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梅++張翼飛
摘要:在我國多數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其整體教學目標與實踐效果還存在一定的偏差。為了能夠讓理論水平與實踐知識相互結合,需要對學生理論預期以及實踐偏差進行全面的分析。讓學生在好學力行中不斷臻于至善,達到預期的實踐教學效果。本文主要針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理論預期與實踐偏差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大學英語 教學改革 理論預期 實踐偏差
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031-01
一、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預期
我國目前高校內的大學英語改革是由教育部直接進行,目的是為了提高在校大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實施教學目的的改革就是需要將教學的重點轉向學生,把學生作為發展中的重點。
(一)教學改革內容
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包括以下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英語教學的主要培養目標就是聽說能力,避免在校大學生啞巴英語的現象。第二,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采取課程教學與計算機相融合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教學相結合,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豐富教學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能夠得到顯著的提高。第三,將英語的教學評估方式進行完善,采取評價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真實評估,為下一步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經驗。第四,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學改革方向
對于大學英語的改革,要堅持科學的管理,在認識上和思想上都有一個統一的方向,科學實踐。首先,需要有一個科學的認識。英語是一門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的學科,人文性強調以人為本,在英語課堂上強調人文性,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路徑
(一)教學思想改革
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是,在改革過程中各高校選擇的路徑和力度都有不同,使得改革的實踐目的與理論知識教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如果想要進一步深入英語教學的改革,必須落實理論預期,采取相應的措施,正確形成特色化的指導思想。由于各地區、各高校的教育資源不同,學生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別。所以,需要根據各地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均衡發展。例如:在我國某些邊遠地區2010年才進行課改,這些地區沒有完全實現基礎教育類的課程,使得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弱,并且無法得到真正的聽說訓練,不能夠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語言學習能力。在某些進入“985、211”工程的學校中,學生的英語總體水平比較高,使得課改的起點相比其他學校高出不少。所以,在不同區域對英語教學進行改革時,要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采取差異性的改革,這樣才能夠推進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另外,在指導思想上需要體現出英語教學改革的相應理念,能夠將改革真正落到實處,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方針,促進開展英語教學改革活動。
(二)教學方式改革
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還要增強英語課程的建設,促進教學模式的改變。其中,要突出計算機網絡的重要性,實現英語教學真正的網絡環境,通過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進,豐富教學方法,來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體系和通過教學實踐與教學理念建立的溝通橋梁,實現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可以將大學英語課程可以分為三類:普通英語;通識類英語;專門用途類英語。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按照三類占比來設置課程,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構建完整、科學的英語教學體系。
總之,受到高校內部體制以及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學會出現與預期不同的情況。所以,需要及時掌握情況,加強對于大學英語改革實踐性的指導,制定出相應的策略,推進教學改革的進程。
三、結語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理論預期與實踐還存在一定的偏差。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其整體的教學改革進行全面分析。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完善教學改革體系,做好教學思想上的改革以及教學路徑上的改革。讓改革理論預期與教學實踐能夠相輔相成,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肖紅.案例教學法探析[J]. 中國成人教育, 2011,16 .
[2]劉艷艷.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 2011,08.
[3]方芳.淺談大學英語教師現狀[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1.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