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勝
摘 要: 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素描老師應該設計課堂環節,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最終實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 素描教學 激發興趣 教學策略
筆者多年從事中等職業學校藝術素描教學。由于近年來高校擴招,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生源逐漸下降,藝術學生整體疲軟,給藝術教學帶來很大困難。傳統元素跟蹤與灌輸式教學為主,學生單調訓練,學習素描興趣不強,效率不高。筆者在素描教學中針對學生需要改變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式,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專注于實現理論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收到良好效果。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總是在情境中發生。教學培養學生繪畫能力,老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巧設情境激發興趣,把學生作為認知所有者,巧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1.生動的描述,激發興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實踐表明,教學中教師只要能積極運用好自身教學語言,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美術課堂中,教師可運用一些通俗幽默的語言、神話故事提高美術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
2.多媒體激發想象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因為其簡單、清晰、實用等特點,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紐帶。多媒體教學豐富多彩的形式加強課堂教學吸引力。使用多媒體展示更多優秀作品、著名藝術家、繪畫、視頻,等等,幫助學生比較直觀和有效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視聽結合,擴展想象。
二、案例研究,探討合作
之前素描教學通過“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示范,學生觀摩”等方式完成。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和技能,但造成學生作業模式化和概念化,限制學生主體性,使學生產生消極、被動的情感。提高學生興趣和課堂效率,以學生為主體,可采用大綱指導、合作探索的方式。
1.引入新課程。指導案例一般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教師精點、獨立評估、學習、反思和延伸。以學生為本,以目標實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配合教師科學的評價,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自主發展。
2.在老師引導和指導下,解決學生基礎知識層面的理論問題、規律問題,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3.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平時學習中倡導學生互相幫助,由基礎好的學生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為了提高學習效率,組織學生一起學習,鍛煉學生溝通能力的同時提高專業水平。
4.交流互動,示范教學。教師不能采用單純的改畫、修改圖片等方式,而應該從根本開始。發現學生問題,不要直接指出,而由學生討論研究溝通如何畫,如何畫好,針對畫畫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使用正確的觀察方法,微觀指導、學習思維方式。思在前、畫在后,多思善思,下筆才能更精確準確。
學習素描石膏頭像時,筆者設計了以下研究提綱。
(1)什么叫素描?素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素描在繪畫中有什么重要意義?你了解哪些著名的素描作品?
(2)大衛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觀察形體?從哪些方面把復雜頭像概括為已學幾何形體?在石膏頭像寫生中應注意什么?一般繪畫步驟有哪些?在自主學習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解決以上問題。
(3)各小組推出代表在班內講述對以上問題的理解。
(4)練習:寫生大衛頭像。
采用以上方式學生和教師轉換課堂角色,教師由傳授者轉為共同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學生從被動變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更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幫助他們發現、解決問題。
三、評估、創新
每組選出最好作品,讓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學生和教師及時總結,分析每個作品的優點及不足,指導學生更好地繪畫。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還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和能力。在中等職業素描教學中,教師必須努力改變“說教”模式,改變學生的被動地位。和學生多溝通,成為他們的朋友,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尊重學生的建議。讓學生在愉快教學氛圍中提高素描課教學效率。這樣的課堂是愉悅的,是充滿和諧氛圍的,是讓學生和老師都感到快樂的,是充滿溫馨和創造的。在今后工作崗位中,學生會把這些美好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