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志+佟建波
摘 要: 針對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技能大賽模式來改革《電子線路》課程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本文將創新的思維模式引入到《電子線路》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站在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讓學生們在競賽環境中掌握《電子線路》理論知識,提升了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
關鍵詞:技能大賽 電子線路 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131-01
基于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技能大賽各個角色的分析,將創新思維方法引入到中職課程教學過程中,不但符合國家對中職學校培養學生要求“做中學”的要求,還可以提高學生們對《電子線路》課程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電路性能與功能的分析能力。
一、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技能大賽角色分析
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技能大賽涉及的角色主要包括裁判方、主辦方、參賽者三方面[1]。裁判方主要是對參賽選手答題進行監視,以及按照評分標準對參賽者的答題效果進行評價;主辦方主要負責比賽設備和一些后勤工作保障;而參賽者主要是研究任務書上的內容,根據任務書上面的各項要求,盡量完成比賽項目的各項要求。
二、《電子線路》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電子線路》課程作為電子行業最基礎的課程之一,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深入學習《電子線路》課程,對《彩電原理及維修》等課程的理解都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雖然《電子線路》課程體系一般較完整和合理,但在電子裝配技能大賽對選手的要求條件下,此門課程的教學方法普遍過于傳統,削弱了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2]。
三、《電子線路》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本文將創新思維方法引入到《電子線路》課程的教學中,對教學方法進行綜合改進。所謂創新思維方法,即讓不同的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為此,在《電子線路》課程的教學中,不再按照原有教材安排的章節教學,而是根據電子裝配技能大賽要求與實際應用,實現小班教學制,結合電子裝配技能大賽的角色分布,讓學生們處于不同角色(如表1)。
通過將創新思維方法引入到《電子線路》課程的教學過程,發現學生們課堂參與度得到了明顯提升,處于“參賽者”角色的學生能夠認真研究任務書的各項要求,根據自己所學的基礎知識,設計完成任務書要求的解決方案,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處于“裁判員”角色的學生,在閱讀任務書時,善于發現任務書中的得分點和丟分點,結合區級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技能大賽評分標準,制定出較為合理的任務書評分細則,提高了學生們的分析能力;處于“主辦方”角色的學生,對競賽任務書上用到的儀器設備進行認真檢查檢測,確保儀器設備能夠正常使用,提高了學生對儀器設備的熟悉度,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
四、結束語
國家對中職院校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要求是“創新,創新,再創新。”這就要求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學會“打破常規,突破創新”。結合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技能大賽過程中所涉及的人員角色分析,將創新思維教學方法引入到《電子線路》課程教學中,可以幫助同學們培養自身的觀察力、想像力、注意力和創造力,為同學們在學習方面、人際溝通方面、思維拓展等方面都有促進作用,為中職學校培養一批又一批具有優秀技能的人才奠定牢固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成榮. 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之“五度”——以“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促進專業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為例[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02).
[2]柳婷. 中職“電子線路”課程教學改革問題探討[J]. 職教通訊, 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