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
摘要: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人們對于教育發展也更加關注。其中,學前教育作為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而且對國家文化事業的發展也具有推動作用,在學前教育中,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作為學前教育的基礎,是現階段各教育機構所必須注重的問題。因此,學前教育教學改革要求各幼兒園提高對學前教育兒童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視,推動學前教育教學的改革,保證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培養;學前兒童;口語表達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48-01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只關注衣食住行,而是對教育的發展方向更為關注,學前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道路有巨大的影響。兒童口語表達能力教育是學前教育的基本構成部分,對學生全面發展培養有正面意義。現階段在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下,各幼兒園對學前教育教學改革進行了重要改革,并使學前教育教學得到長足發展,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本文就現階段學前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作分析,希望對解決學前教育教學中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1.利用教室墻壁作為學生的口語表達的樂園
有的教師覺得教室的墻壁應該是雪白的,一塵不染的。這樣才能體現出孩子們學習環境的干凈、整潔、優雅。其實,我覺得環境的優雅主要靠保持室內、外衛生,窗明幾凈來體現。而教室的四壁應該是孩子們接受知識的又一片沃土,要讓孩子時刻置身在寬敞明亮、知識豐富的環境中,讓孩子們時時刻刻感受到知識的熏陶,這樣有意識地培養對孩子的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覺得教室的墻壁,是孩子們的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天賦能力得以發揮的廣闊空間。我經常利用墻壁,訓練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時候貼一些風景畫,讓孩子們說說簡單的風景,談一談假如自己置身在這樣風景優美的地方心情會怎么樣?有沒有想到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去這樣的風景優美的地方去游玩?同時,教師再介紹一些景物,并且簡單地介紹一下家鄉的景色特點,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有時候,貼一些小動物,讓孩子們說說這些動物的名字是什么?是否了解它們的愛好?是否知道它們的生活習性?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在孩子談了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師再加以補充,讓學生增加對動物們的認識,并且知道一些小動物的特點,有利于以后編一些故事;有時候會在簡單的環境中加上一些人物或者動物,讓學生根據自己聽到的故事或者想到的故編一編,說一說。這些都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墻面設計裝飾中體現幼兒認知的特點,以艷麗的色彩為主、簡潔、大方的表現手法為輔,把幼兒熟知的內容繪在墻上,一些與兒童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信息會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心:下雨了,小雞媽媽在用自己的雙翅保護著雞娃娃,引導孩子理解母愛的偉大;小兔爸爸生病了,小兔子為爸爸去請醫生,讓孩子們知道了作為子女要關心爸爸媽媽,因為他們是最愛我們的人,我們也該愛他們;小豬乖乖在幫幫爸爸采野菜,讓孩子們知道了勤勞最光榮,勞動可以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不定期地更換墻壁上的內容,既能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同時也能不斷激勵孩子們口語表達的欲望,培養了孩子們的創作沖動,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能力。為孩子們入學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通過主題談話,發展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一,根據兒童的知識經驗來確定談話的主題,兒童的知識經驗越多,談話的內容便越豐富。比如進行關于"秋天特征"的談話,就必須在秋天特征明顯的時候,在兒童對秋天特征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進行。談話時可從氣候、植物、動物以及人的服飾和活動等方面的變化著手,將秋天的特征準確地描述出來,將秋天的知識系統化。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概括力、記憶力,又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第二,圍繞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征確定談話的主題。如參觀旅行后的談話,教師可以圍繞參觀對象的主要特征有順序地提問,讓兒童按照參觀順序講參觀的印象。當然,教師的提問要盡量明確、具體,富于啟發性和興趣性。在主題談話活動中不僅可以發展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充分發展兒童的概括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
3.從家園互動入手
家長、社區人群要提高認識,重視孩子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首先,家長督促孩子養成在家也說普通話的習慣,改變原來一回家就用方言與人交際的情況。作為家長要在這方面起榜樣示范作用,如:家里人之間、與客人、帶孩子走親訪友等都要用普通話進行交際。其次,家長有意識的培養幼兒進行口語交際,如經常帶孩子走親訪友、讓孩子去附近小賣部購物、經常邀請"大朋友、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創設良好的口語交際條件,讓孩子有所進步。再次,孩子一旦有進步,作為家長就應該及時表揚,并且把這些進步告知老師,讓老師在幼兒園也大大的表揚他,讓小朋友都知道,產生羨慕感的同時也激發了其他孩子口語交際的興趣。.教師、家長及時交流孩子與人交際情況,家園互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這一點相當重要,孩子在幼兒園取得的進步,教師要能及時的告知家長,孩子在家取得的顯著成績,家長也同樣的要及時告知教師。家園雙方通過各種形式互動,讓孩子在家園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培養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結語:我們知道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期,作為幼兒教師,必須抓緊這個時期努力發展幼兒的語言,使他們在入小學前具備足夠的語言能力,受益終生。如何把握住這一關鍵時期,使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迅速發展,根據本人實踐,有如下幾點淺見。應采取多種形式根據幼兒好奇心強,抑制力差,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往往不平衡等生理、心理特點,課堂教學形式不能呆板單調,必須經常變換,采取多種形式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積極思考,以達到完成語言教學任務之目的。總之,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只要留心觀察,善于隨時抓住有利時機,有意識地創設環境,就一定能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生動、活潑、有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阮尖兵.學前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之我見[J]. 內江科技,2016,01:1.
[2]徐萍.如何培養學前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J]. 時代教育,2015,02:5.
[3]張俊玲.淺談在學前教育中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A].2016:1.
[4]冮林軍.談培養學齡前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