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笑冰
摘 要:大學生創業對高校服裝專業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從當前高校服裝專業教學現狀出發,提出了基于創業能力培養的高校服裝專業教學改革措施,為高校服裝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校;服裝;教學改革;創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01-0076-02
高校服裝專業畢業生因就業面廣、就業方式靈活而具有創業優勢。但是現實中,高校服裝專業畢業生的創業情況并不樂觀。一份針對河南省三所高校服裝專業學生創業情況的調查報告顯示,盡管有70.36%的學生對創業感興趣,但是僅有23.08%的學生有把創業想法付諸實施的打算,只有11.49%的學生有風險意識和成本控制意識[1]。這說明,學生現有的綜合水平距離自主創業還有一定距離。
一、高校服裝專業教學現狀
只有認真分析畢業生創業難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解決措施。對于服裝專業的學生來說,創業能力包括扎實而全面的理論功底、有效的市場運作與控制能力、敏銳的行業眼光和行業預測、良好的溝通合作能力。這其實是一種綜合能力,僅靠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是遠遠不夠的。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一份翔實而有效的培養計劃、一套完備而有針對性的教學課程體系、一個全面而可操作性強的實踐教學平臺。
以創業能力的培養為標準來衡量現行高校服裝專業的教學環節,我們會發現高校服裝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
各高校服裝專業培養的目標基本都是專業定向[2],也就是立足于行業需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這樣就會出現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學生知識面過窄,當涉及服裝生產銷售中的其他環節時,就會出現知識上的盲點;第二個問題是學生綜合能力欠缺,缺乏應對和操控市場的能力。而現在,服裝市場早已成為一個競爭激烈的買方市場,創業者單靠專業能力很難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立足。
(二)課程體系不合理
本科階段,服裝專業培養的主要是應用型人才,所以培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學生能力的培養上。如果想使學生具有創業能力,那么就需要更全面、更深入的能力培養。從這樣的角度看來,現行服裝專業的教學體系存在以下問題。
1.課程設置不完善。無法從行業要求出發設計課程體系?,F在的服裝高等教育,主要著眼于學生設計、生產能力的培養,課程體系也是圍繞這兩種能力的培養而設置的。盡管也開設了一些營銷、管理方面的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在課程體系中處于邊緣地位,和專業主干課的聯系也比較松散。實際上,現在服裝企業的產品設計、產品生產都是建立在市場需求基礎上的,所以消費者心理研究、產品成本控制與價格策略、企業的運營方法,這些都是服裝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畢業后服務于服裝流通領域的學生,還有必要學習貿易學和經濟學的有關知識。如果學生不具備這些知識,畢業后就很難創業。
2.課程安排不合理。不能以能力培養為目標整合教學體系。基于知識傳授而不是能力培養的課程安排,往往忽視不同課程的內在聯系和相互銜接,因此會出現課程安排順序不對、關聯課程時間間隔過長等問題。從表面上看,該學的課程都學了,但是因為課程安排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導致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專業理論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也缺乏有效的統合。
(三)實訓操作平臺不完善
服裝專業實訓環節的教學效果有三個層次,最初級的層次是使學生完成工作室環境中服裝的設計和制作,這種實訓在學校環境下就能實現。較高級的實訓是使學生完成工廠環境下,基于訂單的服裝設計與生產。最高級的實訓是使學生在市場調查分析基礎上,自主開發款式,購買原材料,組織生產和銷售,并維持企業的健康發展。從以上三種實訓的內容可以看出,后兩種實訓要有企業的參與才能完成,第三種實訓要把學生放入真實的市場環境中進行鍛煉才能達到訓練目的。有志于創業的服裝專業畢業生需要經過第三種實訓,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服裝市場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以此標準來衡量我們現有的實訓環節,就可以看出我們欠缺在工廠環境下和市場環境下的實訓。而缺少這兩方面的實訓,學生就很難完成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對接,更談不上自主創業了。
二、基于創業能力培養的服裝專業教學優化措施
在國家號召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今天,高校的服裝專業教學也要采取相應的優化措施,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修訂人才培養目標
在制定服裝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時,應更多地考慮服裝產業和服裝市場對服裝人才的要求,培養出滿足服裝行業需要的,能夠根據市場要求完成服裝產品開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具有一定經濟頭腦和管理才能的復合型服裝人才。新的目標強調兩點:第一點是能力培養,考核一個學生是不是達到目標要求,不是單看他一門課程的成績,而是要看他具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第二點是復合型人才培養。服裝專業的畢業生不僅能夠設計、生產,還應該參與到企業運作中去,在具備服裝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懂得相關的商科知識。
(二)豐富課程體系
1.通過多元化教學豐富課程內容,增強學生的市場適應能力。隨著經濟發展,服裝行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并且涉及了管理學、信息學、材料科學、心理學、市場學、流行傳播學等學科的內容,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學科群系。這一方面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機會,另一方面也對創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在校生只有四年的學習時間,要想學習這么多的課程,顯然是不現實的。比較可行的方法是采用多元化培養模式解決這一矛盾。也就是學校提供更豐富的專業方向,設立更豐富的課程庫,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選擇。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多選幾個方向進行學習。在進行一些內容復雜、涉及面廣的綜合實訓時,可以讓多個方向的學生共同參與,組成項目組,取長補短。這種多元化教學課程體系,在為學生提供更多選課機會的同時,增加了教學管理的難度。它要求學校打破各專業之間的選課限制,提供更寬泛的課程平臺,同時建立更靈活的教學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2.通過模塊化教學進行課程重組,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模塊化教學是指根據能力要求,分析具備這種能力所需的知識結構和實踐環節,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課程群,著重培養學生一方面或幾方面的能力。通過模塊化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創業打下基礎。
根據現代服裝產業的需要,結合現有服裝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可以把高校服裝專業的課程分為基礎模塊、設計模塊、生產模塊、銷售流通模塊?;A模塊包含服裝專業學生必須了解的、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學完基礎模塊后,各不同方向的學生再選擇性地學習設計模塊、生產模塊、銷售流通模塊。每個專業模塊又包含理論知識子模塊和專題實訓子模塊。理論知識子模塊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知識儲備,實訓子模塊的作用是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學??梢愿鶕總€模塊的具體內容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基礎到綜合、由理論到實踐的順序安排課程。學生在學習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從業意向選擇一個或多個模塊。條件允許的話,學??梢园岩恍┱n程分為概論和精講兩種形式以適應學生多個層次的需要。學校還可以根據服裝行業的變化動態調整專業模塊的劃分與各模塊的結構。
(三)健全實訓操作平臺
真實市場環境下的實訓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從學校到企業的過渡。要想達到好的實訓效果,為創業學生提供好的實訓平臺,就必須與企業聯合,與社會接軌。
1.密切聯系行業,增加實踐環節,豐富實訓內容。密切聯系行業,才能使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現實載體,才能使實訓項目有明確的目標和針對性。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需要做兩方面的工作:增加實踐環節,豐富實訓的內容。可以通過 “三明治”模式增加實踐環節。三明治教學的特點是把學生在校期間的教育和實踐分階段或分期交叉進行[3]。它通過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過程,增強學習的目的性,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實踐環節的增多,也有效鍛煉了學生的創業能力。和行業建立密切聯系后要做的另一項工作是豐富實訓內容,根據學生創業要求增加實訓項目。譬如說和服裝工作室聯手進行服裝設計的實訓,和商場聯手進行服裝銷售的實訓,和服裝廠聯手進行服裝生產的實訓。學生可以參與到企業的正常項目中,也可以由教師虛擬項目來進行練習。
2.密切聯系社會,開展服務性學習,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趧摌I能力培養的實訓也應密切聯系社會,美國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服務性學習”是一種可以借鑒的模式。服務性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利用自己所學滿足社會服務組織以及非營利組織的需要的一種學習方式[4]。在服務性學習中,在更真實的社會環境下,學生以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的形式鍛煉了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同時也有機會鍛煉了自身的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往往能收到更好的鍛煉效果。但作為一種外來的創業模式,服務性學習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還需要更多的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熊瑛.河南省服裝專業大學生創業調查分析[J].輕工科 技,2016,(1).
[2]宋麗娟,蔣榮.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化——以江 西服裝學院為例[J].復旦教育論壇,2015,(13).
[3]劉昌明.英國合作教育模式評價[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 究,2008,(3).
[4]劉志.服務性學習:美國高校創業教育教學策略的新探 索[J].教育發展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