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建廷
摘 要: 在初中教學中數學是極重要的學科,指導學生學習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性數學知識,還要積極引導和啟發學生,使其主動思考與提問,找到問題解答思路與方法,打破傳統教學中單純教師灌輸的模式。“導學互動”模式的應用能強化初中學生學習意識,滿足當前社會發展需要,更好地推進新課程改革。本文就“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闡述分析。
關鍵詞: 導學互動 初中數學 教學應用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和思維能力是極為有力的,加強教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教師的“導”更好地指導學生“學”,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模式的形成。數學是邏輯性、實用性都比較強的科學,需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方法,使教學效果得以鞏固。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意義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有助于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依據學生特點科學地設計教學,依據學生實際需要保證數學教學順利推進,將數學教學活動與學生興趣愛好相結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1]。
如學習“相交線與平行線”時,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如提問學生生活中哪些是相交線,哪些是平行線,通過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近的案例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強化學生的數學能力。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在數學學習中更好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找到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數學教學重難點得到有效解決,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學習過程,通過數學運算,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實際能力。數學探究能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學生今后學習與發展是極有利的。
如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為了讓學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變形及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練習,如A、B兩個年級共有95人,語文成績表達平均標準的占60%,如果A年級的達標率為50%,B年級的達標率為70,兩個年級各有多少人?通過問題的提出使重難點得到有效解決。
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氛圍
學習環境氛圍對學生學習有極大影響,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更好地參與數學課堂學習,如果課堂氛圍不好,學生注意力就會分散,無法實現良好數學學習效果。“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通過小組討論使學生學習思維得以發散,強化思維創新能力。
初中數學知識復雜性強,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師教學時需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加強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學生知識水平及理解能力是存在差異的,對問題的理解認識不同,學生之間的交流能使學生學習思路得以拓展,學生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2]。團結協作能力是極大的,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對數學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使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關系,避免學生在教師面前的拘束感,使課堂氛圍真正活躍起來,實現高效數學教學。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導綱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可以預習數學知識,對數學教學全面了解,提高學習效率。設計導綱時[3],需要依據學生實際水平進行,保證導入問題的質量水平,使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依據課堂教學內容重難點指導學生依據導綱自學,學生自主學習時將遇到的疑難問題標記,在課堂上聽課時使問題有效解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如在學習“一次函數”時,利用問題導入,就函數概念復習向學生提問,讓學生小組回答,答對的獲得積分[3],使學生主動思考,并做好導綱自學。然后讓學生自主學習,將導綱展示給學生后,讓學生自主學習,如函數的概念、圖像特點等,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就會有明確的方向。
3.為學生創設創新性問題情境
初中數學知識具有很強邏輯性,相比于其他學科而言,數學知識學習更枯燥、乏味,很多初中學生對數學學習會產生厭倦、畏懼的心理,因此數學學習效果并不好。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方法進行,讓學生融入情境中,使課堂教學更具趣味性,促使數學教學效率得到提升。教師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時,應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問題創新性,使問題情境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如學習“等腰三角形”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問題情境:“老師不小心將一個等腰三角形的玻璃板弄破了,只留下底邊和一角,怎樣才能把這塊玻璃拼好呢?”[4]學生的探究興趣馬上被激發,紛紛動腦思考討論,給出很多答案,然后在教師與學生的努力下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4.課堂問題要注重梯度性
初中階段數學知識難度是逐漸遞增的,知識點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知識點難易程度提出問題,并注重問題梯度性,使學生積極學習,讓學生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學習數學知識。
如學習“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向學生提出:“m(c+d)=mc+md,若是用(a+b)替換m,則結果如何?”[5]讓學生自主研究這一問題,使教學重點得以引出。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知識點,然后對課前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并提問:“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計算方法是什么?項與項相乘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通過問題的梯度性,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分析問題,使數學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順利實現。
5.布置多樣性的數學作業
作業是為了更好地對數學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鞏固,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對作業的布置提出較高的要求,注重作業的多樣性。通過靈活的作業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可以設置鞏固性作業,使學生記憶理解加以鞏固。如學習“三角形全等判定”時,可以讓學生探究兩個三角形中有兩條邊對應相等和非兩邊的夾角相等,那么兩個三角形全等嗎?通過作業的布置,讓學生對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有深入的理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教師及學生發展是極為有利的。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能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使教師更積極熱情地投入工作,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積極融入數學課堂學習中,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思考空間,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與創造性。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教育人員進一步探索和完善,更好地推動初中數學進步。
參考文獻:
[1]曹文營.試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0:111-112.
[2]黃慧群.“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05:119-120.
[3]陳澤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6,01:9+11.
[4]申道明.“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01:96-97.
[5]張勤.試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21:7-8.
[6]戴巧.“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