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是主動發現與應用知識的過程,教師應創設開放的自主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與應用知識的情境,使其在模仿實踐、獨立實踐、交流實踐、升華實踐中學習。文章主要從自主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的關系出發,提出了基于多元自主學習平臺的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策略。
關鍵詞:自主學習;實踐能力;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01-0067-03
自主學習具有內在自我激發的動機,定時而有效地安排學習時間,學習者能夠意識到學習的結果,對物質及社會環境保持敏銳和隨機應變能力,在元認知、動機和行為方面都是積極的參與者[1]。元認知不僅影響學習目標的設置,而且對學習策略和方法的選擇,學習時間的安排、調控,多元學習資源的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自主學習是個人心理、認知和情感的自主,主動的學習動機,嚴謹、認真、負責的認知態度,積極穩定向上發展的認知情感,都可以內化為強烈的學習動機,對學習目標的達成,知識的吸收和掌握,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自主學習是行為的自主,學習者主動制定學習目標,根據個人經驗、喜好、社會需求,選擇學習內容、策略和方法,將外部評價反饋回個人認知系統,監控自主學習過程,自我評估、自我檢查、自我調節學習行為,最終獲得與預定計劃、目標相匹配的學習成果。自主學習是能力的自主,學習者主動獲取知識,在解決具體問題的實踐中運用知識,內化知識,積累經驗,培養創新、實踐能力。
一、自主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的關系
教育要著力提高學生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2]。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要以能力培養為主,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自主研學緊密結合,精講原理,強化實踐,搭建多元自主研學平臺,強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高度重視實踐教育,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實踐。知識學習是傳承前人經驗,豐富個人內涵的過程,思考是獲取、掌握、創新知識的關鍵,沒有思考,學到的是僵化、呆板的知識,實踐能激活知識、激活思維、創造知識,通過反復實踐、用心體悟,就能得之于心應之于手,通過實踐將知識內化為個人思維、方法、能力、創造。實踐不僅可以有效地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而且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知識,切身體會所學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與作用,培養科學態度、合作意識、創新精神。
知識被應用得越多,知識的邏輯外延更多地變為心理外延,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將變得更深刻,更能靈活地應用知識[3]。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指導學生學習,培養終身學習能力,既重視知識掌握的精確性、完整性,更重視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大膽實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踐是自主學習能力形成與發展的基礎,只有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用實踐驗證知識,才能發揮主體意識,張揚個性,培養獨立精神、創新理念,更好地豐富實踐能力,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在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反復循環迭代運動中,不斷強化和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是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是知識的來源和發展動力,也是知識學習的目的。實踐是檢驗所學知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離開了實踐,自主學習只能是空談。教育過程既是特殊的認知過程,也是認知和實踐不斷交互的過程,教學雙方圍繞知識、個性、品行、情感、能力等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實踐使學生不斷獲知、理解外部世界,對內心知識不斷再認識,使其心智從生澀到成熟,從簡單到復雜,思維從局限到廣闊自由發展。實踐使學生更加積極向上,鞭策其主動探索未知、挑戰智慧、完善自我,主動進行人際交往、參與社會實踐,使其心智不斷成熟、個性成長,知識學習在實踐中會變得越來越完美。
二、自主學習環境的創設
網絡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創建自主學習環境提供了理想的條件,多元網絡資源為自主學習提供了基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不同的資源,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挖掘潛力,探索新知識。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提高了對自主學習的認識,加強了學習過程的控制,動態適時調整學習行為,增強主體意識,激活學習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促進知識學習。自主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尊重差異,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網絡使學生在接近真實的情境中探索,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中豐富的教育資源,賦予教育新的生命與活力;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的廣闊空間,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潛在的動力。網絡使在線互動與交流變得更為簡單、方便、快捷,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沒有時間、空間限制的開放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意地點通過網絡自由學習,具備了更多的自主選擇,體現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
教師根據學生的培養目標,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構建有利于自主學習的環境,交替使用多樣化的資源,使學生保持對知識的持久注意,精神飽滿,減少知識學習的煩躁、憤懣情緒。學生主動親近自主學習環境,積極推動環境建設。教師要使學生具備獲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通過實踐完成知識學習,強化學習能力。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深化實踐,根據學生的特點、需求構建自主學習環境。教師應積極探索,大膽實踐,自主研究,促進每一個學生向自主、個性、探究、創新轉變,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基于多元自主學習平臺的實踐能力培養策略
筆者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獨立編著出版的教材《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已被多所高校采用。2012年該書被評為云南省高等學校省級精品教材, 2015年2月出版第2版。教材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算法和程序,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面向應用,突出實踐,用經典、實用的例題、習題,加強計算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4]。以省級精品教材為核心,開發了多元自主學習平臺,多元資源主要包括:教材紙質書、教材示例學習視頻、教材習題學習視頻、經典程序設計學習視頻、教材自主學習音頻、考試題庫、電子教案、大綱、學習要點、教學課件、程序設計示例庫、程序設計習題庫、學習資源庫、自主學習策略庫、教材電子書等,還包括:學習記錄、習題批改、教師評價、電子公告、在線交流、用戶管理等功能。借助Internet,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自主學習,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習潛能,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個性。
(一)在模仿實踐中學習
荀子曰: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生通過實踐,深刻認識、體會相關理論知識,用實踐理解、驗證、掌握所學知識,實現知識的再創造。自主學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從內心對知識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有強烈、持久、穩定的學習動機和堅忍的意志,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平臺提供了大量經典、實用、有趣的示例和習題,開發了數據庫、網絡、動畫、圖形和多媒體程序的完整實例,可以直接應用,每一個知識點和示例都做了深入細致的介紹,便于自學。仿照教材、視頻、音頻資源,在模仿實踐中學習,用趣味性、真實性的例題、習題介紹基本理論知識,通過模仿實踐,提升學生收集、分析、歸納信息的能力,運用基本理論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知識深入理解、融會貫通,在模擬真實情境的實踐中,反思、內化知識,逐步培養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把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促進他們綜合素養的提升。富蘭克林說過:告訴我的會忘記,教給我的會記住,讓我參與的會掌握。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將理論、實踐和自主研究融合在一起,基于多元自主學習平臺,使學生自由、自主獲取知識,在實踐中應用知識,激發創新,將自主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二)在獨立實踐中學習
朱熹強調: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讀書是自家讀書,為學是自家為學[5]。教師應教會學生自己去學,指導學生思考、分析、探索、解決問題,不僅學會知識、理解知識,更重要的是駕馭知識,讓學生獨立領悟知識,深化知識,與原有經驗一道共同內化成新知識、新體系,完善自身認知結構,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抖Y記·中庸》強調: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提倡廣博知識、謹慎思考、明辨是非、篤行實踐,強調實踐的重要意義。平臺用情境呈現問題,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其積極參與學習,根據自主學習目標,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問題探索的情境,設計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實踐的建議,在模擬真實情境中學習,在問題情境中獨立解決問題,培養獨立意識,更好地理解、掌握、應用知識,發展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習是主動發現的過程,平臺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全面發展為要旨,創造開放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理解現實問題,將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良好途徑,使學生獨立感知問題,積極認知,獨立發現。自主學習使學生從以前較低層次的學知識上升到較高層次的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師指導下,他們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有目的有選擇地學習,實現獨立自主發展。
(三)在交流實踐中學習
知識是由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協作、討論、交流、互助,借助必要的資源和可利用的手段主動建構的。學生、教師、資源、平臺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實踐,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示例和習題,能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個性化學習。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雙向、開放的交流、實踐,共同研究、探討、建構知識,在交流中,碰撞思維,切磋技能,溝通情感,啟發思維,啟迪人生,共同認知、實踐,使身心得到發展,豐富每一個人的內在品質。知識是主體間共同實踐、研究和探索的產物,通過平臺實現主體間平等交往,共同實踐,共同建構知識,使學生更加自信,學習更加自主。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是自主學習的關鍵,喚醒學習者的自主意識,提高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價值,自覺主動地學習知識,從事實踐活動,監控認知過程,評價學習結果,完善認知策略,及時調整學習計劃,選擇恰當的方法,保證預定目標順利完成。教師、學生的評價、反饋,以及對自身的客觀認識,可以幫助自己充分了解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促使自己認真反思,調整策略、方法,實現質的飛躍。在線交流激發了好奇心、探究欲,好奇心是自主學習的動力源泉,驅使其探究知識,激發興趣,是自主學習的不竭動力,使人樂此不疲。沒有好奇心。學習會變得枯燥乏味,扼殺了學習的靈性和積極性。探究欲則喚醒了人的自主意識和自覺意識,體現了自主精神,強化了自主發展意識,凸顯了個性,體現了生命的本體意義,學生更加自主、能動、創造性地學習,自主學習成為快樂學習。
(四)在升華實踐中學習
學習的目的是把理論知識轉變為實踐應用能力,激發學生對知識探求的興趣,從中體會到知識的魅力和快樂,使學生在主動探求中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培養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批判精神,以追求知識為快樂的生活情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實地體會到知識的美[6]。自主學習促進了學習者全面發展、個性化發展,善于自我檢查、科學評價,善于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各種問題,促進獨創思維,通過實踐對外界有獨特的領悟與認識,培養原創能力。創新貫穿著實踐,一切創新無不與實踐相聯系,實踐的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創新以不同的實踐形式體現,源于實踐,止于實踐,以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創新為主線,培養發散思維和個性思維,實踐是創新的根本途徑和動力源泉。平臺為學生創造了自由、獨立的學習環境,設計了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的不同難度開放創新課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靈活、自由發揮的空間,拓展了自主學習能力,使其盡情想象、思維,充分施展其創新才能,自主學習使學生學有所獲,收獲了成就感、滿足感和幸福感,展示了自身蘊藏的巨大潛力,張揚了個性,挖掘了潛能,激勵了創造,學習成了探索、想象、成就、充滿愉悅的事情,學生成為孜孜不倦的探究者,探索、研究、創新成為每一個人學習的目標,輔以個性化的學習策略和方法,不斷突破、完善自我,獲取新知識,發展自己的研究、創新能力,更好地認識自己,不斷提高自識能力,自我完善,由實踐達致創造,經過緊張、困惑的學習超越自我,每一次創新就是一次自我躍遷,以知識為載體,激活思維、學會方法、提升精神境界,加強實踐,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學習者要對學習目標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管理,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調節、學習效果的自我檢測、自我評價,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學生應基于多元自主學習平臺,選擇多元資源,主動自主學習,在線交流,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實踐,深入應用,不僅學習理論知識,更要應用知識,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學生要對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比較等,在實踐中增長才干。
參考文獻:
[1]Zimmerman B J,Risemberg R.Self-Regulatory Dime- nsions of Academic Learning and Motivation[A]. Phye G D.Handbook of Academic Learning[C].Acad- emic Press,1997:1O5-l25.
[2]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 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407/171 904.html.
[3]Bednar A K,Cumningham D,Duffy T M,et al.Theory into Practice:How Do We Link[A].In Anglin J(e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Past,Present and Future [C].Englewoul.co:Libraries Linlimtal,1991.
[4]張國生.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第2版[M].北 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5]邱椿.古代教育思想論叢:上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 出版社,1985:45-52.
[6]王洪才.心靈的解放與重塑——個性哲學的終身教育論 [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