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梅
素質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造就創新型人才。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老師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的培養,才能讓學生逐步具有創新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創新思維;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點,因此,我們必須重新認識教師的職責和作用,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學生,要堅持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來創設教學情境,設計教學流程,考慮教學環節,運用教學手段,從而真正做到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的講解為學生的活動服務,教學的過程為學生的發展服務。更新教育觀念,解放教育思想,指出如何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如何營造創新環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逐漸更新學生的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下面就將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些嘗試,與讀者分享。
1 創設新情景,導入新視角,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語文課題教學中,可以采取創設新情境,轉換學生視角,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創新能力。比如,在學習《天凈沙。秋思》這首古詩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創設情境,去描繪“小橋流水人家”到底是怎樣的一幅風景,描繪了怎樣的詩意。通過學生自己的描繪和分組討論,可以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想象能力,并且能更深一步的了解詩的意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體會到了學習語文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可以在文字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并能通過自己創設新情景,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文章中,和作者產生共鳴。
2 課堂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創新意識
語文教學的創新能力培養需要結合聽、說、讀、寫等多方面進行,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轉變為實踐性教學。例如在學習《范進中舉》這篇課文時,筆者組織學生將課文進行改編,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舞臺劇表演。學生們的參與性極高,熱情高漲,深入研究課文內容,自己編寫劇本,排練,演出,大大地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讀寫和理解能力,開拓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也使學生對課本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自己的見解。
3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只有敢提出疑問,敢于質疑,才能開發創新能力。通過深入思考,善于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才能在此過程中碰撞出閃亮的火花,和作者的思維碰撞出新的知識和能力。在語文教學中,任課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材料,多方面多角度的進行課文講解,并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是一個人具有創造潛力的重要標志。例如對課文中心思想的分析,切記不要給學生規定什么標準答案,讓學生暢所欲言,甚至可以討論或者辯論,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只要是說的有道理,有價值的,并且加入了自己的新觀點的都要給予肯定,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例如學習《孔乙己》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時,課本的預習提示和教師教案書都認為此文“揭示了為封建科舉科舉制度所戕害的讀書人的病苦,是一篇討伐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戰斗檄文”。是不是只有這樣理解才算對呢?不是的,其實魯迅自己只說,《孔乙己》“是在描寫一般社會對于苦人的涼薄”,別無他議,可以說在封建社會,能爬到社會頂層的知識分子畢竟風毛麟角,沒有爬上去的是大多數,但為什么其他人沒有成為孔乙己呢?這是因為孔乙己自身適應能力太差,學會自下而上才是我們今天從學習這篇小說中應獲得的啟示。其次,小說中的人們對孔乙己如此冷漠無情是不對的,同是生活在最底層的貧苦人,應該互相幫助,讓彼此得到一絲溫暖和慰藉。同學們更可以大膽質疑,從課文中得到更多的體會和自己的見解。
4 拓展發散思維,大膽的想象
想象是人對頭腦中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由于構成想象表象的加工、改造過程是通過思維活動進行的,所以,想象是思維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生動的再造性和獨特的創新性。在語文教學中,豐富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學習文藝性文章時,語文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課文里面描繪的情境、人物、情節等串聯起來,然后通過豐富的想象力描繪出來;在學習說明文時,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去想象事物的特性,結果,過程等,并能生動的做個描述或者比喻;在教學議論性的文章時,要求學生能夠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論據和所得到的結果。
5 開啟想象之路
想象力是人類創新的源泉,是在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首先要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生存經驗;其次要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好奇心;再次,應善于捕捉創造性想象和創造性思維的產物,進行思維加工,使之變成有價值的成果。在語文學習中,教師要不斷提供給學生發揮想象力的機會,精心準備一些可以發揮想象力的知識點,讓學生在學習原文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可以描繪成畫面或者寫成文字,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創新精神。
6 建立評估機制,激發創新意志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建立評估機制,對學生的創新給予鼓勵,使學生對學習語文更有興趣和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建立小組評分機制,每周都能有幾堂課是以討論等形式進行的,給學生機會,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小組討論發表各自的觀點,激發創新能力,然后各小組找人總結發言,全體同學和老師評分,各抒己見沒有對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于表現優秀的小組給予獎勵,并讓同學們對于討論課進行總結,寫成作文等形式,這樣可以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使同學們充分發揮創新能力,增進團隊合作。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多多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索更適合的語文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語文自主創新的精神。
作者單位
甘肅省積石山縣吹麻灘中學 甘肅省臨夏市 731700