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瑜
摘要: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如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幫助每個學生的能力都能有所發展,這是每個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推動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的必然選擇。高中數學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應該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呢?以下筆者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學經驗。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數學;有效性;提高
引言
最近幾年,新課程走進了課堂,推動了素質教育的發展歷程。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知識經濟的來臨、課程教育改革的推動,促使不少學校的教學實踐和教學觀念出現了“脫胎換骨”的現象,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與新課程標準,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將所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跟隨時代的腳步,積極創新,實事求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全面能力
新課標中強調,要求教師從片面重視學生知識的傳授轉變到學生全面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從長遠的目標來考慮學生的發展,鼓勵學生學會獨立自主、積極探索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將滿堂灌教學轉為啟發式、引導式教學,重視學生知識和能力的雙重培養[1]。另外,數學是新世紀發展必須具備的文化素養和科學,除了要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還要了解數學發展的歷史,掌握數學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真實應用,了解當前社會中數學的社會價值,通過多搜集資料和聽老師講解,提高學生欣賞數學的眼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素養,進而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各項能力。
二、轉變師生角色,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新課標的實施中提出,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任何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的利益展開。教師應該轉變以往權威的形象,以師生平等對話的姿態,重新給自己定位。在日常的數學實踐教學中,要提倡學生個性自由發展,做好學生發展過程中的引路人。一方面,要做好課堂的組織者。一堂精彩的課堂活動好比一個舞臺,學生是主角,教師是負責設計、點撥或者指導,整個表演的過程,教師不必長篇大論,應該將學習、思考和表現的機會與時間留給學生;另一方面,要擁有一雙發現的慧眼。由于個人素質與外界環境的影響,每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表現的差異比較大,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為這些學生提供表現的平臺,以鼓勵的言行,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2]。
三、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突出重點難點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懂得隨機應變,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手法也要隨之變化。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比如在講授新內容時,主要采用講授法和演示法為主,通過列舉習題或者模型,向學生說明內容,在復習課時,主要是采取習題練習的方式。甚至有時候在上一堂課時會采用好幾種教學方法,我們的目標主要是“重在得法”,只要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采取的教學方法都是不限定的[3]。比如在講授“相似三角形”時,可以對學生說:“學了這節課,我們即使不上房但可以測出房高,不過河但可以量出河寬”。簡短的幾句話激起了學生的新奇感和強烈的學習愿望,一個個躍躍欲試,急切的等待老師解開“謎底”,求知欲旺盛,從而為整節課的順利高效教學打下了一個良好的情感基礎。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受到不少教師的青睞,不僅可以減少教師板書的時間,而且直觀性比較強,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也有著很大的作用,數學教師可以適當作為輔助教學進行引用。另外,在教學內容上,數學教師要提前做好備課工作,將本堂課要講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突出,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思考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發散性思維
數學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和總結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情況,靈活地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從不同的學習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時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4]。例如在講解“直線和平面的關系”時,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直線和平面有幾種位置關系?分別應當怎樣判斷?”然后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有了老師的引導,學生們的學習目標明確,同學們在激烈的討論過程中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有三種,直線在平面內、直線和平面相交、直線和平面平行;判定的依據是直線和平面的公共點個數,在平面內有無數個公共點,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平行沒有公共點。”同學們在合作交流過程中掌握了知識點,降低了教學難度,提升了課堂學習效率。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在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習興趣,從實踐過程中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總之,依據新課標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師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積極自主的參與學習探究,在實踐中不斷改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青.新課改背景下關于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05):37.
[2]楊希芹.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50-51.
[3]辛玉芳.淺談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5(07):128.
[4]盧艷華.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個途徑[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0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