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瀧月
摘 要: 本文總結了新媒體的快速崛起和發展路程,以及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中的優勢與不足。將重點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寵——APP上,闡述了學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現狀及使用新媒體移動APP對學前兒童行為產生的影響,以期為引導學前兒童正確、適度地使用移動APP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新媒體 智能設備 移動APP 學前兒童
在新媒體時代的大環境背景下,如今的學齡前兒童們或多或少地都會接觸新媒體。2013年的一項少年兒童媒介接觸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在學齡前兒童接觸到的新媒體設備中,前三名分別是移動智能手機(97.8%)、電視機(97%)和電腦(95.4%)。
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這個時期是幼兒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可塑性強,自我控制能力弱。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可能錯過最好的時機。如果孩子沉迷其中,就會給幼兒未來的發展帶來無法彌補的遺憾。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3~7歲有一定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家長及學前兒童教育工作者。
(二)研究方法
1.理論研究方法:(1)文獻研究法(簡稱:文獻法):通過搜集、鑒別、整理文獻,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2)歸類比較法:通過對已整理文獻進行解讀與分析、學習與借鑒,確立重點研究的對象。
2.實證研究方法: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觀察、調查問卷的發放與手機、案例分析進行數據結論分析。
二、新媒體對學前兒童行為影響的內容的分析
(一)新媒體在現代社會發展的總體狀況
近日一項研究成果表明,截至2006年,世界上有超過一半的人在使用互聯網,預計總人數將超三十二億人。而今,互聯網正式進入新媒體時代,對于新媒體的含義,大眾普遍認為新媒體就是網絡與移動通信工具相結合的產物。ITU指出,全球將有超過70億的人成為移動通信用戶。
任何事物都有其雙面性,新媒體的飛速發展促進了負面信息的傳播,導致現在網絡上的黃色、暴力等負面信息傳播得極快。雖然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些相關的規章明令,但約束力是有限的。
(二)新媒體在學前兒童中發展的總體狀況
隨著無線網絡在大眾的生活中廣泛普及,使用各種新奇有趣的APP如今已成為大眾不可或缺的一種娛樂休閑方式。當下很多學齡前兒童無師自通地使用各種移動智能設備。在發達國家,超過七成以上的孩子在家里看電視、上網、玩iPad等。電子化成為兒童新的生活方式。移動APP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傳統游戲,改變學齡前兒童的生活與交往模式。
(三)學前兒童類APP的發展狀況
1.跟隨著新媒體的熱潮,不分時間地點,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能接觸到新媒體。APP的使用儼然成為一種大眾潮流。小朋友喜歡使用APP玩游戲、看動畫片、聊天、查不會做的作業;APP的使用可以說成了一種全民行為。
(四)APP的使用是一把雙刃劍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無線網絡的普及,教育類應用軟件已經成為最熱門的應用類別之一。移動設備和應用程序以前只限于娛樂功能,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成為一種教學工具。
綜上所述,新媒體如果使用恰當,有助于幼兒的休閑和學習,還有可能成為“教學上的革命”;但如果使用不當就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不僅對幼兒的視力傷害大,還可能導致幼兒自理能力弱等。教師和家長應該嚴格控制孩子使用移動智能設備的時間,并對他們選擇的APP內容加以指導。
三、結論與分析
(一)新媒體對學前兒童的行為積極影響
1.在孩子使用APP時,當孩子們的判斷出現錯誤時,APP總是以孩子們可以理解、樂于接受的方式,告訴孩子們“你錯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參與活動,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成就感。
2.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激起孩子的樂趣,填補孩子在思維、邏輯和認知的不足。
3.隨著幼兒對高科技產品的接受程度的提升,幼兒們的需求日益增長,不斷推陳出新的移動智能設備可滿足幼兒的這一需求。
4.對幼兒的智力和情商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學前教育領域已越來越多地使用到新媒體,新媒體在學前教育領域里的運用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二)新媒體對學前兒童的行為消極影響
1.有些APP其實是不適合幼兒使用的,某些內容比較暴力的APP游戲,會誘發幼兒產生攻擊性行為,極大地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
2.學前兒童沉溺于互聯網和新媒體,減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忽視與小伙伴們的溝通與交流。任其發展下去可能會造成幼兒以自我為中心,形成孤僻自閉的性格。
3.有研究顯示,沉溺于互聯網可能會引發肥胖,如果允許孩子在臥室內使用移動智能設備,肥胖率大概會提升百分之三十。過多使用電子產品肯定會占據孩子的大部分時間,自然也就不利于幼兒的身心發育。
4.最明顯的弊端還是電子產品對孩子所產生的輻射及對孩子視力所造成的影響。家長和老師們應該多給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機會,這樣對孩子的身體及心理的健康成長才最有益。
參考文獻:
[1]王宏澤.新媒體對于兒童:是“洪水猛獸”還是“求知工具”?光明網——《光明日報》,2014-05-17.
[2]韓劍.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中國傳媒科技,2013(14).
[3]辛欣.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業務融合.新聞愛好者,2012.4.
[4]張彩霞.電視媒體對學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山西師范大學,2013.
[5]潘美蓉,張勁松.學齡前兒童電子產品的使用.教育生物學雜志,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