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海燕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在適應現代的教學要求。對于之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來說,老師只是單純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缺乏獨立的思考空間,并且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老師之間都缺乏高效的溝通與交流,這就造成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較差,缺乏學習的熱情。所以為了改善這種教學的狀況,就必需豐富現有的教學方法,使其適應現代學生的學習狀況,促進學生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本文以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為中心進行深入地探討,以期借鑒。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數學;課堂應用
引言: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要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的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的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更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時還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進而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學習的必要性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我們不難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學生們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的在組內進行研究和解決,使學生們得到收獲知識的充實感,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這對于一些性格較內向,不善于老師交流與溝通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他們可以在進行小組討論時,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斷的強化自身的知識水平和交流能力,這對于學生們的今后學習與生活也有著重要意義[1]。小學數學課堂之中有很多的問題不是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所以這就需要借助小組的力量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要與其他成員進行合作,進而使學習過程能夠順利完成。
二、當前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被動進行合作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出的討論話題往往使學生不知從何入手,結果學生被動進行合作,導致學生進行獨自思考,沒有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使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2、分組合作時間有限
教師在課堂運用小組合作時,事先并未進行充分的準備,結果導致學生剛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或還未完成討論,課程的時間就結束了,從而限制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3、合作學習不深入
學生在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時,由于理解不夠深入,在討論交流時都各抒己見,沒有明確的討論目標,最后導致意見不統一,未取得討論的效果。
三、小學數學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1、結合學生特點,合理進行分組
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時,首先要充分的、全面的了解每個學生的真實水平,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優缺點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2]。每個學習小組人數一般在4-6人,并不定期的根據學生的變化調整小組成員,進而保障小組之間的能力平均。分組后,教師在每個學習小組中選出一名組長,幫助教師布置任務并管理小組成員。再根據小組成員不同的特點進行分工,發揮每個人的優點,使全體成員都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的必要前提,更是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有力保障[3]。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打造優質的發展平臺,幫助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進而取得數學課改成效的事半功倍。小學生在合作中會提出不同觀點,這就證明了學生是在積極思考的,良好的氛圍啟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多種想法產生激烈碰撞,有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提高。如學習《多位數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給出學生題目,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獨立的思考,這樣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自身的獨立思考想出解決方法,然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這樣每個人都可以交流自身想到的解決方法,還能調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加強老師的引導作用,給以學生適當的鼓勵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避免小組合作流于形式,既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又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所以在老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時要給予學生們適當的引導和鼓勵,幫助學生們建立學習的信心和興趣[4]。如在講“認識長方體以及正方體”這一章節內容時,老師要對學生們列舉一些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幫助學生們正確的認識這個概念,進而使后續的課程能夠正常進行[4]。另外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及時糾正學生們認知的錯誤,避免學生形成不良學習習慣,并且對于一些敢于把自己想法表達出的學生要予以肯定和鼓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建立健全小組間的評比機制
為了增強小組之間和凝聚力和小組間的競爭精神,建立健全小組的評比機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老師通過小組間評比的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可以大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的三視圖時,老師就可以讓小組派出代表進行組間競賽,組員可以在下面為參加比賽的同學出謀劃策,這可以提高小組內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間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時老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帶上具體的實物來讓學生進行觀察,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直觀明了的看出圖形的三視圖究竟是如何得到的,因為在課堂上讓每一名同學上前參觀圖形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小組中選出代表來進行觀察在給組員進行講解,這樣每組的同學都可以對圖形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這有利于促進小組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不斷的進行探索和完善,逐步的達到質變,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興強.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1):93-94
[2]隋洪星.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30):70-71
[3]潘麗.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60-61
[4]張擁軍.淺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2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