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潤+張豪麗
【摘 要】 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是指對取自人體的各種標本進行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化學、血液免疫學、血液學、生物物理學、細胞學等檢驗,并為臨床提供醫學檢驗服務的實驗室[1]。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即我們通常叫的檢驗科,在精神病專科醫院,由于病人喪失自知力與自制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檢驗科人員綜合素養能力不足,直接影響檢驗工作的開展,從而延誤臨床對疾病的診治。本文從專業本領、專科知識、患者溝通、自我保護、患者隱私保護等方面,對如何提高精神病專科醫院檢驗人員的綜合素養能力進行探討,為精神病專科醫院檢驗科及時服務患者提供更高效的醫療服務。
【關鍵詞】 精神病 專科醫院 檢驗人員 職業素養
我國精神病患者人數持續增多,精神病人肇事肇禍頻頻發生,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和諧,也對精神病醫院醫療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2]。
根據專家的統計,全國只有20%的精神病人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床位周轉率偏低更是讓本就稀缺的醫療資源“雪上加霜”。為了讓受治精神病人早日康復回歸社會,精神專科醫院需要擺脫傳統醫療模式存在的不足,努力提升醫療服務救治體系。因此,培養和提高檢驗人員良好的職業素養能力,尤顯緊迫與重要,是促進精神專科醫院醫療技術的提升,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提高精神病人治療康復率的重要手段。
1 醫學檢驗過硬的專業本領
醫學檢驗在疾病的篩查、診斷、疾病發展過程和治療效果監測等方面發揮作用,檢驗結果為臨床醫師提供了有關疾病診斷、治療、預后等方面的重要的信息。。檢驗的結果都是由檢驗者依靠現代化的儀器設備、標準化的試劑和患者標本等,在一定的規范化操作程序下做出的結論。其綜合性強,涉及面廣,要求檢驗人員必須具備較好的數理化基礎,過硬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檢驗等專業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各項檢驗操作技能,熟悉各種試驗檢測的原理、目標、目的和意義,正確做好每一次檢測,為提供臨床及時、準確的服務。現在檢驗技術也在向著規范化、標準化、自動化、人性化、臨床化的發展,精神科檢驗工作人員更要隨時進行繼續教育,及時掌握新技術,努力提高業務素質,更好的夯實精神科檢驗的技術本領,協同臨床從“醫療安全到治療績效的轉變”。
2 對精神科疾病基本知識的了解
精神健康問題向精神病的發展越來越普遍。精神病的發生、發展逐漸趨于慢性化,復發率高、致殘率高,如不積極治療,可出現精神衰退和人格改變,不能適應社會生活,難以完成對家庭和社會應擔當的責任。但是,越早診斷越早用藥,恢復的效果就越好,痊愈率就越高,相反,發病時間越長,看病越晚,恢復的就越差,治愈率越低。而精神病人是無自治行為能力人,不能正常控制自己的言行,更不會將自己的病史經歷詳細向醫生進行表述,由于精神病病癥的系統性,其發生時間段存在多變性等原因,給臨床診治工作造成較大的困難。為了進一步明確或排查精神病病癥時間和患者身體狀況,檢驗人員要及時進行檢驗,而且檢驗項目要全面,對病人身體狀況要做到“早檢驗、早發現、早治療”,綜合用藥,分別對待,既是對病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對醫院負責,避免醫患矛盾和糾紛的發生[3]。
為此,檢驗人須要學習和掌握精神病的基本知識與精神病的危害性,及時開展醫學檢驗工作,準確提供正確的診療信息,讓病人得到有益的治療,早日康復回歸社會。
3 有效地與精神病人溝通
精神病人是指各種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腦功能紊亂,臨床表現為精神活動異常的人。由于心理活動障礙,致使患者歪曲地反映客觀現實,喪失社會適應能力,或傷害自身,或擾亂社會秩序。精神病人按病態的不同,一般有以下幾種:自殺自傷病人,敏感多疑病人,易激惹病人,興奮躁狂病人,幻覺妄想病人和抑郁自責病人等。精神病人尤其是病情處于急性期的精神病人,都不承認自己有病,經常拒絕治療或反抗與醫生的合作,因此,檢驗人員開展檢驗工作時,必須熟悉病人的病史信息,根據病人的病態,“學會與病人有效地溝通”。檢驗人員學會與精神病人有效的溝通,是檢驗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學會與病人有效地溝通,才能及時獲取病人的血、尿、便等檢驗樣品;才能在獲取病人檢驗樣品過程中,獲得患者的配合與支持(不出現強烈反抗、敵視和攻擊行為),有效地保護自己;及時為醫生臨床診斷和用藥提供科學依據,才能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只有懂得溝通,才能人性化的更好地開展檢驗工作,為病人提供更為優質的康復服務。
4 開展有專科特色的檢驗項目
在我國醫療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對精神病病因檢驗與分析有了進一步研究,對精神病檢驗標準、病情分期和功能分級等均有了新認識,隨著醫學的發展,精準醫學時代的到來,檢驗的實質也從供給資料向供給信息的轉變;精神科檢驗也從簡單的對藥物毒副作用的單純監測到檢測某些疾病引起精神病的排查,如:甲亢性精神病、糖尿病性精神障礙等。
但是,對于精神病的確診依然依靠精神科醫生實踐經驗的指導。精神科檢驗的目的,主要是對精神病病因的排查,精神病合并癥的檢測,評估精神病人的生理狀況、指導用藥和用藥安全性的考察等。過去,由于精神專科醫院設備簡陋的自身狀況,精神科檢驗只開展,如:三大常規及肝腎功等簡單的檢驗。現在,國家高度重視精神衛生工作,隨著精神衛生法的實施,重性精神病并軌公共衛生,,精神病人的逐漸增多,精神病人對社會穩定的危害加大,精神病院對精神病人的診治更應該做到及時,準確,優質、高效。精神科檢驗醫生在設定檢驗項目時,在結合精神病病癥特點,設備情況、實驗室環境,兼顧精神病多為弱勢群體的經濟現狀下,更需要開展能夠提供全面診療信息的檢測項目。如:甲狀腺指標、電解質、鋰鹽的檢測或監測等,更有利于醫生正確的診治,提高出院康復率。
5 開展工作時,必要的自我保護
現代醫院中存在許多威脅醫護人員健康,安全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專科醫院,精神病人集中,受嚴重的心理障礙影響,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有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因此,檢驗人員開展工作時,首先,要維護精神病人的人權,不得欺辱、歧視或虐待精神病人;其次,要懂得自我保護。出入病房要標準著裝,減少病人的注意;對有陪護的重性病人,要讓陪護隨同;無陪護的病人,盡量讓護工陪同,并且要隨時觀察病人的言行舉止,提高防范意識;進出病房要檢查房門的關閉情況,以防病人外逃,有可能危害社會;開展工作時的物品如:注射器、采血針等一定要自己當時回收,不能讓病人收、藏,以防發生意外等。必要時,學習一些防身術,參加醫院組織的防爆力技術的培訓。
6 患者的隱私保護
涉及患者等服務對象個人和身體的信息都屬于服務對象的隱私,應特別注意醫務人員可能在其工作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侵犯服務對象的隱私情況存在[4]。檢驗科醫務人員可能侵犯可能侵犯的服務對象的隱私包括基于報告單、已書面形式撰寫論文涉及服務對象相關信息、以口頭形式宣揚服務對象資料或者信息系統密碼泄露等情況。泄露或侵犯服務對象可對服務對象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例如醫務人員不小心 泄露患者乙肝血清標志物的檢測結果,可能對患者工作、婚戀等方面造成影響。為保護患者的隱私,應做到以下幾點:(1)強化法律意識,實驗室服務人員應按照技術操作規程辦事;(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養,禁止利用職務之便侵犯患者等服務對象的隱私;(3) 強化保密意識,提高職業自律性;(4)加強學習系統管理,防止患者信息被無關人員獲取; (5)加強患者等服務對象的維權隱私,提高服務對象的自我保護能力。由于社會對精神疾病知識的缺乏,對精神病人普遍存在偏見與歧視,精神科的醫務人員更應該嚴密保護患者的隱私,檢驗科人員更應該具有保密意識,不能因為好奇或無知給精神病患者帶來二重傷害。
總之,精神專科醫院在疾病治療期間,應當及時發揮檢驗人員對患者病況的評估作用,實時調整相應的醫療方式,保障疾病治療達到預定的目標。構建良好的職業素養水平,既要發揮醫院疾病診治中的引導作用,也要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培訓工作,向精神病患者提供優質的檢驗服務。醫院的改革與發展建設要重視檢驗科檢驗人員在精神病患者檢驗中的醫學價值,積極培養檢驗人員的綜合職業素養能力。
參考文獻
[1]尚紅,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檢驗規程.第四版,人民衛生出版社,p961
[2] 竇金華,盧國華,劉曉麗.精神病院醫護人員工作倦怠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8).
[3] 莫麗娟.淺析精神專科院檢驗人員綜合素養能力[J].檢驗與診斷,2016,(14).
[4]尚紅,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檢驗規程.第四版,人民衛生出版社,p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