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紅
摘要:如今,英語基礎和英語表達能力對人才在社會中的發展產生的影響無疑是關鍵性的,英語教學也成為了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小學和初中是學生們打下英語基礎的關鍵時期,對他們的未來學習和能力發展都產生著重要影響。但如今,由于小學和初中的英語教學銜接不足,導致學生在步入初中后很難順利學習,許多學生也因此逐漸放棄了學習。解決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刻不容緩。本文就分析了現階段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幾點問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對策
引言:
小學生和初中生在生理、心理、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異,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也有很大不同。初中教師如不能對于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采取特殊的教育手段,做好他們在心理、生理和學習等方面的銜接,將會嚴重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效果,甚至會導致一些在小學階段基礎能力較強的學生逐漸放棄學習,影響他們的未來發展。
一、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
(一)教學內容的差異
與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內容相比,初中需要學生掌握的詞匯量、語法知識增多,學習任務量增大,還處在松懈學習狀態的小學生很難快速的適應高強度的學習,難免會產生抗拒的心理。許多基礎本就較差的學生更是難以跟上教學的進度。
(二)教學方法的差異
小學階段的教學考慮到了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教師會更多的采取一些趣味化的教學手段,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說是樂趣十足。但步入初中后,教學任務繁重,知識量大,教師緊鑼密鼓的開展教學,沒有了多樣化的活動和趣味化的課堂。對于這樣的轉變,同樣需要學生花費時間來適應。
(三)學習時間上的差異
小學階段的課后學習任務較少,學生基本可以通過課上的學習掌握重點知識。但由于初中階段的知識量增加,教師布置的課后學習任務較多,學生需要在課下花費更多的時間,需要脫離對教師的依賴自主學習,這對他們來說無疑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1]。
二、解決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對策
(一)做好教學內容的銜接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小學生在畢業時應該達到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的第二級,即: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樂于了解異國文化、習俗。初中生在畢業時應該達到綜合語言能力運用能力目標的第五級,即:有較明確的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聽懂教師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并參與討論;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種話題與他人交換信息并陳述意見;能讀懂供7~9年級學生閱讀的簡單讀物和報紙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能根據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并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總結學習方法;能利用多種教育資源進行學習,進一步增強對文化差異的認識[2]。從以上不難看出銜接問題的切入點是教學任務和教學方法的銜接。小學英語教學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說方面的能力,教學內容通常為簡單的日常情景功能對話。到了初中,學生從語言的積累階段進入語言的擴展和使用階段,內容逐漸復雜,難度隨之增大。因此,中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把握教材編寫意圖,互相熟悉教材內容,把握教材體系的內在聯系,確定教學銜接的銜接點,為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提出可靠的保證。筆者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認為應將銜接的重點放在小學高段(五六年級)和初中起始年級(七年級為主)。可將初一教材和小學階段教材中機械重復的部分進行整理編排,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加強或跳躍教學。
(二)做好教學方式的銜接
小學生好奇心強,好動,好玩,為了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師經常利用游戲、唱歌或者表演等形式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當學生升入中學后,英語課上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基本沒有了,教學方法轉化為以分析和講解為主。因此,習慣了小學英語“熱鬧”課堂氛圍的學生在剛進入中學時會覺得英語課枯燥、乏味,逐漸失去了興趣[3]。因此,小學教師應適時地安排些看圖說話,值日生匯報,或free talk的一些話題,布置一些必要的口頭、筆頭作業,注重音標、拼讀規則訓練和語感的培養。平時教育學生要做好預復習工作,養成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初中教師應盡量像小學教師那樣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運用游戲、卡通圖片人物、唱歌等有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初中教師應想方設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英語的教學方式,注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開展活動教學,倡導參與體驗。
(三)做好心理層面的銜接
由于中小學英語在學科地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會產生一系列心理層面的問題。我們發現大多數孩子都能適應從小學到中學的英語學習這個跨度,但部分學生由于教材難度驟然加大,加之詞匯等設計內容和語法知識點的增加會一時難以適應,從而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教師要創造寬松友好的課堂英語教學環境,注重情感教育,講究教學藝術,用真誠的態度和虛心好學、嚴謹治學的行為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的心理障礙。課堂上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多給學生表揚,少給學生指責和批評,及時鼓勵學生的成功,耐心誘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順利過渡,防止兩極分化。
三、結語
總之,為了使中小學英語教學能夠順利地銜接,中學教師一定要合理使用初中英語預備課程,扎實英語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同時中小學教師之間還應相互聽課,相互學習,共同探討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途徑和方式,這樣才能使學生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順利完成英語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仲陽,湯全武.巧設游戲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1:221+228.
[2]歐貴華.論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銜接問題[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3:126+222.
[3]張菊英.新課改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探究[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3,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