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森媛
摘 要:臨摹在高校工筆畫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訓練,是學生掌握工筆畫技法的不二法門。學生只有經過對經典工筆作品的臨摹,才能深入了解并掌握工筆的基本技法和審美特點。通過臨摹教學,學生以作品為媒介,在臨摹的過程中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掌握工筆畫的基本技法、提高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從而為寫生和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臨?。还すP畫教學;作用
一、臨摹的定義
“臨摹”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摹”指拓摹,主要是對作品具體形態的復制;“臨”即對臨、意臨,主要針對作品的氣息和意蘊的理解與闡釋?!芭R摹”的基本表現形式就是對優秀繪畫作品的研習。
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是一部較為系統完整的繪畫品評專著,他提出了影響最為深遠的“六法論”,其中前“五法”分別闡述了品評或創作一幅畫的具體方法,而第六法“傳移模寫”指的是臨摹作品,與前“五法”相比,第六法可以說是一種學習方法;謝赫將其放于六法之中,足以說明臨摹對于學畫者的重要性。
二、高校工筆畫教學現狀
現代高校中的工筆畫教學,使學生在接觸工筆畫之前,就已經系統地接受了西方繪畫的素描、速寫、色彩寫生等專業訓練,有著較為扎實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現能力。因此,普通高等院校的工筆畫教學的基本特點,是在堅守中國傳統美學根基的前提下,在中國傳統教學中融入西方繪畫的寫實訓練并且汲取了西方繪畫的課堂講授方式。
在工筆畫教學中,學生對工筆畫的學習包括三個階段:一是臨摹;二是寫生;三是創作。臨摹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訓練,是學生掌握工筆畫技法的不二法門。學生只有通過對經典工筆作品的臨摹,才能深入了解并掌握工筆的基本技法和審美特點。
三、臨摹在工筆教學中的作用
(一)臨摹可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認識
工筆畫教學的根本功能在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平臺;其結果表現為對中國工筆畫概念和原理的習得,以及審美和價值觀的獲得。臨摹前人的優秀作品作為工筆畫教學的第一階段,是工筆畫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學生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初級階段。
在臨摹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理論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優秀作品的背景及文化內涵,增強其傳統文化知識,提高理解和認知水平。在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實際選擇理論并進行闡釋與講解,將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以理論指導實踐,同時引導學生以實踐驗證并豐富理論。在這個基礎之上進行技法訓練,相對于單單學習技法而言,就會輕而易舉、事半功倍。 通過臨摹教學,學生以作品為媒介,在臨摹的過程中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從而為寫生和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臨摹可使學生熟悉掌握工筆畫的基本技法
1.臨摹可使學生熟悉掌握工筆畫的構圖法則
構圖在中國畫語言中被稱為章法或“經營位置”,它是構成畫面的主要元素。中國畫的構圖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中國文化所特有的哲學意趣;二是畫家對審美因素的建構。
中國畫構圖講求呼應開合、疏密虛實、對比同一、節奏均衡、留白濃淡等變化以及獨特的散點透視法,這些為工筆畫的構圖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這些原則的正確應用使得中國工筆畫的內涵不僅豐富,而且深厚,并且滲透著中國畫家對主客觀世界的獨特認識與理解。因此,臨摹對學生掌握中國畫構圖法則這一環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臨摹可使學生熟悉掌握工筆畫的設色技巧
工筆畫設色講究的是“隨類賦彩”,“隨類賦彩”包括兩個方面含義:一是根據具象物體的“色”進行設色;二是根據作畫者的主觀思想設色,也就是說工筆畫的色彩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固有色,從而傳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臨摹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熟悉掌握中國畫顏料的特性,使學生明白中西方繪畫在色彩上的區別。如:中國畫顏料分為礦物色和植物色,與水粉、油畫顏料相比,中國畫顏料幾乎沒有覆蓋力,從而引導學生在臨摹實踐中逐步掌握工筆畫的設色技巧。
3.臨摹可使學生熟悉掌握工筆畫的線描技法
以線造型是中國畫造型藝術的基本特點,線描中的線是經過高度提煉的藝術化的線條。在工筆畫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使學生學會提煉“輪廓線”,在這個基礎上掌握線條的輕重、疾徐、頓挫、虛實以及粗細、長短、曲直、濃淡等用筆方法,將這些線條有規律、有節奏地組織在一起,用線條來表現畫面的節奏感、運動感以及質感等。
線條的應用原則一般是“墨隨色變”即深色物體用濃墨,淺色物體用淡墨。在工筆花鳥臨摹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畫面中線條及墨色的使用規律。如:淺色花瓣用淡墨細線,葉、莖、花萼等用較重墨粗線;樹干用中墨干筆勾皴等。在工筆人物臨摹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比發絲、皮膚及各類衣服的用線區別等,從而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具體的用線技法。如發絲一般用重墨細線、皮膚用淡墨細線、衣服根據質感顏色選擇不同的墨色和線條。一根線,不僅僅要畫出輪廓,更要完整地表達出物體的質感、動感等,線條的疏密、濃淡變化在形式上還能豐富畫面的藝術效果。
學生在不斷地臨摹過程中:一是逐步理解掌握工筆畫用線造型方法;二是學會熟練運用工筆畫線條的用筆方法,細細品味工筆畫中線條的韻味,從而提高自己的用線水平。
(三)臨摹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目前,美術專業的很多學生,在入學之前接受的都是西方繪畫的教育,幾乎對中國畫一無所知。西方繪畫的風格及特點對學生的影響可謂是根深蒂固,所以,臨摹可以作為一個由西方繪畫過渡到中國工筆畫的橋梁,逐步轉變學生的繪畫思維,使之適應工筆畫的寫生及創作要求。
在臨摹教學中,范本的選擇尤為重要。范本的優劣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范本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唐宋時期的工筆花鳥畫和工筆人物畫,如宋代花鳥小品畫、《簪花仕女圖》等;二是壁上的工筆重彩人物畫,如《敦煌壁畫》《永樂宮壁畫》;三是現代工筆畫,如何家英、羅寒蕾的工筆人物畫等。學生通過臨摹各類工筆畫作品,可以了解工筆畫各個時期不同的藝術特點,從而提高學生眼界。可以說,臨摹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四)臨摹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心理活動的高級過程。美術的創造性思維就是作者在創作欲望的驅使下,通過觀察、深入生活,體驗到美的感受,并運用美術特有的技法,經過想象、加工等方式表達出來的思維過程。
臨摹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掌握工筆畫的藝術特征、創作方法的過程,也是學生觀察體驗新事物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從各類摹本中學到了工筆畫的用線、設色、構圖、造型等技法,這些元素匯總到其頭腦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使其進行想象和探索,最終通過工筆的藝術形式展現出來。
四、結語
綜上所述,臨摹是工筆畫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臨摹練習可使學生更快地進入工筆的學習狀態。臨摹是學生認識掌握工筆畫筆墨方法與其風格演變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內涵、感受工筆畫藝術魅力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鄭紅雨.談工筆人物臨摹的階段式教學[J].藝術教育,2016,(04).
[2]虎西山.工筆畫臨摹教學之我見[J]. 固原師專學報,2004,(02).
[3]吳 磊.高等美術院校工筆畫教學范式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2,(19).
[4]吉珊珊.初中美術創造性思維培養初探[J].學周刊,2011,(30).
[5]年小孌.傳統文化——中國畫教學之源[J].美術大觀,2001,(04).
作者單位: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