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 低年級識字教學十分重要,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閱讀訓練中識字,探討小學生的識字技能培養方法,使識字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識字教學 激發興趣 教給方法 識用結合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階段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對于枯燥乏味的識字教學很難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
一、激發興趣,喜歡識字
低年級的小朋友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勞。可通過激發興趣,讓學生主動識字,以提高識字能力,應從以下四方面激趣:
(一)游戲調趣、游戲識字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因為兒童喜歡模仿,表現欲強。利用游戲的形式可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如教“頭、臉、眼、耳、嘴”等,讓孩子指出自己身體的相應部位,邊指邊認字,讀得快、指得快要獎賞,讀錯、指錯要受罰。在游戲中讓學生自己學習,這樣既可調節課堂氣氛,又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識字能力。
(二)故事啟趣、孩子都是喜歡聽故事的,聽故事是他們的天性,編故事,講故事既可以豐富兒童的知識,又可以發展他們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不喜歡識字的孩子增強趣味性,認為識字沒那么枯燥乏味。編故事識字法可以激發兒童的創造智慧,促進他們創造性地學習。
(三)表演引趣、好動好玩是兒童的天性,根據這個特點,把識字訓練以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妙趣橫生的課堂表演成為學生邊說邊識字的載體。如教學《狼和小羊》一課,讓孩子們戴上頭飾,分別扮演狼、小羊,讓學生在夸張的動作、詼諧的語言、油稽的表演中感受識字的樂趣,使課堂氣氛活躍。小朋友們在輕松愉快其樂融融的學習氛圍中既豐富口語知識,又從中學到識字的技能。
(四)比賽激趣、在小組內開展說一說、練一練、動一動等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能激起兒童極大的參與興趣。小組進行識字比賽,如教“青”有關的形近時,我是這樣做的,小組學習我能行:“給‘青加上新的偏旁可以組成哪些新字,看哪組同學知道得多。”話音未落,小組同學討論起來,積極性頗高。不一會,黑板上就出現“請、清、情、晴、睛”,有一組學生竟寫出“倩”。比賽為孩子們搭建了鍛煉和展示自我的平臺,小朋友學習興趣濃厚,參與積極性高,不僅鍛煉識字能力,而且增強奮發向上的競爭意識。
二、教給方法,自主識字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方法遠比教給知識重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則是識字訓練的重點。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因素,由淺入深地提高學生的識字的能力。學生掌握了方法,識字的興趣、能力就會顯著提高,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有:
(一)找漢字規律歸類識字。由于兒童的認知少,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對相同的偏旁部首進行歸類。帶有同樣偏旁的漢字。在表達意義上有相同性,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識記具有同一偏旁的漢字。如,“禮”是“礻”,容易與“衤”想混,在學習“禮”字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說說它們的關系,然后讓小組學生討論為什么“禮”是示字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說出答案:是對人表示禮貌的。
(二)引導發現聯想識字。聯想識字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聯想、想象識記漢字。如學習“歪斜”的“歪”讓學生仔細觀察,看有沒有特別的發現,有發現說給小組同學聽聽,小組同學認為有道理就說給全班同學聽。一會兒就有小組同學舉手了,“歪”這個字上面是個“不”,下面是個“正”,“不正”就“歪”了。學生領會了其意,便很快記住了字形。引發學生聯想,難記的字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樂學、好學。
(三)巧用兒歌樂于識字。教學中根據字的形和義編兒歌,也便于識字。如:兩人土上蹲“坐”;一人門里躲“閃”;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巧用兒歌小學生樂于識字,充滿趣味的識字方法,讓課堂充滿盎然的生機。
三、識用結合,勤于識字
(一)從觀察中學會識字。教師要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鼓勵學生多識字,巧識字。如:一年級孩子剛入學,互相都不認識,老師就讓每個同學做一張名字卡片掛在胸前,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相互認識,多學習漢字,識字速度加快。
(二)從生活中學會識字。要讓學生從生活中日用品的標識、名稱和產品說明書的內容中,提高識字水平。讓學生遇到不會讀、不會寫的字,多問老師、家長;還可以從生活所見所聞中去觀察漢字,讓學生養成注重平時積累的好習慣,做到勤學苦練,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成為小學生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以教師的自我體驗生活感染學生,使他們在自我體驗中學會識字。
低年級識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解釋不僅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同時又學以致用。因此,低年級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開發學生身邊的漢字學習資源,幫學生找到在識字學習中的樂趣,使他們“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