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玉
摘 要: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培養一代“四有”新人,只要善于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就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成為有益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
關鍵詞: 中等職業學校 思想教育工作 四有新人
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帶來經濟、政治領域里各種思想的強烈碰撞,尤其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無論是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還是心理狀況、行為方式都受到深刻的影響。因此,在當前漸進改革的推進時期,重新思考中職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將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需要研究和實踐的問題,我結合幾年來的工作經驗談談自己的體會。
1.加強國情教育,努力培養“四有新人”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年齡大多在16歲~20歲,是人生觀、世界觀和思想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思想可塑性比較大,對人生價值的取向、道路的選擇、品德的形成,往往在這一時期做出定向。因此,中等職業學校的思想教育應起到打基礎、定方向、邁好步的作用。
1.1進行國情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增強民族意識和民族責任感。
現在的一些學生由于涉世不深,實踐經驗較少,不大熟悉我國國情和勞動人民奮斗的歷史,加之目前社會精神生活方面還存在很多不利于他們品德提升的因素[1],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一些領域道德失范,導致一些學生認為勤勞儉樸、艱苦創業已經“過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滋生,黃賭毒等丑惡現象沉渣泛起。為了克服這些缺點,必須組織學生學習中國古近代史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國情,深入基層了解工農業及社會,了解我國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使它們從人民群眾身上汲取營養,樹立勤勞儉樸、艱苦創業的思想作風,并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民族責任感,樹立報效祖國的志向。
1.2進行理想和信念教育,使學生更加堅定社會主義方向。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人們的視野開闊了,面對世界發達國家的高度物質文明,一些學生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現狀感到失望,對社會主義的前途信心不足,甚至有些學生認為共產主義難以實現。因此,在新時期學校更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制度,堅持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人生觀教育、鄧小平理論教育、黨的基本路線教育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教育,了解國內外形勢,使他們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的前進步伐,認清形勢,明確奮斗目標,增強信心,激勵斗志,確立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更好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同心同德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1.3加強學生的培養“四有新人”管理工作。
加強學生的管理,是思想教育落到實處的保證。為此,學生一進學校,就必須對他們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與紀律的教育,以使他們形成有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品質[2]。懂得現代文明生活的方式,自覺地遵紀守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2.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工作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與普通高中生情況有所不同[3]。無論是教學任務、教學內容,還是教育的對象,差別很大,大部分學生是進不了普通高中才到中等職業學,學生的整體素質較低,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一直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長大,沒有吃過苦,沒有受過挫折,加上有些父母溺愛子女,從而使他們養成不良的習慣。這些都給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為此,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2.1對良好家庭環境的學生要不斷進行奮發向上的教育。
這類學生在家是好孩子,在校是好學生。但是由于他們受到的表揚多,批評少,久而久之會使一些學生產生特殊心理:自尊心強,有驕傲情緒,接受不了別人的批評,經不起失敗和挫折。對于這一類學生,我們必須教育他們一分為二地看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又要看到的不足,取別人之長補己之短,以完善自己;懂得學海無涯,知識無限,學習永不自滿;還要對他們進行“挫折教育”,使他們懂得在成長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經過一番努力,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2.2對獨生子女家庭的學生要進行自立自強教育。
一些獨生子女由于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之下,生活上的事基本都是由父母包辦代替,無憂無慮。進入中等職業學校之后,不少獨生子女學生面對學校生活一籌莫展,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不懂得生活的規律……一句話,不會料理自己的生活。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應該抓住各種機會,通過各種途徑和各種方法,教給學生基本的生活知識,如入學報到、軍事訓練、生活知識講座和個別指導等。特別是軍訓作為新生入學的第一個教育環節,我們應該牢牢抓住這一機會,讓學生從進入中等職業學校的第一天起,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丟掉父母包辦代替的拐杖,自己學著走路。
2.3對富裕家庭的學生要進行勤勞儉樸美德和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教育。
自改革開放以來,有部分人已先富起來,家庭財富日益增多,但無暇顧及子女,對子女百依百順,嬌生慣養,過分溺愛。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長大的學生,追求物質享受,沉迷于五光十色的消費活動,像上舞廳和卡拉OK廳,打桌環境球,玩電子游戲機,甚至打麻將、上賭場,無心向學。對于這類學生應該反復進行勤勞儉樸和艱苦奮斗傳統教育,還可以帶他們到貧困地區搞實地調查,讓他們親身體驗勞動人民的勤勞節儉和艱苦奮斗精神,使他們懂得國家的繁榮是靠艱苦建設,家庭的興旺是靠艱苦創業,個人的成才更需艱苦努力。
2.4對破碎家庭的學生要進行正確對待人生的教育。
所謂“破碎家庭”,是指父母離婚、再婚或父母一方死亡的家庭。對這些學生則需要多用愛心彌補他們受到創傷的心靈,無論是生活上、學習上還是思想感情都應做好這點,使他們感受到溫暖,還要教育他們正視現實,懂得人生并非完美無缺,積極創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3.講究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增強實效性
當前,中職生由于受社會和家庭的影響,加大了學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難度,做好這一工作,關鍵要有正確的方法,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身教與言教相結合的原則。
加里寧曾說:“要知道,教育者影響受教育者的不僅是所教的某些知識,還有他的行為、生活方式及對日常現象的態度?!盵4]說明教師只有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其良好品質才會在學生的心靈上潛移默化。因此,教師應當利用一切場合和機會向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這樣才能用實際行動啟發教育學生。
3.2堅持表揚與批評相結合的原則。
表揚是對學生正確的、良好的思想和行為的肯定和鼓勵[5],它從正面肯定了學生思想和行為的積極因素,同時,對其他學生也是具體的、實際的教育。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力武器,善于挖掘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及時地給予表揚,同時對不同學生的錯誤和缺點給予必要的批評。
3.3活動教育法。
主要是指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以更好地將教育管理的意圖滲透到活動中,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寓教于各種活動之中,取得良好工作效果的一種方法。演講活動、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參觀現代企業、名勝古跡和各種紀念館等,是最受學生歡迎的。通過這些活動可使學生的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受到啟迪。
3.4說服教育法。
這是思想教育工作中運用最廣泛、最普遍一種方法。它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對學生施加影響,以達到思想教育工作目的的一種方法[6]。采用說服教育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分散的、個別的說服教育。這種說服教育要做到充分、有理。特別是在教育犯錯誤學生時,要充分說清道理,要有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嚴肅認真的態度。二是集中的、普遍的說服教育。這種說服教育要把大道理和小道理結合起來,把正面與反面結合起來,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7]。
總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培養一代“四有”新人,只要善于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就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成為有益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元利蘭.試析新時期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J].岱宗學刊,2005,(3):94-95.
[2]許立俊,李海艦.關于優秀運動員理想、道德、文化、法紀教育的探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124-125.
[3]王輝玲.吉林省“十一五”期間中等職業教育規模發展的研究[D].吉林:吉林農業大學,2007:1-6.
[4]唐莉.對網絡時代強化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0:1-9.
[5]王如娟.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5,2007:1-7.
[6]潘靜.思想政治教育說服教育法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1-11.
[7]武雪蓮.塑造“四有”新人與高校德育[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1(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