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男
摘 要: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求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數學口算能力及估算能力在教學期間加以培養。多對學生進行鼓勵,提高積極性,減輕對數學的畏難情緒。只有經過不懈努力并且持之以恒地科學練習,學生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口算習慣及口算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口算練習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求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數學口算能力及估算能力在教學期間加以培養。這個要求看似十分簡單,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高質量地實施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這種教學情況下,各位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提起對口算的重視,運用創新精神尋找到實施口算教學的高效策略,努力使小學生思維水平提高到新水平。對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口算能力和準確率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1.口算多樣化,提升學生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好奇心比較強、樂于思考,但是由于他們年齡尚小,可能數學中有些綜合大題對他們來說解決起來有一定困難。特別小學低年級學生,盡管他們能熟練掌握所學知識,但這只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不能將讀、寫、測等其他數學能力綜合在一起運用,無法獨立完成綜合應用題,久而久之可能使他們對數學產生畏難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口算不僅應對小學生數學水平不高的情況,還能幫助教師解決以上問題,將小學數學練習內容集中到一起加以練習。口算對小學生來說并不是很難,還可以通過大量練習取得一定成效,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但是長時間、大量的口算練習有時缺乏趣味性,看起來有些乏味,很可能讓學生產生煩躁、排斥心理,降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失去興趣也就很難產生學習熱情。因此在口算教學和練習中,教師要通過豐富課堂形式、使教學內容多樣化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首先,做到形式豐富可以有很多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加入搶答、心算、聽算、開火車環節,同時根據學生不同的座位號、學號為每個同學出一道與眾不同的題目。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已學知識與口算加以結合,例如:單位換算的口算題、簡單方程的口算題、文字口算題、數字找規律的口算題、數學圖形的口算及簡單應用題的口算等。此外,教師還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勢。據我所知,現在很多非常有趣的口算教學課件可供使用,可以通過動畫flash的形式把口算題展現給學生。這樣學生能在好奇和興奮下學習,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自然就更透徹和牢固。
2.記常用數據,提高口算速度
如果學生經過大量練習之后發現在口算題中經常可以遇到一些常用運算數據。有的學生可能記憶不深刻,碰到這樣的數據還要翻書找。盡管增加了口算練習需要的時間,滿足了一時的方便,但使今后口算速度得不到提高。面對這樣的情況,各位小學教師應當立足學生長遠發展,在一開始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引導,告訴他們有意識地記憶口算中常用到的一些數據。記憶常用數據可能在一開始要花費一定精力和時間,但逐漸熟練之后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口算技巧,還可以大大提高口算計算速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下面給出一些小學數學平時作業和考試中較為常見、使用頻率較高的數據:(1)圓周率近似值為3.14及圓周率和十以內的數字的乘積;(2)自然數中1-25的平方結果;(3)25、125這兩個數與4和8相乘的結果等。平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對這些數據進行記憶,對今后口算速度、質量都有一定的提高。
3.多鼓勵學生,激發口算興趣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好勝心較強的情況,都想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優點。他們這方面的積極性表現在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非常積極回答。當他們正確答出問題的答案并且得到教師的肯定時,會從內心產生一種對成功極大的滿足感。可能口算計算過程有些枯燥,但是當學生對答案進行檢驗時會產生勝利的快感,因此學生對口算練習還是有很大興趣的。根據這樣的情況,教師實際教學時可以根據教學進度及教學具體內容適當安排口算訓練。口算訓練時間不用太過于固定,靈活變動。如果這一節課程比較輕松的話,教師可以穿插一定量的口算練習,通過練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很好地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鞏固之前所學內容。如果這節課教學內容量大、內容比較難,教師可以適當減少一些練習,減輕學生的負擔。當學生進行口算訓練時,教師要注意控制口算練習速度和時間。教師應當要求學生準確把握運算內容,以提高口算準確率和速度。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特別在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提高培養學生口算能力的重視程度,多對學生進行鼓勵,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減輕對數學的畏難情緒。只有經過不懈努力并且持之以恒地科學練習,學生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口算習慣及口算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運算的能力,為今后解決綜合題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