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麗
摘要:語文老師要愛語文,善讀書,樂寫作。語文老師要有自己的思想,努力為學生創造大語文的環境。
關鍵詞:語文素養;愛語文;善讀書;樂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44-01
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一直都是困擾語文教師的一個難題。然而,寫作能力又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是語文教學的落腳點。學生習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他們語文素養。但是怎樣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呢?
1、語文老師要愛語文,善讀書,樂寫作。
2、語文老師要有自己的思想,努力為學生創造大語文的環境。
先談第一點:語文老師要愛語文。在我看來語文是一個浩瀚的海洋。陶醉其中,你的心智會得到開啟,心靈會得到凈化,情感和思想會得到豐富和升華。一名語文老師喜歡語文這一學科,他才會津津有味的上課,這種樂在其中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學生,讓學生覺得去破解一個生字,一個生詞,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事,而是一次快樂的破謎游戲;而閱讀一篇文章,弄清文章主要內容,理清文章內在線索,則是一次有趣的探險;完成一次口語交際、一篇習作則是進行了一趟生命經歷的行旅。我愛語文,我每天都是帶著這份愛的激情走進課堂。日積月累,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這種濡染中自然而然地提高。
說到善讀書,我認為語文老師必須善讀書。"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會發現,現在有多少新詞匯、新思想都是與時代同時誕生的。我們要想走近學生,贏得他們的尊重和喜歡,我們必須多讀書。我的做法是,自己讀了書,還要與同學們分享。好的文章利用自習時間讀給他們聽;好的段落摘抄在黑板上,讓他們也積累下來。而且我倡導不光讀作文書,一些人物傳記、歷史書籍、名家著作都廣泛涉及。 老師對讀書的推崇熱情,會讓學生終生受益。
說到樂寫作,我覺得語文老師要經常練筆,多寫一些下水文。
第二點:語文老師要有自己的思想,努力為學生創造大語文的環境。舉例來說,我們語文版的教材,每個語文樂園中的習作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口語交際活動緊密相連。精心準備精心組織一次活動,讓學生融入其中,然后根據活動進行習作,在此背景下產生的習作必定洋溢著學生的真情,收到預約的精彩。如果我們怕浪費時間,或不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口語交際或組織的活動流于形式,走走過場,那么在此背景下產生的習作肯定是空洞的,或者到處抄襲范文,學生的習作水平是不會提高的。
雖然新課程對學生的習作提出了"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的思想。但是我認為一味的放任自流學生是寫不出好作品的,適當的習作指導很有必要的。因為小學生畢竟閱歷淺,知識儲備還不夠,寫作技巧也較弱。因此,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習寫作技巧。
在讓學生寫一篇關于介紹我自己的文章的時候,孩子在介紹自己的外貌時總會出現類似的句子:"我有一頭卷發,有一雙不大不小的眼睛,有一個大大的鼻子,有一張小小的嘴巴。"學生不知道如何去寫外貌,怎樣才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去寫?于是我在課堂上試著讓他們在寫外貌時不用"有"。我設計了一個游戲"找不同"。請李昂和邵奕逍兩名同學與我配合,讓其他孩子找他們外貌上的區別。當這兩名學生站在講臺上時他們哈哈大笑,我笑問:"為什么笑?"
生1:"李昂太胖了,邵奕逍太瘦了。
"師:"你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找到了一處不同。誰能抓住李昂'胖'這一特點進行描述。
"生2:"李昂長得非常胖。
"師:"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盡量不要用'非常'和'很'這樣的字眼,要學著把它寫具體。
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空中沒有一絲云彩,頭頂上一輪烈日,沒有一點風,一切樹木都無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里。這樣即把熱寫具體還把文章寫長了。誰能再來描述一下他的這一特點?
"生3:"他站起來就像一堵墻擋住了我的視線,我使勁側著身歪著頭才能看到黑板。
"……師:"李昂與邵奕逍比還有什么不同?""李昂的眼睛很小。""能把'很'這個字去掉嗎?說得更具體些。""他一笑起來幾乎看不見眼珠,整個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就這樣引導學生找不同練習把人物外貌說具體。學生再寫出來的句子就精彩極了。"一頭卷卷的黃頭發上扎著一個紅色的蝴蝶結,我的眼睛水汪汪的像葡萄一般,非常迷人。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在一起,使我看上去特別漂亮。"莎士比亞說:"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每個學生的內心都渴望得到陽光,渴望得到賞識。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評價一個學生時,要竭力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這樣才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我所帶的班有這樣一個男孩:他很聰明,但經常惹是生非。一次練習課上,他認真練習的狀態被我捕捉到了。我走到他的身旁,輕輕地對他說:"你很認真,字也寫得很工整。"這句話讓他很震驚,也很感動,從而獲得了一種信心和力量。以后,他偶爾還會惹是生非,但他在慢慢改變:變得愛寫字了,做作業越來越工整了,而且也愛學習了,有時還跟同學共同探討習題。我經常設計一些問題讓他回答,然后進行賞識性的評價:"哎,你有進步了!""你真棒!"這些話激勵著他,他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21世紀是一個繼往開來,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新世紀。新的世紀賦予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要培養全新的、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因此教師必須要有淵博的知識,才能肩負時代的重任,才能培養出具有新視野的一代新人 言教不如身教",良師首先要"正人先正已","德高為范"嘛。教師不僅要能給學生"講道理",更要給學生"做樣子"。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既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道德理論教育,又要重視指導學生的實際鍛煉,這就是知行統一原則,教師必須克服言行不一,甚至言行相反的壞習氣,如說假話、說空話、說大話、說套話、只說不做等。教師要以身作則,把言傳和身教結合起來,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積極履行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如果教師言行脫節,學生就不會信服,也不會去行動,甚至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良師要模范執行學校的規章制度。例如:要求學生穿著大方、整齊,我自己在衣著上十分注意,始終保持教師穿著的在方、得體;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自己一定準時到達。這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無不在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
總之,教師要有敬業奉獻精神,學高身正、為人師表,深入了解學生,才不失一位"良師",也只有這樣的良師才會成為學生真正的益友。
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無疑是重要的,作為語文老師不僅要愛語文,善讀書,樂寫作,還要有自己的思想,努力為學生創造大語文的環境。讓孩子們學會閱讀,為他們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努力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教會他們閱讀的方法,讓他們體驗都閱讀的快樂,然后在閱讀的基礎上,讓孩子們學會表達,把心中的話說出來,寫出來,在這樣一舉三得的方法中,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