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莉祥
摘 要: 《數學課程標準》突出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和學習數學,許多教學內容都創設了形象生活情境,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的理解。作者近兩年嘗試將語文學習重要形式——日記引入數學教學作業中,嘗試讓學生寫數學日記,讓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系,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 數學教學 生活教學 數學日記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中要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特點,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針對這一特點,近兩年嘗試將語文學習重要形式——日記引入數學教學作業中,通過讓學生寫數學日記激發學生用“數學眼光”看生活的興趣[1]。
一、數學日記——聯系生活和數學的紐帶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生活中客觀存在大量極有價值的數學現象。過去,我們沒有重視指導學生用數學思想方法觀察生活,學生很難把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讓學生動手寫數學日記,促使學生主動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如賀立的日記《不打折更省錢》:這次過生日,媽媽答應給我買一件禮物,于是拉著媽媽去超市。一進超市我一眼就看上了一個玩具,媽媽看了價格610元覺得太貴。旁邊的售貨員阿姨說:“會員卡能打九五折,還可以參加滿200元減80元的活動,很劃算。”媽媽說:“610打九五折就是610×0.95=579.5,滿200減80,就是579.5-80-80=419.5.”“您把錢給我,我去前臺付錢。”我說。“這是會員卡和419.5元,你去交錢,我在這兒等你。”媽媽話音剛落,我就一溜煙地跑了。
過了會兒,我一手拿著玩具一手拿著巧克力回來了。媽媽看了驚訝地問:“你哪來的錢買這么一大盒巧克力的?”我說:“不打折可以減3個80,610-80×3=370元,所以還剩419.5-370=49.5元可以買巧克力啊。”“機靈鬼,這下可給你買了兩件禮物了。”媽媽笑著說。
可見,數學日記培養學生用數學思想方法思考生活,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增強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數學日記——溝通教學的橋梁
數學日記使學生敞開心扉,閱讀學生的數學日記,不僅可以很好地了解學生,還可根據學生日記中反映出來的“數學現實”和他們的“生活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引入,使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生活。例如有位學生寫了這樣一篇日記《花園里的數學問題》:我們學校有一個美麗的花園。有位阿姨隔三岔五來學校修枝剪葉、澆水施肥。可她不是每次都做同一種活,有時剪枝,有時澆水,有時搬些花草來……更讓我想不通的是:有時她會在某天干所有事情,我發現她2天來學校澆一次水,15天來給樹枝剪一次枝,一個月換一次花。今天是3月10日,阿姨同時完成這三樣工作,不知道再隔多長時間又會在同一天同時澆水、剪枝、換花呢?
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就用這篇日記導入。一些學生被卡住了,另一些同學積極思維,他們各抒己見、不亦樂乎。我說: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種方法,能讓所有同學都能很迅速地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都顯得非常高興,積極投入新知識學習中。
三、數學日記——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品質
語言是思維的花朵,寫日記就是學生整理活動程序的一次思維過程。當學生把觀察生活的過程解和決問題的思路用語言表達出來時,無形中培養了思維水平,提升了嚴密的思維品質[2]。下面我們看朱紫嫣同學的日記《LED燈泡能省多少電》:下課回家,我發現爸爸正在換燈泡,“爸爸,燈泡壞了嗎?”“沒有啊,這種燈泡更省電。”“可以省多少電呀?”“等我們裝好了燈泡我們一起算一算吧。”“好的,就這么定了。”
我統計了我們家所有的射燈和吸頂燈并記錄如下:原來用的射燈9盞,吸頂燈53盞,功率分別是40瓦和25瓦,現在把這些燈全部改成了LED節能燈,功率變成了24瓦和3瓦。
爸爸告訴我:“供電局是按1度電來收費的。”爸爸還告訴我:“1度電就是1000瓦電燈開1小時所消耗的電。”我一算才知道:原來的射燈1小時耗電9×40=360瓦,換過射燈后1小時耗電9×24=216瓦,原來的吸頂燈1小時耗電53×25=1325瓦,換過后吸頂燈1小時耗電53×3=159瓦。那一小時一共節省了(360-216)+(1325-159)=1310瓦。按照每天7點到9點開燈,每種燈開一半計算:4×1310÷2=2620。一年按360天計算,一年共節省:2620×360÷1000=943度,哇,一年能省這么多電!
當學生把解決問題的過程用數學思維和語言呈現時,學生的思維品質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數學日記——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
數學日記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搜集內容,并根據自己的理解以數學日記形式表達出來,不僅拓寬學生視野,還能發展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如教學“利息”時,讓學生課前針對儲蓄知識做一調查,于是每個學生都想辦法找資料,有的上網、有的查閱書報、有的問大人,還有的同學到銀行進行調查。交流時的數學日記也是五花八門的,有下載打印的、有剪報的,也有手寫的……
數學日記讓孩子插上一雙翅膀,培養孩子數學的慧眼,使學生更廣泛地接觸現實生活,更細致地觀察現實生活,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必文.淺談數學日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19).
[2]姜伯駒.關于初中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J],數學通報,2005,4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