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覺華
摘要:隨著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高中體育課程的內涵和目標也從單純的發(fā)展身體素質和提高技術擴展到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上面。當前,體育教師們積極參與實踐新課程的教學改革,努力倡導科學全面發(fā)展的育人理念,在選擇教材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手段、促進教學效果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本質并未被廣大體育教學工作者深刻認識。本文分析了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嘗試性尋求方法以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方法
一、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存在的問題
1、制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還不夠。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要讓學生各個擊破,逐步完成現(xiàn)定目標,然后實現(xiàn)最終。但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們對教學目標還存在認識、理解、把握還不夠的情況,制訂的教學目標也過大、過空、過高,這樣的情況還普遍存在。
2、組織教學內容不合理,不靈活,過分依賴教材。教學內容的組織包括教學準備與設計,是體育教師為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進行的必要的充分準備與合理的設計,不但保證教學行為的成功,還能保證教學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經濟而合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上課之前還不能充分的準備,也沒有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生理,對課程內容的熟悉度也不夠,以致于達不到最佳的教學狀態(tài)。
3、教師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教學缺乏因材施教意識。體育課堂有效性課堂教學中達到的效果是關鍵,學生應該學會什么,最后學到了什么是很重要的,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對學生應全面了解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體現(xiàn)學生之間的差異,促進學生共同打好基礎,同時實現(xiàn)有個性特長的發(fā)展,但在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老師們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一視同仁的教學,導致有的同學“吃不飽”,有的同學“吃不了”的現(xiàn)象發(fā)生,達不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4、教師對課堂教學控制不當,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機會和動力。就目前而言,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時比較隨意,教學生東西隨意,在處理練習、講解示范、休息的時間也比較隨意,有的老師讓學生自己從頭練到尾,中途只是旁觀,很少干預;有的課堂缺乏管理,學生想休息就休息,沒有達到課堂教學管理的基本要求。有的課堂老師實行滿堂灌,從頭到尾只有授,沒有學。這些都沒能給學生很好的學習機會,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
5、缺乏反思和創(chuàng)新意識。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反思意識,要求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持續(xù)地追問自己如何做到有效、如何做到高效,但是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對自己的教學缺乏反思和評價,有先進評價理念,但實際操作的卻很難突破,教學過程的反思缺乏持續(xù)性,教學過程是要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進行反思和評價,不能很好聯(lián)系學生實際,不能完全把握新課標實質,一味表面參照,缺乏創(chuàng)新。
二、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是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教學設計應該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理念指導下,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使學生樂于接受與學習,同時也能學到和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例如:教學設計上應圍繞主題,對那些單調、乏味、重復的教材進行改編,使之體現(xiàn)游戲性和競爭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
2、恰如其分的教學目標是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靈魂。教學目標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一節(jié)課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是導致體育新課程課堂教學各種形式主義的一個直接原因。 有些體育課,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比較籠統(tǒng)、隨意性較大,有的甚至不按教案上課,于是就出現(xiàn)了目標不完成和目標轉移等情況,直接導致了學生對教學要求大多數模糊不清,一堂課學下來不知道自己學些什么,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的寶貴時間,也使學生失去了上體育課的興趣和鍛煉身體的信心。 教學目標的制定應該明確而具體,便于操作,便于檢閱,讓人一目了然,使學生在學習時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同時也便于其他教師在聽課或檢查時看清楚你到底有沒有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所以說,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學目標是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靈魂。
3、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是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保證。選擇的教學內容,首先要有利于目標的實現(xiàn)。如在投擲實心球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正確掌握投擲時的揮臂動作,可以采用雙手拉皮筋前伸練習、擲軟式排球比遠、同伴間做牽引練習等學習內容;為了提高投擲時的出手角度,則可以用牛皮筋、標志桿等作障礙物進行練習;為了提高學生的力量素質,可以采用單、雙手拋、投實心球的練習內容。其次,要具有實效性。例如,好多老師在課的開始喜歡選擇一些游戲活動來調動課堂氣氛,為接下來的教學做準備。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游戲內容時,游戲內容應緊扣主教材,是主教材內容的前奏,能為主教材的教學起到輔助作用。
選擇的教學內容還要適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不同的水平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體育活動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階段學生在身體條件、心理個性、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也存在著個性差異。在選擇教學內容前,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學生體育興趣、愛好、態(tài)度、個性心理特征、實踐能力,將教學內容分解、分級,讓學生選擇練習,不一定苛求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嚴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4、靈活駕馭課堂是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根本。駕馭課堂的能力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關鍵。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學習方法的引領是有效教學的重點,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有很好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做到課堂上的“三有”即“有序、有趣、有味”,使學生盡可能在課堂上多學習一些知識,多掌握一些技能,多體驗一些成功和樂趣,將身體素質、運動技能、智力發(fā)展、社會和情感以及個性發(fā)展有機融為一體,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娟.淺談如何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雜志,2015,08:177.
[2] 陸正江.淺談如何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3,36:602-6.
[3] 韓昌松.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有效性的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視野,2013,23:2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