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飛
摘 要:在數學綜合實踐課程中,要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經驗和思維特征為基礎,創設適合學生思維發展、增強學生主動性、豐富學生數學內涵的實踐活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
關鍵詞:綜合實踐;數學素養;提高方法
近年來,新課改工作穩步推進,個性發展逐步引起關注,在數學綜合實踐課程中獲取具有現實化以及個性化發展的教學趨向也越來越明顯。新課程標準指出綜合與實踐課程不同于傳統課程,其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作為學習的載體,激起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與熱情。教師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參與過程完整的綜合實踐教學活動,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一、重視培養應用意識以及創新意識,體現數學的價值
應用意識作為學生數學素養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養成應用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認為如果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具有較高的應用意識,那么他就會主動學習并研究數學課程,也愿意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因此,在數學綜合與實踐課中要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并且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綜合實踐課開展前,筆者安排學生搜集生活中不易測量長度、重量、計算面積的微小物體,學生找到了身邊使用的水杯、碗、黃豆、蘋果等,在探究測量這些物體的長度與重量、計算面積與體積的方法中,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數學的重要性,意識到數學知識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激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測量與計算的方法之后,筆者再繼續追問、引導,增強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生活中哪些測量也需要用這種特殊的測量方法?”大部分學生都可以由黃豆、蘋果聯想到大米、綠豆等體積都較小的食物,還有一些學生則會聯想到利用求取圓的面積的方法求取扇形的面積,另外有一些學生說把形狀不規則的東西拼湊成形狀規則的整體,按照常用的方法求取體積和面積,盡管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這種方法不一定可以行得通,但是學生的反饋說明他們已經懂得利用學習的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課程繼續到這里,筆者繼續進行延伸,“筆者剛剛闡述的不同方法其實都歸屬于“轉化”,除此之外,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不常見的測量方法也涉及轉化的思想?有的學生立馬想起小學時期學過的一篇語文課文“曹沖稱象”,認為曹沖稱象采用的方法也涉及到“轉化”的思想,還有的學生提出可以利用手掌或者1m2去求取身體的面積等等。為此,筆者預先制作了PPT,用PPT展示如何測量小球的直徑、測量油箱的高度、測量王冠的體積等,設計這些學習內容不僅有利拓展學生的視野,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可以使學生深入體會到綜合實踐課程中涉及的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的密切相關,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二、重視規劃意識的培養,體現以學定教
新課標中提出,讓學生學會針對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給出設計思路,進而制定簡單可行的操作方案,這同樣也是學生數學素養形成的構件之一——規劃意識。在綜合實踐課程開展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創造自由寬松的展示與交流環境,使學生敢于暢所欲言。在課程開展之前,筆者先指導學生弄明白課程的研究主題,制定出一份開展研究的有效方案。在課程開展之前,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些家庭作業,包括以下任務:首先,搜集體積較小、不易直接使用工具進行測量的物體,大致測出該物體的長、寬、高、面積、體積以及重量。然后,再將使用測量方案以及研究的詳細過程錄記下來。在學生完成自主研究之后,筆者詳細了解了學生開展研究的過程,認真閱讀了學生記錄的研究方法,發現以下現象:
大部分學生會根據已經獲取的學習經驗,采取轉化的方法,利用整體解決個體問題。但有還有另外一些學生由于缺少適用的工具,沒有進行實際操作,直接從網上下載相關結論。甚而至于,部分學生不懂如何寫研究方案,只記錄了研究結果。
依照學情,筆者采用了以下方法予以應對:首先,讓學生自由討論一份完整的研究方案中應該具備哪幾個方面的內容。使學生明白研究方案中不僅應該有清楚的研究結論,還應該包括清晰的研究內容、明確的研究工具以及具體的研究方法或者具體的研究過程。其次,教師準備好測量的素材還有測量的工具,讓學生利用這些條件展開測量,體驗實驗過程。完整的方案、嚴謹的規劃以及有趣的活動為學生開展思想與方法的交流提供了充足的條件,有助于學生規劃意識的形成。
綜合實踐課程注重綜合性思維在生活實踐中的運用,因此,綜合實踐課程作為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優良載體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在綜合實踐課程中必須精心進行教學設計,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丁善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關注活動細節[J].江蘇教育,2016(17).
[2]翟元鳳.淺談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幾點看法[J].科學中國人,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