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華
【關鍵詞】 高效課堂;以人為本;研讀文本;活躍課堂;
改進教法;激勵評價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3—0053—01
課堂是什么?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操作平臺,是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走向成功的主陣地。教育只有根植于課堂,根植于學生,才有生命的活力。長期以來,由于分數(shù)承載了太多的桂冠和希望,“應試教育”捆綁著教師的手腳,學生被視為盛裝知識的容器,沉重的課業(yè)給學生造成了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身心被摧殘,靈性被扼殺,潛能得不到發(fā)揮,個性特長得不到張揚,一些人才從小被埋沒。面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挑戰(zhàn),課堂教學如何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走出“只重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yǎng)”的怪圈,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膭?chuàng)新人才,筆者認為:只有堅持以生為本,才能構建務實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研讀文本是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前提
什么是“文本”?“文本”就是教材,即語文課文。語文課文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隱藏在課文之中。文本博大精深、奧妙無窮,是一座無形的精神寶庫,只有用心研讀文本,才能重拾文本的美麗,達到用心靈贏得心靈的境界。
1. 正確解讀文本。正確解讀文本就是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首先要“鉆進去”,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后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然后再“跳出來”,立足學生實際、學識層次,依據(jù)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只有正確解讀了文本,才可以把課文的精髓提煉出來。
2. 多元化解讀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因此,我們應該以一種欣賞的心態(tài)尊重學生多元化解讀文本。
3. 超越性解讀文本。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過:“超越教材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體驗等人生涵養(yǎng)的過程。”超越文本能使學生的思維更開闊、文學素養(yǎng)更厚實、人文素養(yǎng)更沉實。
二、活躍課堂、靈活駕馭是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關鍵
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tài)。為此,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成為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tài),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課堂節(jié)奏要隨著學生學習節(jié)奏的變化而變化。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此,我們還應該端正一種認識——培優(yōu)補差不是課后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利用課余補課的學生的成績并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要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yōu)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更應值得我們重視。
三、改進教法、優(yōu)化結構是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保障
高效課堂需要科學的學法指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為此,教師應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而這些學習方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都是教學的主導,以點撥啟發(fā)為主,通過合適的形式使學生完全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讓這種主動的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課堂上,學生的練習是主線,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師僅起主持人的作用,環(huán)節(jié)的導入、時間的控制、爭議的評價等都可能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途徑。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視具體情況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以練習去強化課堂的互動,并通過這種練習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以便更好地把握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
四、激勵評價是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動力
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的重要任務是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最美好的東西和潛力,給學生的成長和創(chuàng)新搭建平臺,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因此,學生在探究學習后,教師要給學生搭建展示平臺,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對學生的點滴進步教師要予以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精神上得到支持,心靈上得到安慰,使每一位學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有思維、有見解、有創(chuàng)新,充滿自信。特別是對于學困生,往往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個親昵的手勢、一個鼓勵的笑容、一聲贊美的語言,都會使他們倍感親切,受到鼓舞,進而激發(fā)學習動機,彰顯個性。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