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紅
摘要:[目的]為推進田陽番茄產業更好發展。[方法]采用文獻和實地調查分析方法。[內容]調查田陽縣番茄種植業現狀,分析品種結構、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等方面存在以下問題:種植品種較雜亂,近兩年來出現裂果率較高的問題;標準化生產技術應用相對滯后;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品牌意識不不夠強。[結果]田陽縣番茄種植業由河谷平原向山區逐步擴展、品種繁多、生產經營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市場營銷體系日益完善。[建議]調整優化品種結構;加快推進標準化生產;扶持和發展龍頭企業,促進產業化經營;加強品牌建設,實現品牌化銷售。
關鍵詞:番茄產業;現狀;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S6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374(2016)03-0076-03
田陽縣位于廣西西部,百色市右江河谷中部,是廣西番茄產業四大區域之一的右江河谷秋冬番茄生產基地的主體區域。該區域地處低緯度,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暖夏長,無霜期352d,年平均氣溫22℃,年日照時數1191h,年平均降雨量1100mm,有充足的光熱和水分條件,具有發展番茄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番茄生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筆者實地調查田陽縣番茄種植業現狀,分析品種結構、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番茄產業發展的建議,為推進田陽番茄產業更好發展。
1 田陽縣番茄生產現狀
1.1 番茄種植由河谷平原向南北山區逐步擴展,山區夏秋番茄生產成效明顯
近年來,田陽縣農民群眾根據市場需求,利用山區夏秋較適宜的氣候條件,推廣“番茄+秋玉米”、“早玉米+秋番茄”、“早稻+秋番茄”等高效生產模式,大力發展山區夏秋番茄生產。夏秋番茄能夠在淡季上市銷售,價格穩定,銷量好,大幅度增加了山區農民群眾的收入。隨著山區夏秋番茄生產的發展,全縣番茄種植已呈由河谷平原向南北山區逐步擴展。2014年全縣番茄種植面積1.6萬公頃,總產量超過50萬噸,山區夏秋番茄種植面積達500多公頃。
1.2 種植品種多樣化
目前,田陽縣番茄種植品種繁多,主要有小果番茄(櫻桃番茄)和大果番茄兩大類。小果番茄主要有千禧、金幣、黃金海岸、美娜等,種植面積占全縣番茄種植面積的75%左右;大果番茄主要有佳麗、拉比、莎麗等,種植面積占全縣番茄種植面積的25%左右。千禧和金幣外形美觀、果皮光亮、甜度適中、特耐貯運,因此成為田陽縣小果番茄生產的主流品種。
1.3 番茄生產逐步向規模化和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番茄生產是田陽縣蔬菜生產的主導產業,該縣興城村有20多年的櫻桃番茄種植歷史,是右江河谷地區櫻桃番茄的發源地,也是目前全縣櫻桃番茄高產、優質、高效種植的典型代表。2009年田陽縣建立興城番茄現代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區,同時成立興城番茄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了“壯鄉紅”番茄品牌,興城村被評為廣西“番茄村”。目前,田陽縣有30個多個專業的“番茄村”番茄生產逐步向規模化和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1.4 市場營銷體系逐漸完善強大
田陽縣已形成以田陽縣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為中心,各鄉鎮農產品貿易市場,村級購銷攤點及各企業代收點為補充的三級營銷網絡。田陽縣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是“廣西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番茄年平均交易量超過50萬噸。2015年3月份調查顯示,有固定場地、營業執照、生產線、冷庫間的企業代收點有三雷老韋物流有限公司、田陽縣眾城科技有限公司等10個銷售網點,年銷售總量約5萬噸;田州鎮臨近縣城的村級銷售攤點有32個,年銷售總量約3.7萬噸。全縣還建立了400間冷庫,總容積達4.8m3,并配有相應設備,實現產品精選、分級、包裝、保鮮及貯藏。田陽番茄以其響亮的品牌暢銷國內外市場,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武漢、長沙、哈爾濱等國內100多個大中城市,以及越南、俄羅斯等國外市場。2015年12月28日田陽縣首家政府指定農產電商,“京東一中國特產·田陽館”揭牌開業,進一步創新和拓寬了農產品市場營銷渠道,深受人們喜愛的田陽圣女果番茄、櫻桃番茄可從田陽產地快速、安全地發送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餐桌上。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種植品種較雜亂,近兩年出現裂果率較高的問題
農民群眾種植的番茄品種比較雜亂,較多的農民是根據自己的偏好和認知來選擇番茄品種,導致品種較亂,生產的番茄果品在外形、口感、質量及收購價格上相差很大,不同品種的收購價格最高與最低相差近10倍。近兩年來番茄裂果較多,外運的番茄果品裂果率達30%左右,影響了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2.2 標準化生產技術應用相對滯后
田陽縣番茄生產仍存在農戶分散經營,規模小,難統一的問題。單家獨戶的小規模生產,不利于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此外,標準化生產的相關配套設施成本較高,需較大的投入。目前田陽縣番茄標準化生產的資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夠,這是番茄標準化生產推進緩慢,先進技術應用相對滯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
田陽縣番茄生產產業化經營方面仍存在以下方面問題:一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突出本地特色,形成規模的番茄生產基地發展不足,有待加快發展;二是番茄加工企業少,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和帶動作用不明顯;三是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對接不暢,“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機制還不夠完善,產業化經營總體水平較低。
2.4 品牌意識不夠強
全縣番茄品牌少,經過注冊商標的只有“壯鄉紅”、“壯鄉河谷”、“雷鳴牌”等幾個品牌。多數群眾品牌意識不強,不注重銷售包裝,也不夠重視質量保障。有些群眾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在使用農藥、化肥等方面,存在著盲目使用和過度使用的問題,會造成危害番茄產品質量安全及影響品牌效益。
3 推進田陽番茄產業更好發展的建議
3.1 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優化品種結構
規范番茄品種市場,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加強農業執法,杜絕假冒偽劣番茄品種,維護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保證讓農民群眾能夠用上經過認證的優良番茄品種。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民群眾調整優化品種結構,選擇經濟效益好、果形大小適中、口感甜脆、抗病性強、耐貯運的優良品種,繼續推廣千禧、粉嬌、立新美娜、金皇后等國內外知名的優良品種。
3.2 加快推進番茄標準化生產
著力點在于選擇種植高產優質新品種,推廣穴盤育苗、嫁接無病苗、地膜覆蓋、測土配方施肥等先進農業技術,采用頻式殺蟲燈、黃板等綠色綜合防控技術,嚴格按照規定的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產品質量標準和生產技術規范來實施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標識、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經營管理制度。以興城番茄標準化生產核心示范區為典型示范,輻射帶動周邊廣大農民群眾實行番茄標準化生產,充分發揮核心示范區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促進番茄產業科學健康發展。
3.3 扶持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促進番茄產業化發展
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為實現番茄連片生產,適度規模經營創造了有力條件。應積極鼓勵有條件的農戶有序流轉土地經營權,把承包地向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建立一批具有適度規模的無公害番茄標準化生產基地。扶持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圍繞番茄產業進行農產品綜合開發,延長番茄產業鏈,增加番茄產品附加值,提高番茄產業經濟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3.4 推行品牌化銷售
依靠科技,依托市場,加強番茄品牌建設和品牌化銷售。無公害番茄標準化生產是品牌建設和品牌銷售的基礎和保證,要加強產業扶持和政策引導,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及標準化生產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和投入,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等節本高效新技術,采用頻震式殺蟲燈、黃板等綠色綜合防控措施,確保番茄產品質量和安全。積極培育產業型、專業型人才,培育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加強營銷隊伍的組織和建設,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以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及專業大戶為基礎,建立番茄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學習和借鑒先進地區的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建立實體店和互聯網深度融合,通過互聯網平臺和電子商務新模式,讓田陽縣更多更好的番茄果品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