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萬成
摘要: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輔導員該如何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成為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面對新形勢,輔導員應該樹立開放心態和互聯網思維,培養組建高效的網絡思政隊伍,制定規范的管理和運營制度,開展網絡素養教育,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加強網絡思政教育的經驗總結和規律研究,才能夠提高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輔導員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112-01
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各類新媒體技術已經深刻地影響了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輔導員該如何利用新媒體有效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重要而緊迫的課題,本文從以下視角思考這一課題。
一、樹立開放心態和互聯網思維
新媒體背景下,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樹立開放心態和互聯網思維。一方面,要樹立開放式的學習心態。工作中,輔導員要認識到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不斷學習網絡技術,在各類新媒體上主動發聲,以開放的精神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要形成互聯網思維模式。輔導員要在“大數據”和“網絡網+”浪潮中,樹立互聯網思維,用這種思維去指導和開展各項學生工作。
二、培養網絡技術人才
輔導員要從技術層面,掌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特別是要培養一批學生網絡工作團隊和多平臺的協同管理。一方面,輔導員要重視學生網絡工作隊伍的建設。輔導員需要選拔一批懂網絡技術,熱心網絡平臺運行,擅長文案策劃、圖片和視頻剪輯的學生,加強對他們的培養和管理,使其成為一支可以依靠的中堅力量。另一方面,要建立各類平臺的協同管理。輔導員要綜合運用微信、微博、QQ群、微博、博客、飛信群等多樣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發揮各平臺在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積極一面,做到信息能夠在各個平臺及時呈現和互動。同時要注意不同平臺的分工和協同,內容和形式各有側重。有新媒體運行經驗的輔導員要運行好輔導員微信公眾號或博客,積極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
三、建立科學的制度
輔導員日常工作中,要提高應對新媒體的能力,掌握運行管理技術,建立科學的制度。在制度和管理層面,要建立科學、高效的運行和管理規章。規范的運營和管理制度可以保證網絡思政政治教育方向和實際效果,降低網絡危機風險。輔導員在其中要發揮把握方向、掌握全局和及時調整的作用,對于學生參與新媒體運營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運行過程中,輔導員要建立團隊培養與獎懲機制,如推薦實習和就業崗位,給予適當榮譽獎勵等。在新媒體運營運行過程中,項目管理法是比較好的管理和實施方法,它能夠很好地適應互聯網項目快速、靈活、交互的特點。輔導員在項目管理中需要做的是充分的信任、相對充分的授權以及全力以赴的后勤和資源支持。
四、搭建載體,營造氛圍
輔導員作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利用新媒體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其一,成立專門機構和隊伍。要成立專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辦公室,配備專職人員,集成輔導員、學生網絡協會、校網絡中心等力量開展工作。加強隊伍日常培訓和管理,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其二,打造學生工作網絡新載體。堅持學生活動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努力延伸、服務到哪里,調動一切資源力量把網絡打造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主動與各大門戶網站、紅色網站、輔導員博客、學生黨員QQ群等組成的交互平臺,全天候運行和管理,形成主動占領網絡陣地、主動建強網絡陣地、主動發聲應對輿情的新格局。其三,搭建大學文化建設的網絡新平臺。實施網絡文化建設工程,推動網絡文化與傳統校園文化一體化進程。在學校各類文體活動、學科競賽等各類活動中,處分發揮新興網絡平臺的育人功能。其四,提升網絡素養教育和網絡文化營造。作為輔導員,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網絡素養,同時要利用多種途徑對學生開展網絡素養教育,提升學生的網絡素養。從輔導員的層面出發,要從信息搜集和獲取能力、網絡互助共享能力以及資源整合能力等方面入手。從學生層面出發,網絡信息素養的提升能夠有效地帶動群體網絡文化,同時促進大學生的群體文化。
綜上而言,在輔導員層面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工作時,輔導員應樹立開放心態和互聯網思維,培養組建高效的網絡思政隊伍,制定規范的管理和運營制度,開展網絡素養教育,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加強網絡思政教育的經驗總結和規律研究。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
[2]張耀燦,鄭永廷.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5.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