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成海
摘要: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畢業生實踐學習和理論教學鏈接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做好畢業生集中頂崗實習工作是提高畢業生實踐和理論水平,關系到學院的發展與規劃。因此做好高職畢業生集中頂崗實習工作,能夠使學院和企業無縫對接,更能使高職院校、畢業生、企業實現三方共贏。
關鍵詞:頂崗實習;跟蹤調查;合法權益
畢業前頂崗實習階段,實際上是畢業生走向職場前的一場大練兵,頂崗實習單位為實習者提供了進一步學習的機會,如何充分利用并順利度過這段日子,不但對校企雙方能否實現共贏,特別還對廣大畢業生能否順利步入職場及如何在職場中如魚得水尤為重要,但是經常由于教育不到位、管理欠缺、機制不夠完善或學生閱歷不夠、經驗不足、認識不清等問題導致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發生的事情出現,對學生、企業和學校都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是傷害。我作為在一線從事就業工作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從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企業人事部)和高職院校就業管理者的角度來說,通過對此現象的觀察進而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高職畢業生在進行頂崗實習前后注意的一些問題
1、高職畢業生應當認識頂崗實習并理解其多重的積極意義
(1)頂崗實習是學校安排在校學生實習的一種方式,它不同之處在于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雖對學生能力能夠起到很大一定程度上的鍛煉,但具有很大的挑戰性,畢業生即將要離開校門,基本獨自面對社會,這一和校園差別迥異的陌生環境。
(2)畢業生要面臨著找工作,面對自己專業知識、工作技能的儲備,更要面臨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與關系的處理等考驗。在短時間內一系列的角色轉化,陌生帶來的一系列壓力等使得很多人煩不勝煩。對即將走向頂崗實習的學生來講,首先對頂崗實習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3)頂崗實習不但能為我們高職畢業生提供了提前熟悉企業、工作及崗位的機會,更為學生們增添了新的就業渠道。因此,不但要認清就業形勢,還要樹立危機意識,正確定位自己,正確處理好就業、擇業及創業的關系。
2、高職畢業生應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學會保護自己
由于當前高職學生一直是生活在一個受到保護的安全小家園,學生普遍涉世不深、閱歷較淺,安全意識普遍淡薄,防范心理不強,因此容易上當受騙。為此,我們高職畢業生在頂崗實習單位及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都應繃緊安全弦,還因為離開了原有大學的群體生活,面臨一些原本不是問題的問題,比方找住房、單獨居住、合租、住房水電、工余的吃飯問題,等等,這就要求我們頂崗實習的學生注意人身安全、財產安全、飲食安全,更要注意職業安全,防止在尋找單位和住房等的過程中誤入傳銷及詐騙圈套,要經得起假想的金錢、虛偽的溫情等的誘惑和考驗。更要在工作過程中加強學習和防范,樹立安全意識,科學工作,有效保護自己,避免工傷,要有“我不傷害別人,我不被別人傷害”安全意識。
3、畢業生要主次分明,既要有長遠眼光又要有戰略思維意識
(1)通常我們經常說“選擇大于努力”說的是我們要找準方向再努力,雖然要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但不能因為工作而工作。在頂崗實習之際,自己一定要認真想一想,找工作的目的何在?搞清了再決定到底找什么樣的工作。不能為找工作而找工作,像無頭的蒼蠅似的毫無目的。特別是看到其他同學紛紛踏上崗位之際,自己的工作還無著落的時候更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甚至于病急亂投醫,找到一根稻草都當金條。等實際上崗了才覺得反差太大,做不了幾天就想離職,給工作雙方都帶來被動,更給學校形象帶來不利影響,使今后的校企合作陷入被動。
(2)要清醒地認識到:工作應當是為我們的理想、職業發展服務的,是我們實現目標的手段和工具,切不可隨波逐流,更不可稀里糊涂讓工作左右我們,這樣就本末倒置了。
二、高職院校如何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建立長效合作機制至關重要
以我院為案例,我院畢業生頂崗實習主要以校企合作推薦就業為主體,自主擇業(自主創業、參軍入伍、及政策性就業)為補充的就業體系,這就要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尤為重要。開展畢業生跟蹤調查,實質是學校與用人單位的一種交流。通過不斷交流,可以與用人單位建立起長期和更大范圍內的合作。
1、首先,學校通過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聯系后,可以嘗試與用人單位簽訂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了解企業一線業務,了解所學技能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其次,由于企業與學校之間具有互補性和互利性的關系,又以畢業生為媒介,這就為企業與學校之間開展更大范圍內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如進行校企合作、定向培養、冠名班等合作、開展進修培訓教育等,為構建開放的職業教育體系打下良好基礎。
2、除此之外,做好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工作,也體現出學校負責的態度。通過這項工作,可以不斷擴大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同時也為不斷擴大就業渠道和就業市場打下基礎。院系做好畢業生就業跟蹤月度臺賬,有力地參與了學生和企業間存在的問題在短時間內得到有力解決。
三、如何保護畢業生的合法權益,學院相關職能部門和專業系應加大宣傳和規范簽訂頂崗實習協議書
高職畢業生剛步入社會后,更多的是學院上崗前上一場企業“勞動法”至關重要,健全校企合作機制,規范實習協議的簽訂,明確三方責、權、利,防患于未然。一般而言,實習生由于未畢業,尚屬于在校生,到實習單位進行實習屬于短期的勞動技能培訓或實踐。雖然也領取部分報酬,但實習生與被實習單位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因此不適用《勞動法》的調整,因而要參照《合同法》等相關規定來處理。如果未簽訂實習合同,實習生在用人單位實習時受到傷害,僅能按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由實際侵權人承擔責任,如被實習單位在實習生實習時未能提供足夠的勞動安全保護的,實習單位應當承擔相應責任,對如因實習生所在學校未盡到安全管理責任或選用的實習單位不具備安全生產資質的,實習生所在學校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當然,對即將參加頂崗實習的同學要認真思考,轉變觀念、增強崗位意識、積極努力增加工作經驗,不能輕易放棄。對企業來說,員工的知識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擁有兢兢業業的專業精神更加可貴。現在的大學生心理浮躁是普遍現象,一部分人留不住是意料之中;雖然企業亦存在各樣的問題,但我們高職畢業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還應該多學習如何妥善處理人際關系,如何加強團隊合作,如何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存在問題的企業是不存在的,正是因為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去解決,才需要人才,現在企業最關注、最需要的還是具有愛崗敬業態度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勞動合同法》、《勞動法》 學院圖書館
[2]《穩定就業、促進就業政策匯編》,南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2009-06
[3]《關于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問題的幾點思考》,機械職業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