的比重。換言之,如果學生想在英語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我們必須在教學中高度重視閱讀課的地位,加強學生閱讀部分的練習。
再次,正因為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針對以上所涉及的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所出現的問題,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對于英語閱讀在教學中的培養。
1、指導學生大量閱讀。初中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英語閱讀在老師的指導下才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要嚴格要求學生精讀教材內容,爭取全部熟練地朗讀和背誦重點句型和課文,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做到脫口而出。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帕默認為:學習語言是學習的一種的技藝(art)而不是科學(science)。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培養言語的熟巧和技藝上,模仿、重復、多讀、多講、多練。 其次,應注意指導學生廣泛閱讀面向初中學生、并且與教材閱讀篇章難易程度相當或略低于教材閱讀內容難易程度的課外讀物,以強化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得知識的動力。要讓學生在閱讀成功的喜悅中增加學習英語的興趣。第三,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閱讀,千萬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貪讀閱讀難度過大的讀物,以免勞而無功或挫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教學實踐中,牛津出版社的“書蟲(Bookworm)”系列讀物就是很好的輔助用書,學生既可以讀到有趣的故事,又可以學到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2、學習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教師應通過課文預習提問、講解課文或重點句型,指導學生做閱讀訓練等,教會學生正確、實用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授人以魚,莫如授人以漁。美國匹茲堡大學的William E Norris 認為,“不管怎么樣,既然我們的學生是有文化的,那么他們就不必去學習閱讀的過程,而是要練習閱讀外語-----英語的技巧。”(見馬俊明等譯《英語教師的藝術》P277)具體地說:一是要讓學生學會特別注意閱讀篇章中的人物(who)、時間(when)、地點(where)、事件(what)、數字(numbers)等關鍵詞語,以提高閱讀的目標性和效能;二是要訓練學生學會默讀閱讀材料,克服出聲讀的不良習慣,以提高閱讀速度。學生閱讀時,習慣發出每個單詞的音,即出聲讀,有時也表現在無意識的喉頭蠕動。任何一種都會影響閱讀速度和效率。所以在閱讀訓練時,可以通過進行限時快速閱讀來克服;三是讓學生學習和掌握以短語或句子等意群為單位進行閱讀的方法,避免以詞為單位不能快速閱讀或不能完整理解含義的現象。語言學家Harris (1966)指出,“語言并不存在一連串的單詞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聯系著的語篇中”。閱讀過程能否完成完全取決于對一個意群的理解程度,有些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達到正確理解單句的含義,但不能很好地抓住段落和全文的大意、中心思想,這樣則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到孤立的語言現象,而看不到其中的聯系和內涵。四是引導學生學會采用構詞法或根據上下文含義或利用插圖猜測詞義的閱讀方法,避免遇到生詞就查詞典而影響閱讀的連貫性和整體理解的情況。
在課堂教學時,特別是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時,我認為我們應該注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習慣帶著問題去閱讀,掌握并運用掃讀和跳讀的方法。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的英語閱讀的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的。而我的任務便是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培養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為知識的輸出做好準備。總之,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既要做到讓學生勤學多練,又要輔之以方法。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不但可以有效達到教學的目的和要求,可以使學生掌握有效、實用的閱讀技巧和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而且還可以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初中英語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英語教師的藝術》,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5.
[3] Nuttal Christine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London:Hein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 . 1982.
[4] 杜詩春.“認識和語言”,《語言教學和研究》,1990.3.
[5] 劉沖茂.《談談語篇水平上英語閱讀》,《外語界》,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