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彥
摘 要: 廣場舞作為一種全民性舞蹈形式,適合各個年齡群眾參與其中。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地不斷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居民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發生了顯著的改變。廣場舞是公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個地區經濟、環境、文明人文和風俗習慣都有著顯著的影響,積極發展廣場舞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追求的體現,也是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實踐。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廣場舞在推進公共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然后論述了搭建廣場舞平臺,推進公共文化建設的途徑,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促進廣場舞發展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廣場舞 公共文化 重要作用 建設途徑
中圖分類號:G24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357-02
廣場舞是最近幾年興起的一種群眾文化活動,這種舞蹈形式有著廣泛的群眾參與性,不受時間、地點和專業素質等要素的限制,任何群體都可以參與其中,是當下群眾休閑娛樂和鍛煉身體的主要方式之一。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只要有廣場,有空地,都可以看到廣場舞的身影。廣場舞的興起是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的產物,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開始注重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雖然廣場舞是一種群眾自發的娛樂活動,但也需要相關部門進行必要的引導,在社會文明和諧的前提下,促進廣場舞發展,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一、廣場舞在推進公共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1.促進群眾身心健康
積極參與廣場舞可以很好地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和身體素質。人們在活動過程中能夠很好的協調身體機能,使身體肌肉能夠得到很好舒張和放松,提高身體肌群力量。同時,參與廣場舞還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在練習過程中心率和呼吸地加快,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改善內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和吸收。
現階段,參與廣場舞群體主要是中老年人,這個群體人群的心肺功能較差,往往會患有一些基礎性疾病,不適合從事劇烈的活動,而廣場舞節奏舒緩,主要以肢體運動為主,強度不大,對改善中老年人身體素質有著很大的幫助。在鍛煉的同時,在音樂的節奏中能讓身體機能得到協調,享受音樂,消除疲勞,緩解壓力。
2.提高群眾文化素養,家庭和睦
廣場舞的參與人群雖然多種多樣,但廣場舞作為一種舞蹈形式同樣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文化性。是一項人們追求精神生活的藝術表演形式,一方面可以從思想上豐富人們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廣場舞形式和內容,反映出群眾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群眾廣泛參與其中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涵養,使得廣場舞在地區公共文化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地加快,人們生活壓力較大,部分群眾整天沉迷于網絡、手機等電子化娛樂項目中。其中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在這樣的情形下,人與人之間缺少溝通,容易引發矛盾。而廣場舞可以讓一起參與其中的人有更多的共同話語,保證身心能夠全面融入到舞蹈中,緩解精神壓力,減少家庭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通過廣場舞的帶動改善人們的不良習慣,從賭博、酗酒等不良習慣中抽脫出來,對提高地區文明程度有著很大幫助。
3.提高群眾的凝聚力
凝集力通常是由一個團隊共同合作形成的一種共同精神追求,是一個相互影響的動態過程,既影響著團隊的形成和發展,也會對團隊中單一個體的健康心理狀況產生不小的影響。積極參與廣場舞能夠鍛煉個體共同協作的能力,通過大家的一起努力提高群體中每一個群眾參與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從而提升團隊的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通過小團隊的帶動,提高整個社會群體的素質和修養,這將會對推進公共文化建設產生極大的推動力。
二、搭建廣場舞平臺,推進公共文化建設的分析
1.加強組織領導
豐富的公共資源和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是一個國家公共文化發展繁榮的重要體現,是社會和諧發展,國泰民安的有利催化劑。推進公共文化應不分老幼、不分男女,應該平等對待,協調發展。首先,應進一步加強分類管理和建設。將公共設施進行科學分類,為廣場舞發展提供更多便利場地和舞臺。積極建設多樣化的健身場所,豐富群眾文化娛樂形式;其次,給予資金和政策幫助。結合地區廣場舞發展,要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法律條款和矛盾處理機制,廣場舞發展要有序,不能隨意開展,不能擾民。切實保護好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好各方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公共文化建設添磚加瓦;再次,積極推進城鄉文化建設。要重點關注地區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切實維護好中老年人文化權益,積極鼓勵這些人員參與到廣場舞中,不斷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確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第四,強化社會管理,推動廣場舞有序發展。積極協調地區各個社區和第三方非政府組織參與到廣場舞建設服務體系,成立廣場舞組織協會,建立志愿者服務隊伍,為廣場舞發展提供完善的機制保障。
2.充分發揮基層文化部門的文化引導作用
基層文化部門應該利用好自身文化優勢,積極引導不同層次群眾參與到廣場舞活動中,整合地區自由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確保文化服務更加主動和全面。基層公共文化推廣工作要全面適應新形勢發展需求,轉變發展理念,要全面深入到基層群眾中,強化對廣場舞的引導和藝術輔導。通過對廣大群眾進行培訓教育,可以讓參與者能夠掌握基本舞蹈和音樂知識以及基本技能,不斷地提高參與者的藝術表現能力和藝術思維能力;要積極配合地區公共文化建設,開展多種主題新穎,思想性鮮明,有帶動作用的廣場舞活動,保證人民群眾在活動過程中心靈得到啟迪,身心得到鍛煉,精神得到升華,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得到全面提升,逐漸改變廣場舞過去無序的發展狀態,吸引更多的群眾全面參與進來,以提高廣場舞的生命力和活力,確保廣場舞能夠良性的發展下去。
3.為廣場舞的發展提供廣闊的舞臺
首先,要進一步研究好廣場舞的特點,對群眾所創造出來的文化進行全面總結,在滿足群眾鍛煉身心,提高身體素質,自娛自樂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前提下,多編排一些適合不同年齡人群練習的廣場舞節目,從而保證各個年齡階段的群眾能全面參與進來;其次,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要重點培養一批樂于從事文藝活動的基層業余文化骨干隊伍,通過他們的帶動,調動起基層地區群眾參與廣場舞的積極性,確保地區廣場舞活動能夠正常有序的開展起來;最后,通過組織和舉辦多種形式的廣場舞比賽,增強廣場舞隊伍的凝聚力,提高廣場舞節目整體的藝術表現能力。
此外,還要拓展多種渠道,為廣場舞提供更多展現自我的舞臺,帶領和吸引更多群眾積極參與,同時,還要做好宣傳工作,拓寬宣傳渠道,不斷擴大廣場舞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推動公共文化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橋.社區體育運動開展中權利沖突的法律調整——從廣場舞糾紛切入[J].體育與科學. 2015(01)
[2]趙軍輝,唐炎.全民健身的現實問題與發展建議——從廣場舞糾紛談起[J]. 體育學刊. 2015(01)
[3]侯勝川,宋梁.“廣場舞事件”所折射出的社會問題探析[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4]李孟玲,王志友,董芳芳,曹雪梅,吳娜娜. 廣場舞對農民人際關系互動的影響研究[J]. 新西部(理論版). 2015(08)
[5]顏曉雙.中國現代社區新文化景觀—群眾舞蹈——論群眾舞蹈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意義[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
[6]歐光艷,梁傳誠. 民間舞蹈、民間體育競技與廣場舞蹈[J].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6)
[7]李少奇,鄒子為,陳以璇. 廣場健身舞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問題及對策[J]. 科技信息. 2009(19)
[8]徐箐,肖煥禹,陳玉忠.老年體育與積極老齡化——上海市個案研究[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